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以农业产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

  • 发布时间:2014-09-15 02:31:2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直管市,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猪、鱼、蛋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先后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市、全国油料生产大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全国淡水养殖大市、全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县市、中国特色农业百强示范基地、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中国唯一的“黄鳝之都”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仙桃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化思路改造农业,以“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带动百万农民增收”为目标,做足“两水”(水稻、水产)优势文章、培植“两大”(畜禽、蔬菜)特色板块,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突破性发展,2013年,荣获全国首个“中国食品产业名城”称号,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连续4年被评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先进单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1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7家。201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445.6亿元,位居全省县市首位。产业化经营的快速扩张,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仙桃市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整体推进。

  实施“三大工程”

  打造千亿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实施产业集聚工程。近年来,仙桃市坚持以土地集约、要素集聚、企业集中、产业集群为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聚平台,营造尊商重企创业环境。通过迁村腾地、集中建区、土地整理等办法,兴建30平方公里的食品产业园区筑巢引凤,加多宝、中粮、旺旺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抢滩仙桃,竞相入驻食品加工园区,扎堆发展。食品加工园区入驻企业达到65家,知名品牌25个。2013年食品产业园区实现加工产值332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的74.5%,成为全省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之一。今年上半年,园区招引农产品加工项目10个,总投资102.6亿元。加多宝投资30亿元,新上8条生产线,投产后可年创产值120亿元、税收6亿元。

  实施主体壮大工程。扶持企业扩规发展、支持企业抱团发展、鼓励企业品牌发展,不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旺旺食品落户仙桃以来,一年一扩规,一年一台阶,一厂变七厂,其年产值由当初的4000余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0亿元,增长近20余倍,税收过亿元。天粮米业等行业骨干联合近50家粮食加工企业组建仙桃米业行会,抱团经营的“仙桃香米”占据了广东樟木头市场近2/3的销售份额。仙桃九珠蛋业与市内其他32家蛋品加工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共同打造“九珠皮蛋”和“沙湖咸蛋”,其市场销售量每年以10%的增幅不断攀升。全市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6个、绿色食品认证15个,评定知名农产品商标44件、著名商标19件,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

  实施服务配套工程。为有效链接产销环节,仙桃市引进农产品加工业配套企业82家,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近10亿元,形成了配套发展格局。为加快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支持全国知名的仙桃本土物流企业—湖北富迪公司兴建了年货运量100万吨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成目前江汉平原最大的物流产业园。在这里,对接武汉、连通全国、辐射城乡的商贸物流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近年来,仙桃市通过深入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促成了11家金融机构与全市10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了长期信贷协议,在全省首家引进了北京村镇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搭建起了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一批金融机构和贷款资金的进入,为仙桃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成长与壮大输入了新鲜血液。

  围绕增量提质

  打造特色产业“升级版”

  以“两化”为目标,推进畜禽板块上档升级。近年来,仙桃农业部门突出标准化、生态化两个重点,大力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积极推进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跨越。在提高新建养殖场准入门槛,确保“新场标准化”的同时,加快现有规模养殖标准化改造,促进“老场规范化”,全市累计创建部、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6个,“150模式”猪舍达到370栋、“153模式”鸡舍达到216栋,畜禽标准化创建成效日益彰显。仙桃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发展与环保并重,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粪污深度处理、配套治污设施、粪污终端利用等措施,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对11家万头猪场实行了粪污深度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建设三级沉淀池近5万立方米,改造蛋鸡舍186栋,实行减量排放。每年推广“畜—沼—菜”、“畜—沼—渔”等生态种养殖模式2万亩以上。引进全省乃至全国第一家专业化治污企业—湖北非隆公司,年可处理畜禽养殖污水90万吨,加工利用畜禽粪便5万吨。畜禽养殖粪污实现了变粪为肥,变废为宝,走出了一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路子。

  以“两保”为目标,促进粮油板块扩面增量。仙桃市始终坚持发展粮油生产不松劲,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大市、油料生产大市地位不动摇,按照“板块化布局、优质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不断壮大粮油板块。在发展粮食生产上,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实行“压棉扩粮”,全力推进“单改双”,“白改水”,提高复种指数。深入开展高产创建,高产创建工作形成整建制、广覆盖的创建格局,带动了大面积增产增收。同时,挖掘杂粮促增产,大力推广杂粮间种套作。2013年,全市粮食总产突破16亿斤,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单位)。在发展油菜生产上,重点做好统一供种和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两大文章,近年来,油菜统一供种面积在35亩以上,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每年以5万亩的速度递增。全市油菜种植面积保持在75万亩以上。

  以“两转”为目标,促进蔬菜板块提质增效。立足两个转变(产量向效益转变、分散向集约转变),着力提升蔬菜板块。重点实施蔬菜“双十双镇”工程,以三伏潭镇、胡场镇为重点,通过引导田块置换、土地集并,高标准建设十里蔬菜长廊建设。以彭场镇、沙湖镇为重点,重点通过合作社带动,高标准建设十万亩水生蔬菜板块建设。全力打造蔬菜生产专业镇——沔城镇,按照“白田蔬菜化,水田藕稻化”的目标,实施蔬菜整镇推进。在长埫口镇大力推广设施蔬菜万元模式,高效模式蔬菜基地不断扩张,成为全市蔬菜发展的亮点。全市蔬菜基地保有量在20万亩以上,蔬菜生产实现了面的快速扩张和质的快速飞跃。

