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天山南北好耕田——新疆现代农牧业发展纪实

  • 发布时间:2014-09-15 10:01: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蓝天白云下,棉花盛放,牛羊成群,金黄的玉米和鲜红的番茄,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落袋归仓——新疆农牧业,一派好风光。

  农牧业是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地位极重。2010年中央第一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农业系统务实援疆,新疆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自强拼搏下,新疆现代农牧业提速发展,农牧民收入大幅增加。2013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00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296元,增长15.6%,连续两年增加千元以上。

  近日,记者赴新疆切实感受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真金白银”合力援疆与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相结合,新疆在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上稳步迈进

  9月16日,农业部第八批13位援疆干部即将奔赴新疆,在茫茫戈壁中经受恶劣气候条件与亲人离别的双重考验,开展为期3年的对口支援工作。自1997年至今,农业部已先后选派7批次共29人赴疆支援,为新疆农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新时期农业援疆工作,重点在提升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核心是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9月,农业部在乌鲁木齐组织召开了全国农业援疆工作座谈会,印发《支持新疆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引导和动员各方力量,围绕新疆自治区确定的“保粮、调棉、兴果、促畜”思路,实打实地在政策、资金、技术推广等方面加大对新疆农业发展的支持。

  近年来,农业部着力推动出台一系列农业援疆政策,投入“真金白银”,促进新疆现代农牧业发展。小麦良种补贴从10元/亩提高到15元/亩;农村户用沼气中央补助标准每户提高500元;组织培训各类农牧民30多万人次,利用多种形式推广农田节水、土壤有机质提升、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有效提升了新疆农牧业科技服务能力。

  新疆是“绿洲经济、灌溉农业”,水利兴则新疆兴。自治区立足现代农牧业大发展,大力实施农业高效节水建设工程,确定“每年完成农业高效节水面积300万亩以上,至2020年全区农业高效节水面积累计达到4300万亩以上”目标。自治区不等不靠,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每亩补助标准由100元逐步提高到300元,4年来,区本级财政共投入16.3亿元资金,引导带动各类农业合作组织、企业和农牧民积极投入,逐步形成了以财政资金补贴为主、多渠道投入共同支持的财政支持体系,实现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规模扩张和对大宗高效作物的全覆盖。

  节水灌溉给新疆农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粮食、瓜果、畜牧和棉花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加速发展。2013年粮食总产达到1377万吨,连续6年增产丰收,实现了粮食“全区平衡、略有结余”的战略目标。棉花产量达351.7万吨,国家优质棉基地地位得到有效巩固。设施农业生产结构与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种植效益逐年提高。生产各类反季节设施农产品308万吨,产值96亿元,实现了产值、效益三连增。

  在各方合力支持下,勤劳的新疆人在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上稳步迈进。

  农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现代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蓬勃发展,让新疆农业在全国农业中的光环更加耀眼

  秋天是新疆最美的收获季节,处处瓜果飘香。

  昌吉州榆树沟镇前进村的农田里,透着一股玉米秆儿的香甜——奔马农机合作社的玉米收割机,正在1万亩玉米制种基地里作业。

  播种,由GPS卫星精准导航,定位仪操控播种机无人驾驶,误差不超过2公分;去雄,对不同高度玉米,去雄机去净率可达96%以上;收获,大马力收割机一边收割一边让秸秆就地还田。

  “接下来,我们要引进一套自动扒皮分拣系统,在果穗烘干机里通过大功率鼓风机降低种粒水分,这样就实现了种子的全程不落地。”昌农种业董事长张福和说。

  现代农业,种业先行。由于光热资源得天独厚,昌吉州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地州级国家杂交玉米制种基地,2014年,全州制种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制种玉米51.2万亩,全国玉米制种量的10%来自这里。

  昌吉州农业局调研员何成勇对记者说,借力机械化,昌吉玉米制种实现了产量、质量和亩均效益的“三提高”,以及成本、劳动强度的“双下降”。

  以机械化制种为代表,新疆农业机械化率、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已成为促进农业丰收、转变发展方式的助推器。目前,全区农机动力总和达17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62%,棉花机采面积超过130万亩。

  清冽的天山融水滋养了广袤的草原和大片的绿洲,新疆以7.2亿亩可利用草原面积位列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优越而独特的资源禀赋下,畜牧业上联种植业,下延加工业,成为新疆农业的中轴。

  距离乌鲁木齐市区30公里的五家渠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师部所在地。近几年来,西部牧业、正大集团等一批现代牧业公司纷纷在此落地生根。

  在西部牧业公司的现代化泌乳牛舍内,记者看到,全混合日粮饲喂车正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等配比合理的饲料投送给每一头奶牛。牛舍一旁的挤奶厅内,一套转盘式挤奶设备可同时满足80头奶牛挤奶需要。公司副厂长亚清喜说:“短短两年时间,通过自繁自育荷斯坦奶牛,饲养规模已达4100头,预计今年可以实现产值2600万元。”

  与西部牧业相距不远,坐落着共青团正大现代化养鸡场。记者看到,现代化家禽养殖设备可自动喂料、给水、鸡粪处理,还可以自动调节舍内灯光、温湿度。通过良种、良料、良舍、良法“四良配套”,效率大大提高,是传统养殖模式的16倍,1人可以养16万羽鸡。

