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媒体观察】契约不死 却陷困境

  • 发布时间:2014-09-02 17:04: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央广网财经北京9月2日消息(作者吕红桥)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晨媒体观察,今日关键词:契约困境。

  几十年前,美国法学家吉尔莫做过一个演讲,题为“契约的死亡”,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契约责任将逐渐融入侵权责任,契约也将不复存在。契约死亡论,这更多的是法律的范畴。可以想象,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中,契约至少目前不会死亡。但是需要指出,契约有时的确会陷入困境。

  订立契约 要保证知情权

  已经销声匿迹的“银行保险产品”最近又杀了回来。媒体报道,各地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投诉逐渐增多。客户去银行存款,最后却稀里糊涂地买了保险。双方扯皮,陷入契约困境。类似事件的原因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多是保险公司员工假借银行名义,以高收益为诱惑,将保险与银行理财产品或存款混为一谈。如此说来,契约首先要在平等、公平的条件下达成,知情权必不可少。

   “先看病后付费”模式缺乏违约成本

  获得广泛赞誉的“先看病后付费”就医模式,也在现实中遭遇了尴尬。新华社报道,不少医院治完病之后,收费却成了大麻烦,恶意逃费、欠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以云南昆明某医院为例,最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仅创伤科欠费人数就接近百人,欠费金额超过五十万,让人吃惊。

  逃费、欠费的方式也是各显神通:有的治好后就换手机号,玩儿失踪;有的趁医生不注意,半夜偷偷溜掉;还有的直接说没钱,摆明了要生吃霸王餐。患者挖空心思逃费,多少让人心寒,这些人身上的病虽已治愈,可心理和道德的缺陷却还有待医治。

  需要指出的是,逃费绝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患者入住后,医患之间就订立了医疗服务合同。不管是先掏钱还是后掏钱,付费都是患者必须履行的义务。所以,恶意逃费是违约行为,要负法律责任。

  对于公然违约的情形,一个较为的普遍的看法是,违约成本较低是契约困境之一。也就是说,如果与征信体系和处罚机制挂钩,违约现象可能会有所收敛。

  制度缺陷 契约成摆设

  由制度缺陷带来的契约困境也不可忽视。就拿排放权交易来说,今年以来,以碳排放权、污染物排放权为代表的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但是相关的交易却依然“门可罗雀”。

  上海、北京、天津六年前就先后建立了环境交易平台,前两者至今没有排污权交易;而碳排放权交易也有多个试点的履约期向后推迟。其中,还不乏政府协调完成的“拉郎配”。

  综合各方面的报道,排放权交易的制度设计显然存在问题。比如,排污权要涉及跨区域交易的问题,地方政府不愿牺牲当地的GDP发展空间,而把排污权卖给其他地方;在碳排放方面,一些地方肆意发放配额,导致碳价下跌。类似的地方保护缺乏有效遏制举措,履约当然难上加难。

  刻舟求剑 民营银行或有承兑风险

  契约还面临着环境变化的考验。拿民营银行来说,政策层面破冰之后,各地热情高涨。有消息说,监管层已明确考虑放行第二批民营银行,而刚刚和均瑶闹掰的复星,将作为“主发起人”进入第二批。民企进军金融业的冲动似乎溢于言表。

  和大型银行相比,民资做银行有着自身的优势:小、快、灵,并且接地气。然而,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看来,民营企业需要更加理性的看待金融行业。应该说,不少民营企业之所以看中银行业,主要是冲着丰厚的利润来的。的确,四大国有银行都是世界500强的常客,年收入超过千亿美元。不过,张春提醒,一旦开放市场形成竞争,或者利率市场化,银行业就再也别想躺着挣钱。

  环境变了,民营企业岂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呢?另外,民营银行一般体量较小,服务网点也相对较少,这意味着管理成本的提高和竞争力的降低,用个专业的词汇来说,叫“规模劣势”。再加上风险管控缺乏经验,人才队伍储备不足,遇到点风浪,真有可能出现履约和承兑难题。所以,对于摩拳擦掌的民企,不妨提醒一句:冲动是魔鬼,入行需谨慎。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