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美国兴建廉价袖珍屋:给流浪者一个家

  • 发布时间:2014-09-10 07:50: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欧飒  责任编辑:罗伯特

  美国华盛顿州首府奥林匹亚一群无家可归者曾饱尝流浪生活的艰辛。最近,当地爱心人士建起由低成本袖珍屋构成的“城中村”,给了他们一个简单却不简陋的家,为其他城市安置无家可归者作出示范。

  【圣诞礼物】

  凯文·约翰逊现年48岁,2013年圣诞夜收到一份礼物:一幢小屋,里面是崭新的床和卧具、桌椅,还有带座便器和水槽的卫生间以及洗漱用品。

  收到这样一份礼物的还有另外28人。从此,他们和约翰逊一起告别居无定所的生活,不再是住在破烂帐篷里的无家可归者。

  2007年2月,约翰逊和其他一些无家可归者聚集在一个停车场,组成“吉诃德营地”,抗议一条禁止在人行道上坐卧的法令,不久被警察赶出停车场。

  搬进新家以前,他们的营地换了20多次地方,因为根据有关法令,他们不得长期在一个地方安营。

  随着流浪者入住小屋,名称取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名著《堂吉诃德》的“吉诃德营地”改称“吉诃德村”。

  一幢幢结构相同的小屋呈马蹄形建在一片比足球场略大的空地上。每座小屋长5.5米,宽2.4米,面积只有纽约市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所提议的为低收入者建造的“微型”公寓的一半。

  约翰逊却不嫌屋子小。他觉得,“有房顶、有供暖、有冲水马桶”就很好。他打算在屋子前种上玫瑰,以后还可能种上栽培期更长的葡萄。他告诉《纽约时报》记者:“6年前,你不会喜欢我。那时我酗酒。我已经学会为别人着想,而不仅考虑自己。我不再打人。”

  在“吉诃德村”活动中心,居民们共享厨房、餐厅、起居室、浴室和洗衣房。起居室里有拼图游戏和图书等物品。村里设专职管理员和兼职管理员各一名。

  村民们共同制定村规,包括禁止吸毒、酗酒,每周必须义务劳动一段时间,每周两晚开会讨论村中事务,一起用餐,由村民轮流掌勺等等。

  41岁的乔恩·维迪曾是一家餐馆厨师,餐馆倒闭后生活困顿,后来因藏匿毒品入狱,出狱后流落街头。

  “我留着大胡子,”他回忆,“我需要找个地方刮胡子、冲澡,需要一个让我感觉是个人的地方。”他不喜欢收容所,嫌工作人员不尊重他。

  谈到新住所,维迪说:“我太喜欢这里了,我有了自己的小桌子,窗外能看到树,景色美丽……这就是我想要的。”

  搬进新家后不久,维迪开始考虑去州立学校完成早就中断的本科学业。他在村里的厨房大展厨艺,从邻居们品尝佳肴的愉悦表情中得到满足。

  34岁的村民丽贝卡·约翰逊因吸毒入狱。她以前是个收银员,出狱后没有了带三个卧室的大房子,还失去了对三名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她戒毒疗程尚未结束,暂时无法要回监护权,但希望搬入新家后,监护人能带孩子们来看自己。不流浪期间,她从未见过三个孩子。

  【廉价实用】

  建廉价袖珍屋是美国安置无家可归者或低收入者的新模式,吸引不少公益机构和地方政府官员关注。

  “吉诃德村”建成后接待了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圣克鲁斯、俄勒冈州波特兰等地的观摩团。密歇根州安阿伯、犹他州首府盐湖城、马里兰州乔治王子县等地帮助无家可归者的机构纷纷向“吉诃德村”咨询经验。

  今年1月29日,类似“吉诃德村”的流浪者社区“第二阵风乡村小屋”在纽约州纽菲尔德落成。每幢小屋造价大约1万美元。“第二阵风”寓意吹来新风,为流浪者翻开生活新篇章。

  与“第二阵风”相比,“吉诃德村”的建设成本高得多,但比美国其他安置流浪者的项目建设成本低不少。包括基础设施、劳动力、建材、手续费等所有费用在内,“吉诃德村”整体造价305万美元,每幢小屋平均造价10万多美元。由于有政府提供近乎免费的土地、爱心人士无偿或低价提供房屋设计和施工等服务,项目管理者实际为每幢小屋支付8.8万美元。

