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鄂西北的生态明珠

  • 发布时间:2014-09-16 02:30:5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何红卫 乐明凯

  “三水绕城风景这边独好,双雄聚首人物此地风流。”湖北省谷城县地处鄂西北,素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之称,因相传神农氏在此“尝百草、植五谷”而得名。这里西邻道教圣地武当山,南靠原始森林神农架,汉江及其两大支流南、北二河在谷城交汇,是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2013年底,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正式发文公布2013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名单,谷城县成为湖北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市)。谷城县委书记艾文金介绍,近年来,谷城县坚持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的主要方向,充分利用谷城生态特色和资源优势,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丰富旅游文化内涵,通过推动农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生态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把谷城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之乡、度假胜地”。

  处处有景观,村村是景点

  享受薤山天然氧吧,观赏汉江湿地风光,体验南河农耕文化,畅游五山堰河乡村美景……“谷城的山、水、农、茶、林等特色资源非常丰富,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青山绿水。”谷城县县长龙小红谈起优势旅游资源信手拈来,这里拥有“南中国避暑山庄”之称的大薤山国家森林公园、千里汉江首家获批的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国家AAA级风景区南河“小三峡”等一批自然景观和文化古迹,更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堰河村,非常适合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堰河村的成功正是“因为有一个像山泉样清纯的党组织”,村民的力量被调动了起来。谷城县委副书记朱青林说,也正是有了农民的参与,才能均衡推进绿满谷城建设,按照“一村一品、一湾一特”形成亮点彰显特色,让每个乡镇都有绿、有花、有果、有景的优美乡村景观。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必须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依托自然资源条件和乡村资源优势,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项目化建设。”艾文金认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必须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根本,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创业资金不足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现实问题,提升农民就业增收能力;要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因地制宜,培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休闲旅游产品。

  方向明确,措施“接地气”,使得谷城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很快便红红火火地铺开。

  “现在咱们村民脚不沾泥巴。”得知记者来村里采访,庙滩镇万家营村支书肖修福兴奋地对记者说,开展新农村建设后,村里的居住、交通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路和新房子都修好了,村民们觉得水泥地坪光秃秃的不好看,主动向村里申请要求栽树,大家抢着干,比着干。

  记者在谷城采访时发现,不止万家营村,几乎是沿主干道的所有村,道路两旁都栽上了冬青、香樟、桂花、广玉兰等常绿树种,搭配银杏、杨树等落叶乔木景观树。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则种植了乡土树种和经济林果树,有些示范村的空闲地、路边、荒地上还播上了一串红、矢车菊、二月兰、石竹等草花种子。

  谷城县林业局长赵开德介绍,石花镇小坦山村开展绿化植树意识比较早,形成了远近闻名的“苗木花卉村”,还带动了周边几个村一起走上苗木致富之路;茨河镇陶湾村农民喜欢在空闲地广泛栽植桂花,形成了“桂花专业村”;城关镇老军山等村发展樱桃产业,广栽樱桃树,建成了“十里樱桃走廊”;还有“柿子村”、“农家乐村”……

  茶园似花园,茶园绕家园

  走进谷城县五山镇的百里茶乡,就仿佛走进一个景观农业带,登上五山田河村千亩茶山之上的茶坛俯瞰,漫山遍野皆是青翠茶园,一派生态茶乡风光尽收眼底,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花园。

  五山因茶兴镇,村民们因茶致富,五山镇以玉皇剑公司为龙头,立足5万亩生态茶园,实行有机化改造,茶叶产值已突破15亿元,实现“茶叶”向“茶业”的转变。五山镇党委书记褚春明介绍说,茶园就是家园,爱惜家园的生态环境,把家园建成像花园一样美丽是每个村民的义务和责任。这里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玉皇剑杯鄂西北茶王赛,成为引领鄂西北茶叶产业和生态旅游的著名节会,也成为打造茶业与生态共荣、茶业与旅游相融、节会与产业互动的多重平台。

