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通讯:“投洽会”里的美国“故事汇”

  • 发布时间:2014-09-09 21:5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网厦门9月9日电 题:“投洽会”里的美国“故事汇”

  作者林春茵

  抱着返乡投资、回馈桑梓的目的,美籍华人黄咸铮回到祖籍地福建,在“客家祖地”、“土楼之乡”福建永定投资3亿元人民币,打造一个客家文化主题的“梦幻土楼”剧场。

  该项目在正于厦门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约。黄咸铮9月9日告诉记者,用美国视野续写中国传统文化,最初激发他灵感的是时任福建省福州市副市长梁建勇的建议;5年后,梁建勇正好调任龙岩市委书记一个月,见证了这个项目的落地。

  这个巧遇,令黄咸铮对向来有中国经济“晴雨表”、国际投资“风向标”美誉的“投洽会”有了新的认识,“投洽会为中美交流搭建的平台,已经超越了经贸层面,深入到文化层面,‘到根部去’。”

  “投洽会”已经走过17年,见证了中国投资环境逐步开放、逐步转型、渐趋完善的过程,像黄咸铮一样从“投洽会”寻找商机的不乏人在。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便带领由近400家美国企业组成的强大代表团参加本届投洽会觅商机,其中来自美国本土的企业约200家。据哈利估计,本届投洽会有望签约25亿美元。

  在9日举办的“中美企业投资合作论坛”上,率260位美商前来的投资美国协会主席David Andersson开着美国总统奥巴马玩笑的同时,力荐绿色能源卡车项目和可持续性能源投资项目。

  David Andersson向记者讲述了1994年来华的记忆:他陪同日本客户到上海考察针织业,“只有虹桥,只有单车”;在乌鲁木齐寻找羊毛资源,运送到深圳加工,“那个路途遥远啊,所以我至今记得那位深蓝眼睛的新疆卡车司机。”

  恰巧的是,来自新疆喀什特区的招商引资项目也在这场论坛上进行推荐,这令David Andersson对“中国速度”更为感慨。他说,在投资美国协会一项调查中,该组织2013年引入美国的约36亿美元资本中,八成来自中国,“我们所有企业朋友都认为,中国企业家正处在快速成长且容易获得成功的时代。”

  “虽然美国的制造业在回流,但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正在盈利,并不愿意撤离。”David Andersson说,“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依然看好。”

  “进入美国的中资大多分布在能源、建筑、酒店和养老业,何不考虑输出中华美食文化,改变中国美食只有唐人街的印象?”美籍华裔银行家叶宏说。

  在一场与重庆市代表团的项目对接会上,叶宏向中方官员再三打听一位名叫“刘英”(音)的厨师,因为刘英在一次赴美交流活动中,流露出进军美国餐饮业的雄心,这令他心有戚戚。

  杨依杭表示,据商务部的调查,在David Andersson最初来到中国时,中国最大的投资国是日本、德国,而现在,“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是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

  在商务部调查中,中美建交30年来,中美贸易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5210亿美元,增长了210多倍。今年1-7月,美国在华投资新增项目682项,同比上升10.2%;中国在美非金融类投资则达到28亿美元,同比增长52.8%。

  杨依杭得出结论,美国的企业对中国的市场依然看好,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中国对美投资近几年上升速度也比较快,“中美经贸关系是增长、稳定,而且发展潜力巨大的。”(完)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