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条卡易复制“盗刷”
- 发布时间:2014-09-15 05:33:12 来源:金陵晚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金陵晚报记者 杨艺
国庆长假将至,刷卡购物、境外旅游等消费风潮也将席卷而来。随着用卡频率增高,紧盯着信用卡的盗刷分子们也开始活跃起来。但不少人度假归来回到家中时,却收到这样的短信:您刚刚在某国刷卡消费XX元。这往往会让境外购物带来的精神愉悦瞬间消失。据相关数据显示,某大银行去年信用卡平均每日盗刷案例为20多例,其中境内无卡盗刷居半数左右,境外无卡盗刷占了三分之一,而在中秋、国庆期间,单是境内无卡交易盗刷就增加了33.3%。业内人士提醒,在节假日这一刷卡消费高峰期,尤其要注意信用卡盗刷问题。
信用卡遭“海外盗刷”
“去年12月的一天,我一开手机就收到好几条短信,通知我信用卡被刷了近一千元,都是凌晨的交易记录,可是卡就在我身上。”杨小姐至今还有些没回过神来,“我愣了一会,马上打电话让银行把账户给冻结了,查了一下确实是有刷卡记录,而且都是在新加坡的消费记录。”
杨小姐说:“我之前在新加坡旅游,有消费购物过。后来才知道,国内信用卡消费时可以选择设置密码,但在国外,只要有卡号和信用卡的后三码或者持卡人签名,就可以进行消费。可是等银行处理就需要很久的时间,而且银行要求先行垫付,卡片也会被冻结,查明情况后再进行处理,卡片才重新使用,我也只能认栽。”杨小姐表示,朋友圈中不只有她一个人碰到过这种情况,“我有朋友也遇到过,后来自己赔了。银行没说会垫付,她只好先还上,都半年多了还没说法。”
芯片卡相对安全
“境外盗刷”为何频频发生?记者从银行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磁条卡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非常容易被复制,只要客户在被犯罪分子处理过的卡槽刷过卡,磁条信息就可能被盗取。而且盗取信息并不需要很先进的技术,一套几百元的设备就能完成。目前,银行卡欺诈风险主要是不法分子采取非法手段利用银行自助设备盗取银行卡信息,复制银行卡后窃取资金,或者由于客户缺乏防范意识,将密码、卡号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无意间泄露给他人。
为了保障信用卡的刷卡安全,2011年,央行颁布的《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称,2013年1月1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不过,芯片卡相对于磁条卡来说更安全,但成本太高。每张磁条卡的成本不过是1元多,而芯片卡成本要40元左右。
规范消费场所刷卡
一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负责人表示,持卡人一旦发现自己的卡片被盗刷,第一时间要跟发卡行打电话,说卡片被盗刷了,要求银行止付,止付之后的损失是由发卡行来承担的。止付之前,很多银行都推出了持卡保障。“比如从你卡片被盗刷,我们受理了你的止付申请这一刻,往前推算48小时,这部分的损失签名交易,有一定的金额限制,银行给支付。”
同时,该负责人建议,出境旅游时,尤其是此类案件多发地区,应该到规范的消费场所刷卡。同时,回国后也应该及时修改密码。信用卡在互联网上遭到盗刷,应该由公安部门根据网站信息取证侦查,提供证明。“可向信用卡中心提供境外大额刷卡卡号对应的信用卡,并提供护照等未出入境证明资料。”一位银行人士建议。
近年来还有不少保险公司推出了“银行卡盗刷险”,对信用卡“盗刷”提供保险业务。不过这些保险有诸多限制,为不为自己的银行卡投一份保险,还需要消费者多加权衡。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