  西部牧业和正大养鸡场是新疆农牧业从粗放、低效的单一化生产向规模、高效的产业化经营转变的一个缩影。2013年全区牲畜存栏4503万头(只),全区畜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达到6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8%。

  牛羊成群,果香四溢,新疆优质的农产品加工资源禀赋,吸引着外来企业在此扎根。

  福建客商黄春华2010年在昌吉州投资兴办的自治区农业龙头企业——新疆永华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如今吸纳260多名当地农牧民就业,每天可向市场提供20多吨杏鲍菇,年产值1亿多元,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年增收近万元。

  “新疆有丰富的农作物下脚料可以作为生产杏鲍菇的基料,比如玉米芯和杨树枝。刚投产时基料50多元1吨,而现在已涨到400多元1吨,成为当地农牧民很重要的一块收入。”公司负责人杨国雄介绍说。

  为吸引外地企业落户新疆,辐射带动自治区现代农牧业发展,自治区在税收、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质的创业和经营环境。

  目前,自治区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90家,其中国家级33家。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1万个,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收入达18.5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392.9亿元,休闲观光农业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

  不仅能把凤凰“引进来”,自信的新疆农牧业“走出去”的步伐同样坚定。从过去政府主导到如今“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自治区政府支持市场主体在北京、合肥等一二线城市加快建设新疆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实现了由过去零敲碎打式的展销到综合性、系统性营销新疆特色农产品的转变。2013年,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举办一系列新疆农副产品展销洽谈会,贸易成交额438亿元。邀请北京、上海、浙江等16省市采购商和区内70多家企业在库尔勒市开展产销对接,现场签订购销协议总金额9.8亿元。

  机械化和节水灌溉等农业科技应用遍地开花,现代农牧业发展让农牧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极大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

  “现在种棉轻松得很,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专业一条龙服务。”还有个把星期,棉花就将开始采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105团职工王递增,对即将到来的收获季充满期待。

  而过去,每到8月中旬,他就会提前到劳务市场预订一批拾花工,有时甚至还雇不到人。“每个人每天最多采拾100公斤,从8月下旬一直要采到11月中旬才结束。”王递增说,“每天要管饭、安排住宿,工作量非常大。”

  “兵团以占全国12%的植棉面积,生产出了全国20%的棉花,机采率稳步提升,去年超过6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局副局长宋庆文说,“第六师78万亩棉田中,约70万亩实现机械采收,机采率近90%。这在过去不敢想,那个时候一到采棉高峰,医院停工、学校停课、机关放假,男女老少加入采棉大军,在兵团几乎每个人都有拾棉花的经历。”

  在新疆银丰现代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排排高大的采棉机正在保养检查,为一周后的棉花开采做准备。

  “大型采棉机1天就可以采180亩,从9月25日到10月25日,一个月全部采完。”银丰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亮说,“我们149台采棉机整装待发,完全可以满足第六师作业需要。”

  机械采棉,效率高、成本低,很划算,农场职工普遍欢迎。王递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人工采棉的价格是2.5元/公斤,按380公斤亩均产量计算,采棉成本需要950元/亩;而机器采棉,每公斤只需1元钱,虽然产量略有缩减,亩均为350公斤,但是亩均效益大幅增加,平均每亩净增收380元。

  对生态脆弱的新疆而言,节水农业对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兵团农业多处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位于水源最末端,发展节水农业尤显迫切。

  在第六师105团的农田高标准节水示范区,集农田气象信息、土壤墒情、作物灌溉等功能于同一平台的自动化灌溉系统成为节水干将。

  “用这套系统,每亩地年均可节水超过30%。农民滴灌1立方米水,只需要0.286元钱,比浇灌费用低得多。”该团农技员邓红军告诉记者,“滴灌技术与测土配方施肥相结合,将作物所需的水肥一体营养餐准确送达植株根部,不仅作物长得好,而且省钱、省时、省工。”

  随着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力度的加大,各项农业实用技术遍地开花,成为农牧民生产的“座上宾”。

  2013年,全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70万亩,施用配方肥面积1800万亩,累计推广高效节水(滴灌)面积2289万亩。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00多个,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两万多户,辐射带动50万户,全区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95%。其中,兵团节水灌溉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43万元。

  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让农牧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

  在昌吉州阿什里镇努尔加村,哈萨克族牧民哈知别克在新峰牧业合作社谋了一份差事。

  “我们一家4口人都在合作社上班,家里的5头奶牛托管给合作社。每人月工资3000元,每头牛每月还有300元的奶款,一个月收入1万多元。”哈知别克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记者说。

  “合作社跟牧民签订协议,托管饲养牧民的奶牛,每月根据奶产量给牧民发放奶款。”合作社副理事长张文奎介绍说,托管期内奶牛出现任何问题,不影响奶款继续支付,协议期结束后,合作社将奶牛退还给牧民或者等价赔偿牧民。

  在牧区,重点民生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自2012年启动实施新增肉羊行动示范工程以来,新增500万只肉羊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和退牧还草、舍饲圈养等项目,全区植被明显恢复。随着“分散定居”、“村落式定居”和“异地搬迁定居”等工程的推进,牧民定居率达到77.4%,农牧民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天山南北,大美新疆。新疆现代农牧业凭着一股后发赶超的韧劲,砥砺前行,惊喜不断。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