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法官善断家事 微信直播庭审

  • 发布时间:2014-08-29 03:37:06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奇迹宝宝”刑事案件开庭前,海沧法院家事法庭法官带着被告人两个女儿一起看望奇迹宝宝赵平安。

  多维信息化中心

  家事法官调解案件。

  数字

  2014年3月,家事法庭正式挂牌成立。自试运行以来,家事法庭共受理家事类案件226件、未成年犯罪案件21件,民商事案件调撤率63.06%,无一改判发回,无一信访投诉,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名词

  多维信息化

  所谓多维,即多个维度,指对应司法公开三个层次受众的多元需求,开发相应的智能化系统。

  海沧法院利用微信平台开办“普法学院”并开通庭审直播,让六亿微信用户都成为了潜在的学员和观众。

  海沧法院还借用数字化的指挥中心和高清庭审系统实现当庭刻录、庭审指挥和远程审判,并以高清户外LED为载体播放庭审实况,缓解群体性案件审理和安检压力。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开发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也是海沧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通过海量文书比对和分析把法官从适用法律不统一的担心中解放出来,实现“同案同判”,也让民众对办案质量更放心、对适法尺度更放心。

  本报记者 郭睿 通讯员 海法宣

  在新近召开的全市法院深化司法品牌建设推进会上,海沧法院的“家事法庭”工作经验得到认可。也许你还不了解家事法庭,但这里审理过的案件你应该不会陌生,譬如几天前刚开庭的未婚少女杀子案,还有轰动一时的奇迹宝宝案。作为全省首个综合性家事法庭,海沧法院在专业化家事审判工作上做出探索。自试运行以来,它共受理家事类案件226件、未成年犯罪案件21件,民商事案件调撤率63.06%,无一改判发回,无一信访投诉,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而信息化建设,同样在大数据时代为海沧法院司法改革工作再添助力。

  家事

  法庭

  庭审在当事人家里举行

  餐桌成了审判席

  林先生已结婚七年,比妻子吴女士大8岁。婚后,因工作关系他长期在外,夫妻聚少离多。2012年,两人都想结束婚姻关系,但因牵涉财产问题走入法律程序。海沧法院家事法庭的法官,在得知吴女士因病偏瘫卧床后,主动提出上门服务。

  于是,一场特殊的庭审就在当事人家里开始了——餐桌成了审判席,放上印有“审判员”、“书记员”的牌子,沙发和板凳变成了原告席和被告席。这场餐桌上的庭审持续了近三小时才宣告结束,但法院的工作却远不止这些。海沧法院不仅启动了婚姻心理辅导机制,还带动民政部门和残联共同参与,为当事人切实解决困难作了许多努力,最终促使案件调解结案。这起离婚案是家事法庭充分利用多元调解网络解决纠纷、维护残疾女当事人权益的典型案例,也是家事法庭践行工作理念的一个侧面。毕竟,家事案件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纠纷,传统的家事纠纷解决机制忽视了家庭案件具有伦理亲情、个人隐私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缺乏专门家事审判机构和程序规则,许多家庭问题甚至激化成危害公共安全与和谐的社会问题。

  基于此,2013年4月,海沧法院以司法改革联系点为平台,试运行全省首个综合性家事法庭,启动专业化家事审判工作,受理包括婚姻家庭、继承、未成年人监护权等在内的家事纠纷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为确保家事法庭高效运转,海沧法院在先进理念引导、选配精兵强将、加强工作规范、营造和谐氛围上下足功夫。而这个新兴法庭也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将案件审判与区域特点、乡情民俗等有机融合,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良性联动,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建立维权体系,对受害人给予有效保护。建立家事调查员机制,联合区妇联聘请10名具有社工、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的基层工作人员担任家事调查员;建立外地户籍未成年被告人监管与帮教机制,联合区司法局制定《外地户籍未成年罪犯监管帮教工作规范(试行)》,把外地户籍的未成年缓刑人员纳入社区矫正范围,对外地户籍未成年犯进行监管帮教;建立反家暴庇护所,依托海沧区社会福利中心设置妇女庇护室、儿童庇护室、心理辅导室等,对遭受家庭暴力或存在可能遭受家庭暴力的潜在危险的受害人提供临时救助;建立心理干预疏导机制,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未成年被告人开展心理辅导,在社区开设“婚姻辅导班”。同时,还将法律权威的“刚性”与法官情怀的“柔性”相结合,以法官的“亲和桥梁”来消弭当事人之间的隔阂,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庭前判后。

  庭审

  直播

  开设微信普法学院

  手机用户随时看

  作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单位,海沧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借助信息技术构筑司法公开的新模式。因此,海沧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始终坚持“长期规划、阶段建设、内强管理、外促公开”的原则,紧紧围绕审判管理和司法公开进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维信息化中心。

  经过八年的有序部署和建设,海沧法院的信息化工作在全省实现了“三个率先”:率先建立云计算及云存储系统,开启我省审判“云时代”;率先运用数字高清技术,实现庭审及监控数据的网络数字化处理;率先应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海量文书比对和分析助力“同案同判”。在阶段推进的过程中,法院还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邀请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计算机系博导组成专家团对法院信息化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形成边建设、边改进、边完善的良性循环,有效解决规划与需求脱节的难题,实现办案和办公的智能化、集约化、精细化、高效化运行。

  而面对司法工作暴露出的,与民众需求结合不紧密,缺乏系统化、体系化建设的弊端时,海沧法院则创造性地提出司法公开“层次论”——对应诉前、诉中、诉后三个阶段民众的不同需求,将司法公开按照信息公开、诉讼服务和司法公正三个层次推进,利用智能化系统贯穿其中,实现体系化的公开。具体到工作中,就要求法院先通过信息公开让民众借助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各类媒体了解法律规定、审判程序及案件进度、法院动态等审务信息;其次通过智能化的诉讼服务系统为当事人提供撰写法律文书、提交和运用证据等专业服务,确保当事人在没有专业律师的协助下也能充分发挥诉权;最后则通过庭审直播等方式公开裁判过程,辅以能够为民众提供适法依据和裁判结果比对的应用程序,使司法公正的操作层面以公开的方式展现出来,最终实现司法公信力的落地。

  技术先行、理念创新、勇于实践,海沧法院的多维信息化中心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已初具规模。

  如今,海沧法院正在与专业公司合作开发融合司法公开三个层次功能需求的“诉讼通”系统,并计划提供APP客户端方便用户随时使用。届时,该系统的正式运行,将成为智慧型司法公开体系建设的里程碑。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