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借鸡下蛋”: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逆规模化”养殖经

  • 发布时间:2014-08-28 16:33:08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太原8月28日电(记者晏国政)暑热刚退,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的养鸡大户李旭根便奔走于太行山下的一些村庄中。刚走进大有乡下却净村,他就被五六名索要免费鸡苗的留守农民围住。“免费发鸡苗”,这件乍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正是老李“借鸡下蛋”、一举多得的独门养殖经。

  草茂林密的太行山既给武乡农民提供了天然良好的养殖环境,也为山区农村培育了一批具有多年养殖经验和习惯的养鸡能手。1982年,怀揣着在火车站拉平车挣来的几万元钱,李旭根开始养殖蛋鸡。时至今日,老李已坚守了十多年,并成为武乡县规模最大的养鸡户,还成立了自己的禽业公司。

  从最初的200只,到现在的31万只,李旭根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心里却愈发不踏实。“集中饲养最害怕疫病。这十几年间,已经发生了十多次一次死亡6000只以上的事故。发生一次疫情,那一年就等于白干了。”他说。此外,集中饲养规模过大带来的垃圾处理、资金等问题也让其苦不堪言,产品也只能作为普通鸡蛋低价销售。

  2009年,李旭根开始转变思路,将养殖结构逐渐向种鸡调整。公司将小母鸡饲养管理70天,注射完所有疫苗之后,免费交予普通农户饲养,并保证订单收购农户的鸡蛋。根据农户饲养能力和防疫需要,每户饲养规模最多为30到50只。产蛋后农户只需向公司免费上缴一斤绿色鸡蛋,即可拥有一只母鸡。

  目前,这种“借鸡下蛋”的经营模式已覆盖武乡县4个乡镇的6000多农户,散养蛋鸡存栏规模也达30余万只。李旭根说,普通农户虽然有经验和能力,但一家一户解决不了育雏、防疫、饲料、市场等问题,龙头企业正好在这些方面有优势。于公司而言,不仅有利于解决疫病防控、场地限制、资金占压等问题,还能够获得山区放养产生的生态蛋的稳定供应,这些鸡蛋每斤利润高达4元左右。

  于农户而言,一方面有效调动了留守农业老把式的闲置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其开辟了一条稳定增收渠道。根据测算,每只蛋鸡每年纯盈利达100余元。下却净村77岁的赵应堂一个人独居,养了12只蛋鸡。他说,村里年轻人都走了,就剩下一些看门的老头老太太。这些人都有养鸡的经验,一个人在家能伺候20只鸡,每年除了自己吃的鸡蛋,剩余的卖给公司还能挣1000多块钱。“这些钱看着不多,但对山区农民来说可顶大事了,一年的零花钱就够了。”

  长治市农委副主任郜起珍等基层干部认为,当前个别地区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迷信土地的超大规模流转、公司和园区经营的大规模化,热衷引进大企业,发展大园区和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然而,有的“大主体”流转回土地、享受完扶持政策之后,置农民利益于不顾。李旭根立足山区实际、“逆规模化”经营的成功实践则表明,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的适度规模经营仍是最有生命力和效率的经营模式。“大主体”也必须与普通“小农”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才能获得持续发展能力。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