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全光纤”网络有望一步到位

  • 发布时间:2014-09-06 01:31:0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距离成都1000公里的四川甘孜州的藏族农牧民,从曾经与世隔绝的人间天堂,一步跨入了光与影的信息时代。这得益于国务院于2013年8月发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及时落地。

  数据显示,宽带带宽每提升一倍,就会拉动GDP增长0.3%。我国宽带下载速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光纤到户的普及率不到10%,这与我们作为全球经济第二大国、电信用户和网络用户第一大国的国际地位形成巨大落差。

  据了解,目前已有134个国家出台或计划出台国家宽带战略,我国发布的“宽带中国”战略也部署了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这是“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9月5日,在成都举办的“2014宽带中国建设推进高峰论坛”上,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和人民邮电报社,联合发布了《拥抱新光网时代——四川电信光网建设与应用的专家调研分析报告》。

  报告指出,四川电信突破了渐进提升接入固定带宽网络的思路,采用的“全光纤、高起点、一步到位、城乡统筹”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改良式发展模式,具有变革意义和时代特征,这种模式可被定义为“四川模式”。

  “四川模式”的优势何在?企业和政府在实施战略中各自是什么角色?要复制“一步到位”的模式还面临哪些挑战?政府监管部门、业界学者和产业领袖展开深入探讨。

  光纤一步到位,从根本上突破带宽技术瓶颈

  信息学界通常认为,1966年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分水岭,此前通信网络的载体主要以铜缆为代表的金属线网络,但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提出光纤高氏理论,四年后美国拉制出第一根可实用光纤,并在实践中诞生了网络三大定律之一的“吉尔德定律”。

  联合专家组认为,铜缆网络和光纤网络两代技术的巨大差距,造成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

  光纤的传输速率、传输频带远远优于金属缆线,近乎无损的传输质量和几乎无限的带宽容量,扫除了信息传递的最大障碍。相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铜线,光纤具有不可比拟的上行空间,用户轻松共享1G、2.5G甚至10G宽带。

  但在通往千家万户“最后一公里”接入网的光纤化方面,业界始终存在不同观点,难以下定决心对接入网进行全面光纤改造。

  报告指出,在光纤与铜线混合的网络中,越高的带宽意味着越多的端局、越复杂的网络结构,这种修修补补、拼拼接接的方式,工程复杂、性价比低,且理论带宽上限也就几十兆,未来还需要二次改造。“这种改造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报告主介绍人、人民邮电报总编辑武锁宁说。

  为了响应国家宽带提速工程和国家宽带战略落地,四川电信做出重要决策,不再分步推进“光进铜退”,而是实现光纤到户的全光网络“一步到位”的改造。

  这样的决策直接突破了两网并行带来的技术瓶颈,报告认为,“四川电信证明,我国接入网全面光纤化是可行的,时机已经成熟。”

  难度无处不在,政府和企业需要通力协作

  普及宽带接入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加之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城乡建设成本差距极大,仅凭企业的单打独斗,是很难改变中国宽带已经落后的局面。

  按照“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到2015年,要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和4M,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

  而就当前中国各个城市宽带建设的现状来看,城市光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四个难点——协调难,入场难,入户难,监管难。

  简单来说,就是我国城市建设规划中没有预留通信设施的位置,不同部门的层层审批,严重迟滞光网建设进度;开发商和物业部门,已然成为宽带覆盖的入场拦路虎,即使国家发布了相关硬性政策,但现实中仍不能落地和执行;用户由于各种担心,不配合光纤入户,影响了光进铜退的改造;运营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加重了企业成本。

  四川电信主动出击,一方面参与制定光纤入户的强制标准,同时邀请开发商介绍电信前沿业务,另一方面取得政府支持,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政府各部门日常工作中,并积极申请“宽带乡村”试点省,成为最终获批的两个省之一。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在论坛上讲话指出,“虽然工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3个部委建立了部际协调机制,还围绕战略组织了一系列诸如‘宽带乡村’试点工作、‘宽带中国’示范城市评选等专项行动,但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以及相关测量评价体系等基础工作的同步推进。”

  跨越式发展,还面临资金、政策和技术三大挑战

  论坛上,一个针对“宽带中国”的比喻收获与会专家共识:信息化要阳光普照,需要建设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宽带基础设施是土壤,成长出茁壮的产业链根茎,结出丰硕的内容应用的果实,政策制度是阳光,用户需求和市场竞争是水分,最终蕴育成良性循环的信息化森林。

  “从这个意义上讲,四川新光网的成功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样本意义。”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电信业资深专家韦乐平这样评价。

  韦乐平明确表示:“既然宽带已经定位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那么国家就应该拿出支持高铁和核电这样的魄力,从资金面和政策面做出有力示范,带动全社会的支持。这需要一方面开放非国有资本,发展混合经济,一方面探索监管新思路,规避恶性竞争,同时还要促进运营商的转型和去电信化。”

  但归根结底,韦乐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电信业技术创新的方向需要从垄断时代过度追求‘高性能、高可靠、高成本’的传统电信思维,转向‘以降低成本和技术业务创新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新轨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专家调研组组长邓寿鹏教授说:“电信企业要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四川藏族和彝族的同胞目前所使用的,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光纤网络,从技术架构上来说,跟美国总统奥巴马使用的没有任何区别。”(科技日报成都9月5日电)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