  茶园是茶叶的第一车间。在谷城紫金镇,汉家刘氏茶业公司以“品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条“绿色产业链”,带动更多农户种植有机茶。据了解,谷城被授予“中国特色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称号,目前全县13.9万亩茶园已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有3534亩茶园通过中农质量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茶园。

  从集镇到乡村到处是生态样板,漫步在五山镇堰河村,垃圾分类中心、绿色茶庄的资源回用系统、四位一体的沼气池、太阳能路灯、民俗环境接待户……一个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农村在这里全景展现。

  “我们村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发财,把茶叶和农业旅游做成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产业。”五山镇堰河村支书闵洪彦对记者说,20多年过去,堰河村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从一个穷山恶水的贫困落后村,一跃成为挂着“七块国牌”的“明星村”。“茶乡新村、生态家园”的目标定位十分重要,堰河村的发展要与山水融合、与生产融合、与文化融合、与环保融合、与旅游融合。

  南河美景美不胜收,当地农民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尝到了甜头,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南河镇党委书记唐建兵介绍说,南河库区的大部分农民不再“靠山吃山”,而是护山吃旅,许多农户放弃了低产挂坡地,开始转入无公害蔬菜种植、畜牧养殖、耳菌生产、养鱼捕鱼、旅游运输领域。

  谷城农业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繁多,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秀丽的田园风光,每年都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流连忘返,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谷城县农业局局长许安会说,截至去年底,全县已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265个,直接从业人员总数3305人,农民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0%以上。2013年,谷城县旅游业年总收入8.22亿元,其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总收入达3亿元,占旅游业年总收入的36.4%,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130万人次。

  好水出佳酿,好水养好鱼

  山水有灵性,美酒自飘香。北纬30度,东经111度,这是谷城的地理坐标,不仅适合产茶,同样适合酿酒。在襄阳市、谷城县各繁华交通要道,随处可以看见谷城石花生态三香酒的广告牌。

  石花生态酒,是从原材料就开始酿造了。石花酒厂生产中心主任刘继明介绍说,公司在五山镇熊家岗村建有一个石花原酒的生态窖藏基地,这里群山环绕,空气清新,为了增加消费者对白酒酿造过程的全新认识,公司拟在此建成3000亩高粱种植区,专门针对当地土壤引进了品种,拟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目前正在示范摸索阶段。

  熊家岗村村干部安坤带着记者来到一片高粱种植区,指着已经播种的地块说,如果试验成功,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整村土地流转给酒厂种植酿酒所需的原材料。从部队退伍回乡创业的安坤告诉记者,他自己也是生态养殖的践行着,牛羊粪从不浪费,装好袋当作生态肥来卖,供不应求,家乡的生态需要大家共同悉心维护。

  近年来,谷城县大力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全县320家规模猪场全部实现了沼气利用,沼液浇地。县畜牧局局长龚文军介绍,在国家大好政策的鼓励下,近几年不少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纷纷回乡瞄准生态养殖,用超前的眼光和绿色生态和谐理念去发展黑猪、黑山羊、土鸡……初步形成了“猪—沼—粮(果—菜—鱼)”等循环模式,“养殖—沼气—种植”循环生产链。

  鲟鱼、娃娃鱼等特种水产养殖对水质要求较高,这里的48个大泉眼完全可以满足。说到把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养殖基地选在谷城县庙滩镇高桥河村,养殖户孟文喜形于色:“这里泉水温度很适合特种养殖,当时找到这样的地方简直开心极了。”

  庙滩镇高桥河一带十几个村庄都有泉眼,泉水冬暖夏凉,清澈无污染,水温恒定,水量充足,有自流成河的优势。养殖户陈洪才在高桥河引泉水、建鱼池,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流水养鱼池,养殖虹鳟鱼、鲟鱼等冷水性鱼类。2011年他又投资200多万元在河滩林木中修鱼池、建楼阁,建成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休闲山庄,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坐在林间品尝鲟鱼的特殊美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2014年谷城县与中国科学院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联姻,利用谷城县八仙洞水库底层低温水,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建成占地3万平方米、鲟鱼产量达1500余吨的繁育养殖基地。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