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如何玩转大宗商品?
- 发布时间:2014-09-11 09:11:00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规定》实施以来,提高了大宗商品生产商对原材料价格风险的管理能力,增加了大宗商品贸易商的贸易品种,缓解了贸易企业资金链紧张等问题,降低了经营风险。
2014年5月1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实施。《规定》实施以来,提高了大宗商品生产商对原材料价格风险的管理能力,增加了大宗商品贸易商的贸易品种,缓解了贸易企业资金链紧张等问题,降低了经营风险。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上海自贸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建设,规范交易活动,保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现代流通方式,上海市商务委会同市金融办、自贸区管委会制定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6年4月30日。《规定》的实施,推动了上海自贸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建设。
《规定》提出,自贸试验区内从事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的市场,其交易品种为国内进出口量大的大宗商品,交易价格不含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交收的大宗商品应尚未办理进口报关手续、或已完成出口报关手续。需要从事具有上述特征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应向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提交项目方案,包括投资主体、实缴资本金规模、交易规则、资金和实物交收管理制度等。此外,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经营者应当具有大宗商品领域行业背景,过往3年经营无违法记录。鼓励同类型的交易市场合并设立。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规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实施以来对于大宗商品的生产商与贸易商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规定》的实施,对于我们大宗商品生产商来说,增强了对原材料价格风险的管理能力,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一位棉花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规定》的实施对大宗商品的贸易商来说,贸易品种有所增多,但是传统套利空间有所压缩。”一位矿产品贸易商表示。“《规定》的实施有利于钢铁企业做在线交易时享受到自贸区在税收、金融和资金方面的优惠政策,缓解了钢铁企业资金链紧张的问题。由于自贸区的现货平台集合了‘交易、托管、清算、仓储’等诸多因素,因此更加节省了钢材的仓储、物流成本,提升了钢铁行业的利润水平。”一位钢铁贸易商表示。据了解,近几年,我国钢铁行业一直处于低迷态势,国内需求增长缓慢,粗钢产量增长迅速,社会库存处于高位,钢铁企业利润下滑等现象持续发生,钢铁企业难以走出深陷产能过剩的困境。为了摆脱经营惨淡的局面,越来越多的钢铁贸易商选择电商销售的模式,电商让钢铁企业看到了希望。
有效清理整顿交易市场
易贸资讯宏观分析师马泓认为,《规定》的实施大大减少了企业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起大落给国内市场带来的风险。《规定》的实施增加了大宗商品生产商对原材料价格风险的管理能力。
近几年,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存在市场定位不明确、法律法规缺失,无法可依、投资建设市场成本较低,投资主体鱼龙混杂、规模小且各自为营缺乏国际竞争、现货企业参与力度仍不够等诸多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规定》鼓励同类型的交易市场合并设立,有效地清理和整顿了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利于市场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