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1型糖友期盼社会融合

  • 发布时间:2014-09-11 01:31:34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数字健康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全球15岁以下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患者约为50万。

  有关资料表明,欧洲的1型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达到12.9万,其次是北美,约为10.87万;而在所有国家中,美国每年的新发1型糖尿病患儿最多,约1.3万,其次是印度和巴西,分别为1.09万和0.5万。

  在中国,约有100万1型糖尿病患者。

  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超百万人

  出生于武汉的王耀辉今年22岁,现在珠海某高校读书,1996年,他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18年来,他一直在与糖尿病抗争。由于合理饮食、坚持运动,他的血糖控制良好,2012年,他不仅到美国参加了一场特殊的16公里马拉松比赛,与特殊队列的其他25名患有各种慢性病病人一起,而且坚持跑完全程,最终获得“全球英雄”光荣称号。

  他的事迹激励了无数的“糖人”。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两种。“在所有糖尿病人中,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所占比例不高,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遗传与后免疫功能失调所致。”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程桦教授表示,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无法分泌胰岛素,其主要特点是发病年龄轻、临床症状重、常有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昏迷等严重并发症、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需要终身依靠胰岛素治疗控制病情。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成年人口糖尿病总患病率高达9.7%,据此推测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绝对数量可能超过100万。

  只是一种疾病不应受到歧视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一样,都只是一种慢性疾病,以当前的医疗技术,只要规范治疗,不会造成任何的不良社会影响,也不会对工作、学习、生活造成妨碍。”在由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项目组等主办的“1型我行”公益活动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翁建平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其实,1型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成长、上学、成家、立业,成就梦想,甚至做得比平常人更优秀。

  尽管现在社会对于疾病患者的宽容度已经有所提高,但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翁建平教授对这种现象十分担忧。“目前为止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仍然缺乏全面的数据,患者在入学、就业等方面也常常受到歧视,这给医疗管理部门制定糖尿病医疗政策,以及患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带来了不小的障碍。”翁建平教授指出,现在有些学校还有规定1型糖尿病的患者不能上大学,不可以考公务员,有些部门规定1型糖尿病患者不能从事某些工作,这就是对糖尿病患者的歧视!

  “曾经有一个20岁的女糖友问我,她究竟该不该告诉她男朋友她有糖尿病!这种自卑不是糖尿病造成的,而是社会造成的!”翁建平教授认为,应该通过医生、患者、媒体等多方共同努力,逐渐消除社会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歧视。

  欧美有组织 中国缺数据

  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上,翁建平教授分享了他对我国1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目前发展的相关心得。

  据欧洲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研究显示,2005年欧洲新发病率有15000例,并预计到2020年,将发展到24000例;最新IDF数据显示全球去年新发病的有79000例,目前患病总人数目前将近10万,而这些数据里面,没有中国提供的数据。事实上,1型糖尿病的研究目前就是集中在欧美,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翁建平教授介绍,欧美的社区研究是2000年开始启动的,研究对象主要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0多例的研究案例,而研究内容正是中国目前非常急需的青少年儿童发病率、卫生经济学和1型糖尿病临床特征。这些研究从一定程度上,都能覆盖研究跟治疗,因此,1型糖尿病尽管人数不多,但是欧美国家做到了涉及预防、治疗、流行病学各个方面。

  反观目前的中国,除了一些多年前的陈旧数据,中国目前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真正有科学依据的1型糖尿病统计资料。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有多少1型糖尿病人?“缺乏这些数据,我们就无法知道发病的年龄平均值,不知道发病的临床特征,也不知道血糖并发的情况,更不知道其经济负担,也给医务人员对疾病的管理带来困难。也正由于没有科学上实在的依据,政府无法出台相关政策,因此严重阻碍了1型糖尿病的临床、实践和管理”。

  广东率先发起研究

  针对1型糖尿病对青少年和儿童造成的身心危害,由翁建平等发起的“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大型公益活动,通过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监测、教育、营养、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长期的系统管理,达到了改善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最终延长寿命的目的。

  翁建平教授介绍,目前国内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情况不容乐观,不仅并发症高发,其寿命也普遍比较短。他特别提到,由于1型糖尿病高发于青少年,因此严重影响了患病青少年的上学就业。“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糖控制情况差,并发症发生率高,这部分患者需要更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方式,他们如果能得到良好管理,完全可以正常生活、获得正常的寿命。然而目前我国在1型糖尿病的登记、管理方面尚属空白,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他还举例了国外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对比,据介绍,欧美的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为67.5岁,平均病程56.5年,再比如德国1型糖尿病患者,其平均病程9年,并且不到4%并发症发病率。相比国内寿命短、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现状,翁建平教授认为,目前国内在1型糖尿病方面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管理问题,是临床技术的应用问题,我们只需要发明更多新的方法,甚至只需要把现在的方法运用起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关爱需要温情也需要理性

  “关爱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温情,也需要理性。”专家指出,帮助1型糖尿病患者战胜疾病、成就梦想,在疾病防治和科研探索上,医务人员肩负重任。

  据介绍,为了帮助患者管理好血糖和健康,更好融入社会生活,2010年8月,广东省科技厅、原省卫生厅、省糖尿病防治中心(依托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了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对患者进行系统综合管理,从而达到改善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减轻经济负担等目的,最终造福广大1型糖尿病患者人群。

  项目组将糖尿病患者教育作为1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的核心,全省各家医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患者教育活动。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参与登记管理的患者随访12个月后,平均血糖监测频率从每天0.6次上升至每天2次,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大幅改善。

  目前,国家层面针对1型糖尿病保障救助医疗模式的探索也已经起步。今年5月,由中华医学会发起,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内分泌学分会、儿科学分会提供学术支持的中国1型糖尿病登记管理项目启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南京、济南、武汉、长沙、成都、西安10个城市正在开展回顾性登记工作。该项目近期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以期摸清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底数,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翁建平教授透露,目前已有工作计划在未来3年内,每年登记1型糖尿病的新发病率,届时将会选择有条件的省份,做全省的登记工作。他也建议社会重视1型糖尿病群体,可以成立相关的关爱委员会,鉴于1型糖尿病主要发病于青少年,因此建议学校可以在药物支持上提供帮助;同时呼吁商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机构能发起合作项目。

  翁建平教授还特别强调了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性,他指出,1型糖尿病患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还需要医务人员付出持续努力,同时也需要医保、教育、就业等配套政策的支持。“愿医学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关注与关爱造福更多1型糖尿病患者。”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