  以“两推”为目标,推动水产板块跨越发展。着力推进名特养殖、规模养殖。以建设“四大渔业经济圈”为抓手,大力发展名特水产养殖。全市已建成以越舟湖为核心的10万亩黄鳝养殖经济圈、以鲫鱼湖为核心的5万亩鱼鳖混养经济圈、以排湖为核心的10万亩河蟹养殖经济圈、以乐耕垸为核心的万亩鳜鱼养殖经济圈。以合作组织为依托,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近年来,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相继涌现,泉明渔业专业合作社、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均跻身仙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十强;先锋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网箱规模达70万口,辐射带动周边多县(市),全市水产专业合作组织达145家,网络渔民2万多人。突出市场主体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支撑。仙桃市在政策举措导向、提升主体素质、营造外部环境上做文章,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快推进种植向大户集中,养殖向小区集中,布局向区域集中,推进土地经营规模化。

  招引市场主体。仙桃市通过出台优惠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经营环境,千方百计引进设施农业大老板、特色产业大项目、回乡创业大资金投资农业,兴建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业规模经营。阿尔迪公司有机物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200亩,建设生态有机观光农业园。巨田公司流转土地面积5000亩,建设苗木基地、智能葡萄园,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水生蔬菜种植和农产品加工,成为农业规模经营的亮点。

  壮大市场主体。创造条件,因势利导,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予以项目、资金、技术、信息上的倾斜与扶持,引导和扶持其发展壮大。全市种养大户发展到6354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730个,辐射带动超过60%的农产品融入农业产业化链条。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各类专业服务组织,为广大农民提供耕、种、收一体化服务;发展各类行业协会,收集市场信息,组织技术攻关,指导农业生产,推动种养技术进步。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全市形成了十万大军进流通和千余车辆跑运输的可喜局面。

  对接市场主体。各类市场主体是促进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的重要桥梁。仙桃市着力在对接上做文章,下功夫,发展订单生产和规模种植。中粮等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10多万亩,泉明水产合作社带动7万亩现代水产养殖,农鑫水产合作社带动近10万亩的水生蔬菜种植,全市农企对接、农合对接、公司+基地+农户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强化服务支撑

  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信息化。积极实施“四屏合一”(村村屏、手机屏、触摸屏、电视屏)工程,努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电子村村屏是集农业技术、科普知识、农村政策、农事气象、政务信息、镇村管理、农民生活等各类信息于一体的公益性电子网络服务平台,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安装村村屏320块,基本实现了所有中心村、重点村、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集贸市场全覆盖,很多基层农民群众养成了起床先去看屏,再下地干活的习惯。手机屏为全市“阳光工程”培训学员、农业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农机手等近万名群体开展短信服务,免费发送灾害预警、农事气象、农作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种养技术、市场行情等信息,2013年又建立了仙桃智慧农业微信平台,为农民群众提供及时、快捷的海量信息服务。在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安装了电子触摸屏,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信息查询服务,直接点击触摸屏就可获取市场行情、价格监测、供求信息、务工信息、农业科技等各类及时的动态信息。与市电视台合作开设农业技术推广栏目——“田野”及“农村讲堂”,每周推出播放适合当地当时的农技专题节目,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科技应用集成化。大力推广集优质品种、高效模式、新优技术于一体的集成科技。种植业通过品种对比试验,推介优质品种,以粮棉油高产创建、蔬菜标准园创建为载体,实行统一购种供种,加速了良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全市水稻、棉花主推品种应用率达到98%以上,油菜品种全部实现双低化。畜牧业重点加强种源建设与推广,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全市蛋鸡养殖良种覆盖率突破90%。藕—稻、瓜—稻、稻—菇、豆—豆—棉等高效模式面积突破30万亩。水稻、油菜等大宗农作物实行了种植品种统一供种、农机作业统耕统收、病虫防控统防统治、测土配方统测统供。畜禽养殖方面自动喂养、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刮粪及自动光控等饲喂设施标准化养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大力推进科技入户常态化。仙桃市着力打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整合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实行集中办公、集中管理),建立健全了市镇两级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实行“主管在县,服务在乡”的基层农技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的服务体系促使科技入户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建立了与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入户结对机制,农技人员深入科技示范户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指导与交流,解决生产中的种种难题,并通过科技示范户现身说法,扩大新优品种、技术、模式的覆盖面。市镇两级农技专家、农技人员还组建专家讲师团,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大课”+“小课”、专家+农户、平时+农时,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每年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有力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施项目带动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机械化是现代化最直观的表现。近年来,仙桃市通过宣传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大力争取补贴资金,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购买农机具。全市农机保有量突破30万台(套),农机装备总功率突破130万千瓦,综合农机化水平达72%,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农田耕整灌溉运输、稻麦收获脱粒、农产品初加工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为破解水稻机插、油菜机播、机收制约全程机械化水平的“瓶颈”问题,仙桃市以农机合作组织为依托,以建设育秧工厂为抓手,大力推行标准化育秧,商品化供秧,机械化插秧,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办样板,搞示范,抓宣传,大力推广油菜机播和机收,推动了油菜机播、机收大板块实施,大面积覆盖。

  加快推进水利设施现代化。仙桃既是一个“水袋子”,也是一个极易遭受干旱的地区。为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仙桃市整合水利、土地整理、标准粮田、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项目资金9.2亿元以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格局日趋完善,形成了完备的防洪、排涝和灌溉三大工程体系,水利设施基本现代化。近几年来,仙桃市土地整治项目每年实施量达到或超过25万亩,粮食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程度提高。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要求仙桃在“十二五”期间率先实现全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前,全市累计整理土地面积突破100万亩。

  本版策划:郭金相崔忠银何红卫组稿:周靖乐明凯沈伟植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