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金融业大盈利反衬实体尚弱 转型难需时日远非“触网就灵”

  • 发布时间:2014-09-05 00:51:3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张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金融企业盈利占半壁江山实体经济弱势仍相当明显

  随着8月份的收尾,上市公司中报基本收官。总体而言,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共计实现净利润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02%,增速下滑但并不是太明显,显示经济环境仍然整体稳定。银行等金融企业仍是超级“赚钱机器”,52家金融企业贡献了57.48%的净利润。虽然早有预期,但房地产行业的业绩下滑还是引来不少关注,上市地产公司整体净利润下滑6 .25%,有25家公司出现亏损。引人注目的是,国有四大行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以1481亿元、1306.62亿元、1040.32亿元、897.24亿元排名上市公司业绩榜前四。

  有统计说,工商银行一家的利润超过“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52家金融企业的杰出业绩,反衬了其他行业业绩的不景气。或者说,主要反衬了实体经济尚无令人惊异的好业绩。一方面,金融界的高收益是否反映了垄断力量的余威———掌握了资金来源和利率差的优势,让金融业特别是银行,想不赚钱都难;另一方面,所有其他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总和尚不及金融业,反映实体经济仍然处于较为困难的局面,转型和升级仍在“进行时”。宏观决策层一直在强调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问题,但银行作为企业,“嫌贫爱富”又无可厚非。长期看,利润在少数行业持续高企绝非正常,降低银行准入门槛、尽快实行利率市场化才是解决之道。

  石墨烯产业化前景诱人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参与

  “2014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近日在宁波召开,有多家上市公司参加会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部分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市场炒作焦点,长期投资需看石墨烯商业化程度。包括烯碳新材金路集团银禧科技中材国际等上市企业,还有中国宝安子公司深圳贝特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介入与石墨烯相关领域。业内人士认为,全球范围看,石墨烯领域的领先者依然是IBM、三星等企业,国内研究院所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成绩但商业化方面还有欠缺。从应用看,石墨烯在触摸屏替代IT O靶材、超级电容方面技术相对成熟,最有可能2015年率先商业化。

  石墨烯是近期较为热门的新技术、新材料,多次成为资本市场上炒作的热点。从业内人士的观点看,该领域的领先者依然是IBM、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从产业化的角度看,目前石墨烯技术依然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为主。不过,中国上市企业敢于面对挑战、积极介入,值得欣喜。其实所有的创新都要经历初创、成果转化、商业推广等阶段,甚至还有失败和血本无归的可能。另一方面,切忌只有资本市场的炒作而没有实质的投入和开发。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概念、一个技术,被一阵风般炒得火热,而炒作之后技术无人问津,投入无实质增加,产业结构照旧,这样的“创新”要不得。

  苏宁云商难改“赔本赚吆喝”转型需时日并非一蹴而就

  苏宁云商8月30日披露的2014年上半年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511 .52亿元,同比下滑7 .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 .55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7 .34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苏宁在互联网技术团队、广告投放、PPT V等与线上转型相关领域的大笔投入是报告期内利润转亏的主要因素,这也表明苏宁奋力转型互联网的努力。财报上的数字描绘了转型期的阵痛。报告期内,苏宁的工资支出为28亿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近6亿元,报表解释为一方面用于提升员工薪资待遇,另一方面花费在引进互联网技术以及易购、苏宁互联等新业务专业运营人员上。也就是说,仅工资支出的增加和互联网队伍的投入就接近于利润亏损的7 .55亿元。

  转型难,产业升级难,苏宁的半年报再次告诉了我们市场的现实。那种认为“一触网就灵”的想法,实在是太过幼稚。从整个互联网行业看,大规模、长时期的“烧钱”几乎成为普遍规律,甚至有些名声很响、资本市场抢手的上市公司,也没有摆脱“赔本赚吆喝”的境地。但是,不能因为转型有可能“找死”,而甘愿“不转型等死”,因为转型毕竟有浴火重生的可能性。有分析称,苏宁已经开始逐步走上正轨,今年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环比增长23.67%,在线销售收入环比增长50.97%,可比门店销售收入同比降幅收窄至4%。但愿苏宁的转型能够走好,也能为传统商业向电商成功转换提供积极样本。

  湘鄂情非无情无奈关店新媒体虽然新盈利尚远

  上月更名“中科云网”的湘鄂情日前发布中报数据。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4 .15亿元,净利亏损658.87万元。其在京的数家门店均遭遇大幅亏损。财报显示,中科云网目前经营收入的来源仍主要是基于餐饮及环保业务所产生,此前高调转型的新媒体大数据业务并未产生实际财务数据。中报显示其在京的6家门店均遭遇大幅亏损。其中中轴路湘鄂情期内净利亏损高达440万元。从中报中公布的数据来看,公告中的8家北京湘鄂情门店半年以来已经共计亏损约1570万元。湘鄂情不久之前以100万元的价格转让湘鄂情北京志新桥门店。原本在北京开了16家门店的湘鄂情,目前仅剩下9家。湘鄂情表示,未来北京还将剥离湘鄂情广渠门店、湘鄂情朝阳门店以及金地菁英湘鄂情3家门店。

  人们往往用“壮士断腕”来形容大幅关闭店门这类裁撤行动。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不盈利甚至亏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湘鄂情的大举关闭门店,显然是企业对市场应该做的必要反应。倒是有些企业决策需要反思:如何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如何确定有发展前途的、健康的高端消费?中国作为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大国,消费拉动作用一直在增强,但是公款消费、炫富消费、反环保消费等不正常消费,不能作为消费的“火车头”,更不能把它们作为高端消费的代表。与其事后的“断腕”,不如事前找准目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