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清水向北流
- 发布时间:2014-08-27 01:32:04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付丽丽
一弯清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灌渠,蜿蜒流转240公里,最终注入平顶山白龟山水库。8月21—22日,记者随水利部赴抗旱应急调水一线采访,这是沿途看到的情景。
入夏以来,河南省中西部和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部分城市出现供水紧张,特别是平顶山市城区唯一水源地白龟山水库蓄水一直偏少,8月22日8时白龟山水库水位96.85米(死水位97.50米),供水形势十分严峻。
“市区还好点,就是水量比以前小了,市郊的矿区只有中午才来两个小时的水。”70多岁的刘林生大爷说,“我在这里生活70多年了,从来没像今年这么旱,水库都没水了。”
据平顶山市水利局副局长王保贵介绍,由于多年干旱叠加,自2010年以来,该市汛期降雨量持续偏少,2013年更是偏少达42%。截至目前,平顶山市143座水库有98座干涸,49条河道有44条断流;农村作物受旱面积217.18万亩,其中11.57万亩绝收,农村101.1万人饮水困难。
7月26日,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请示国家防总,请求从丹江口水库向平顶山调水。
7月30日,国家防总组织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长江防总和河南省防指讨论研究应急调水方案。
8月4日,国家防总决定8月6日启动从丹江口水库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向平顶山抗旱应急调水,调水规模暂定2400万立方米,并要求长江防总加强应急调水的统一调度和监督管理,组织协调两省共同做好应急调水工作。“这是南水北调中线首次调水,而且还是跨流域的,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实施过,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防办副主任陈敏说。
陶岔渠首是丹江口水库流出的第一站,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8月21日上午11点,在泵站出水口长江水利委员会汉江水文局的工作人员利用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正在测量水量、流速。“现在流速是0.1立方米/秒。”
如此大的调水量,水质怎样保证?面对疑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副总工程师林云发告诉记者:“为保证此次调水水质,长江委设置了十几个监测点,每天都要监测3—5次,水质监测指标32项,由于原来渠道内存有积水,渠底有藻类青苔,最初监测的水质是二类,一个星期后再监测就恢复为一类水了。”
在刁河节制闸,16个水泵正在全力运行,丹江口水库的水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抽调出来。“由于丹江口水库最近水位一直在142.78米左右徘徊,正常情况下低于145米是没有调水任务的。现在水自流量很小,只能通过水泵提引抽水,从而增大引水流量。”陈敏说。即使这样,陈敏还是很着急。现在每天水流量也就50万立方米左右,按这个速度,完成预计调水量需要50天,所以他建议平顶山市要继续增加2—3个抽水量为1立方米/秒的水泵,这样水流量就能达到8—10立方米/秒。“但更关键的是老天照顾,来场雨,如果丹江口水库水位能够达到145米,自流就完全没有问题。”
作为平顶山市的父母官,副市长冯晓仙多日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此次调水保证了平顶山市100万人的吃水问题,我真的是心存感恩。网上也曾有人质疑调水工作进展缓慢,其实调水不是一句话的事情,需要协调很多部门,我个人认为已经很快了,真的是很快了。”冯晓仙动情地说。
王保贵介绍,此次调水之前,他们也想过采取别的方案,比如说从平顶山附近的燕山水库调水,但仅仅是调水配套设施建设就需要45天,要到9月8日才能建成。再就是调水路线的选择,最初路线是从湖北省清泉沟临时抽水泵站提水并分入陶岔引水渠,然后进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最后由沙河退水闸输水至白龟山水库。
“如果按照最初的方案,必须要在清泉沟修筑临时土坝,工程量比较大。”陈敏说,而且沙河采砂情况比较严重,河道也比澎河宽,河槽不明显,这样调水的槽蓄量会更大。综合考虑,最终应急调水路线确定从丹江口水库经陶岔枢纽引水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在刁河节制闸前提(引)水至刁河渡槽,再到南水北调澎河退水闸,最终输入白龟山水库。
截至8月22日8时,此次调水已累计引水661万立方米,扣除槽蓄量,澎河分水闸累计出水164万立方米。“很多老百姓基本天天都要到水库来看,看到水越来越少,都很担心,调水真是给鹰城人民吃了颗定心丸。”王保贵说。
“由于目前丹江口水位也比较低,所以此次调水主要是保证平顶山城市居民吃水问题,如果随后降雨比较充足,丹江口水库水位上升,则会视旱情发展情况考虑调整应急调水水量,有可能继续调水供给农业抗旱。”陈敏补充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