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受阻,茶企如何“入乡随俗”
- 发布时间:2014-08-26 07:37:29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欧盟这个规定,对我的影响太大了。”22日上午一上班,记者打通宜兴项珍茶叶合作社社长王小明的电话,他正忙着和同事商量应对之策。让他头疼的,就是欧盟新出台、于8月25日正式实施的EU87/2014指令。
原标准控制已属不易
“新指令主要涉及4项农药残留指标,包括异丙隆、啶氧菌酯、嘧霉胺和啶虫脒,标准都比原来提高了1倍,含量从0.1ppm变成为0.05ppm,此外还对我国茶叶增加了唑虫酰胺残留的检测。”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监管处副处长孙国防说,啶虫脒是我国茶叶生产推荐用药,因此新规对我国茶叶出口影响很大。“啶虫脒本来不在欧盟农药残留检测范围内,它对防治小绿叶蝉、蚜虫、介壳虫、小菜蛾、纵叶螟、天牛等茶叶病虫害效果较好。加上使用成本低,块把钱一包,一亩茶园只要两三包,使用很广。”王小明说,将农药残留含量控制在0.1ppm已相当不易,如今标准再提高一倍,只能寻找新的替代农药,一包同样规格的可能要十来块,效果还不一定好。
宜兴项珍茶叶合作社是我省茶叶出口主要基地,53家茶场、上千户茶农分布在张渚山区,茶园总面积近2万亩,年出口200多万美元。统一管理产品,统一提供农药,合作社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取得了出口美国、欧盟的资质,茶农收入有了保障。就连原本用作肥料的春茶尾茶,组织采集后每亩也增收500多元。
欧盟每年修订农残限量
作为中国绿茶最大的消费市场,欧盟自2000年7月1日实行新的茶叶农残限量标准以来,几乎每年都要加以修订,从而成为对茶叶农残要求最严格的地区。“欧盟的茶叶检测指标原来是96个,现在增加到了480多个,其中还有6个必测指标,含量都不能超过0.1ppm。”王小明担心,以后茶叶出口难度会越来越大。
农药残留,是出口茶企的软肋所在。资料显示,今年我国输欧茶叶已被欧盟通报18批,农残超标是主因。而据专家介绍,用农药进行有害生物防治,几乎是各国农业生产中的普遍做法,完全不用化学农药的农产品只占总量的3%-5%。我国出口茶叶,以夏、秋茶为主,天气热病虫害多,农药残留难以避免。据孙国防介绍,我国的茶叶农残检测共28项,比发达国家少得多。至于茶叶生产标准,只相当于欧盟、韩国、日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
在我省、我国农产品出口中,茶叶虽非主角,去年全省经检验检疫出口共计26批次、227吨,但其“出口遭遇”具有代表性。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绿色环保名目繁多、安全门槛越来越高。从日本的《肯定列表》,到欧盟此次发布新指令,各国对进口食品安全予以高度重视。对于出口茶叶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找到应对之道。
最好办法是与国际接轨
王小明打算,尽快开拓其他市场,比如日本,目前尚未对茶叶的啶虫脒含量设限。长期和茶叶打交道的宜兴农林局茶果站工作人员顾卫忠则建议,在有机生产因成本过高难成主流情况下,可以选择农药替代品种。同样做出口业务的金坛鑫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福生,也持类似看法:“我国每年有大量原料药、中间体出口,被国外企业生产成品后再卖给我们。茶叶要出口到哪个国家,就使用这个国家的农药,这样不会受到限制。”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角度看,增高的国外技术门槛可以倒逼我国进一步规范茶叶生产,有助于增强茶叶种植和加工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欧盟等发达国家频繁提升茶叶以及其他食品、农产品农残标准,相比之下,暴露出我国相关检测标准偏低。7月9日,消协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50种龙井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均含有农药残留,只不过指标都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另外像欧盟新增的唑虫酰胺残留检测,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中并未规定茶叶最大残留量。面对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国内相关标准的制定也应尽快、尽可能接轨。
本报记者 邵生余
本报实习生 刘宇轩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