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及时防控玉米病虫害

  • 发布时间:2014-08-28 03:32:14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岳瑾 董杰 乔岩 张金良 文/图

  编者按

  近期,北京部分区县玉米出现瘤黑粉病、丝黑穗病、棉铃虫、赤须盲蝽等为害,需要抓紧防治。今天本版刊发北京市植保站提供的相关内容,望对农民的实际生产有所助益。

  1春玉米先控病

  瘤黑粉病快补救

  春玉米瘤黑粉病症状表现为果穗生出肿瘤,肿瘤外表有灰白色薄膜,内部幼嫩时肉质,白色,柔软有汁,成熟后变灰黑色。肿瘤内含大量黑色粉末状的冬孢子,外表的薄膜破裂后,冬孢子分散传播病害。

  瘤黑粉病在防治上目前没有有效药剂,一旦发生只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具体方法包括:1.及时防治虫害,减少伤口。2.及时清除病瘤,带出田间销毁。3.重病地深翻土壤或实行2年以上轮作。

  丝黑穗病重预防

  春玉米丝黑穗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玉米丝黑穗病又名乌米、哑玉米,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该病害为苗期侵入、系统侵染性病害,病原菌以冬孢子在土壤、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适宜条件下萌发并主要通过芽鞘侵入,病原菌进入生长点后,随植株生长扩展到全株。

  丝黑穗病在防治上应以预防为主,具体方法包括:1.选用抗病品种。2.用含有戊唑醇成分的种衣剂如2%立克秀湿拌剂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3.在病瘤成熟破裂前拔除病株并销毁。

  2夏玉米重治虫

  棉铃虫防治要抓紧

  夏玉米上的棉铃虫属鳞翅科夜蛾科,老熟幼虫体长30~4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由淡绿、淡红至黑褐色,头部黄褐色,背线、亚背线和气门上线呈深色纵线,气门白色,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两根前胸侧毛边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体表布满小刺,其底部较大。

  棉铃虫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孔洞或缺刻,有时咬断心叶,造成枯心。为害果穗时常把花丝吃光,并咬食幼嫩籽粒,除造成直接产量损失外,还可加重穗腐病发生。防治棉铃虫可在幼虫三龄前选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叶面喷雾;也可在玉米心叶中撒施杀虫颗粒剂,如0.1%或0.15%氟氯氰颗粒剂,每株用量1.5克;或14%毒死蜱颗粒剂、3%丁硫克百威颗粒剂每株1~2克;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株2克;或用50%辛硫磷乳油按1∶100配成毒土混匀撒入喇叭口,每株撒2克。

  赤须盲蝽防治须加强

  夏玉米上的赤须盲蝽又称赤须蝽,属半翅目盲蝽科。赤须盲蝽成虫身体细长,长5~6毫米,宽1~2毫米,鲜绿色或浅绿色。头部略成三角形,触角红色,等于或略短于体长,前翅略长于腹部末端,半透明,长度超过腹端。后翅白色透明。足黄绿色,胫节末端和跗节黑色,跗节3节,爪黑色。

  赤须盲蝽以成虫或若虫刺吸玉米叶片汁液,被害部位初呈淡黄色小点,后变为白色,严重时斑点相连,呈短线状布满叶片,致使叶片失水变为灰绿色,从顶端向内纵卷。进入穗期赤须盲蝽还可为害玉米雄穗和花丝,对产量造成影响。防治赤须盲蝽以喷雾防治为主,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