  吉尔·塞弗恩在建设“吉诃德村”的非营利机构“潘萨”担任理事。他说,政府为低收入者安置房设定每幢20多万美元的造价标准,远高于“吉诃德村”的建设成本。

  威斯康星州非营利机构“占领麦迪逊”主要帮助无家可归者,最初打算筹资收购一幢公寓楼或者宿舍楼安置首府麦迪逊的流浪者。该机构后来发现,建袖珍屋更廉价也更实用。

  按照“占领麦迪逊”的设计,袖珍屋面积不到10平方米,底部装有轮子,迁移方便,带暖气、马桶和太阳能热水器,每座造价5000美元。工作室负责人布鲁斯·瓦尔鲍姆说:“我们还能造得更便宜,但是我们要让它像个家,不是窝棚或房车。”

  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正在筹建一座可安置200人的“小屋园”,预计造价600万美元,是类似项目中造价最高的一个。不过,公益机构指出,如果不安置流浪者,奥斯汀纳税人花在流浪者身上的费用更高,每年超过1000万美元。

  美国“结束无家可归全国联盟”主席纳恩·罗曼说:“长期无家可归的人,其中一些是残疾人,可能给公共保健系统带来沉重负担。”该联盟2007年发布研究报告说,给无家可归者提供永久性住房比不管他们耗资少。例如,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的一个安置项目,成功将每名流浪者每年耗费的公共资源削减了1.57万美元,包括医疗服务、临时收容所开支、治安费用等等。

  廉价袖珍屋成为各地安置流浪者的新选项。“吉诃德村”建设得到州政府资助,5年后需要向州议会报告项目进展情况。

  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发言人李·琼斯表示:“我们鼓励(没有建廉价袖珍屋的)其他社区考虑这样做,以便安置长期无家可归者。”

  【爱心成就】

  能以低成本为无家可归者建设实用和体面的长期居所很大程度上是爱心人士的功劳和政府支持。

  “第二阵风”项目协调人卡门·吉迪长期为无家可归者服务。他说:“我不能看着他们过得这么惨而不管他们。”

  在吉迪的家乡纽约州纽菲尔德,许多无家可归者栖身于一片靠近铁道,被称为“丛林”的地方,住在用帆布、胶带、硬纸板搭成的简陋空间里。有些人拖家带口住在那儿。

  吉迪认为,任何人都可能遇到挫折,稍有挫折就可能让人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有必要为改善流浪者境遇采取行动。“我强烈地感觉到,需要为流浪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庇护所,让他们能打破(恶性)循环,花一些时间复原生活。”

  他捐出将近3万平方米的土地,用来为流浪者建设新家园,投入不少钱在建设项目上。在他带动下,许多人和组织伸出援手。

  “我们100天筹集到了将近10万美元捐款,”吉迪说。

  成百上千的人,包括一些流浪者,到建筑工地义务劳动。一些商户以优惠价格或免费为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

  连续三个星期,装修商汤姆·豪沃思每天为“第二阵风”的内饰工程工作四五个小时,分文不取。他的哥哥曾经流落街头,深陷毒品和酒精泥潭,无法自拔,在2012年2月去世。

  “如果他有这样一个地方住,可能有救,”豪沃思说。“流落街头没有尊严,可能摧垮一个人。”

  饱受酒精困扰的戴夫·里德和妻子搬出“丛林”,成为“第二阵风”的第一家住户,称新家是“救命的地方”。

  里德相信,有吉迪给“第二阵风”立下的规矩:不得酗酒、不得吸毒、讲礼貌、不得留宿客人,他能摆脱诱惑,开始新生活。

  小学教师斯科特·莫斯利在教堂认识一名流浪汉。那人的所谓住处只是头顶一块帆布、地上的一块破布,从溪流里取水,用铁罐煮饭。“我必须为他做点儿什么,”莫斯利暗下决心,后来成为“第二阵风”志愿者。

  与“第二阵风”类似,“吉诃德村”建筑用地几乎不要钱。瑟斯顿县政府每年向“吉诃德村”征收1美元土地租金,租期41年。

  建筑师加纳·米勒以前就经常帮助流浪者,这次设计“吉诃德村”只收取一半费用。

  志愿者吉尔·塞弗恩为了促成“吉诃德村”项目,把华盛顿州众议院资金预算委员会主席汉斯·邓希请到家里,款待以美味佳肴,说服他支持该项目。委员会最终同意为项目拨款150万美元。邓希开玩笑说:“她把我灌晕了。”

  项目也得到众议院议长弗兰克·肖普支持。“无家可归者中一半患有某种程度精神疾病,”肖普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为他们提供住所。不需要多好,能遮风避雨,免于露宿街头就管用。”(欧飒)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