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所以无悔
- 发布时间:2014-08-26 07:31:41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蒋文龙 通讯员 朱海洋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村委会门口,一块硕大的功德碑赫然入目,碑上所记都为向该村慷慨解囊之士,其中款额最高者名叫杭兰英,捐款42万元。
这人是谁?说起她,祝温村的村民个个赞不绝口——
“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是杭兰英站了出来。”
“像这么尽心尽职的人,我从来没见过。”
“祝温村有今天,靠的就是这位拼命三郎。”
念着杭兰英的好,不少人声泪俱下。一问,杭兰英竟是这个村的书记!
杭兰英此前是村里的赤脚医生,28年前被高票推选为书记,从此扑下身子一心一意地建设着祝温村,将村视为家,将村民视为家人。如今65岁理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她,仍像一头老黄牛般,耕耘着这片土地。
如果没有杭书记……
得知记者要来采访,极少出门的何惠军,“破天荒”地来到村委会。
4年前的一个夜晚,丈夫骑着电瓶车外出,不料遭遇车祸,由于大脑受伤,智力降到了婴儿水平,3次手术后,虽救回了命,吃饭和大小便却已不能自理。
“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杭书记就带着钱出现。这笔钱里,既有书记自己的,也有村干部一起捐的,合计有一万五千多元,简直就是救命钱。”说话时,何惠军已满是泪水。
何惠军说,出院后,非亲非故的杭书记看她一人照顾丈夫忙不过来,经常帮着拖拖洗洗,每次上门,总会带上丈夫爱吃的东西,逢年过节,也不忘塞钱给家里。
不善言辞的何惠军,从未当面感谢杭兰英,心底却早已将她视为自家姐妹。
同样将书记视为家人的还有74岁的村民沈明仙。2000年的除夕夜,正当杭兰英和家人吃团圆饭的时候,突然有村民来告,同村的沈明仙家里出了大事,其一直重病缠身的丈夫和儿子先后去世,全家老小正哭作一团。
一听是这事,杭兰英赶紧放下碗筷,带上3000元钱,直奔门外。
“大年三十夜帮别人家办丧事,在农村,这是大忌讳。但是一个家庭,突然没了两个顶梁柱,正是明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说罢,杭兰英直奔沈明仙家。考虑到实际困难,杭兰英又带头发起捐款,那一幕也让村民记忆深刻。
那一天,知道的村民都过来捐钱,上到80多岁的高龄老人,下到7岁的小孩。仅两天时间,就捐了近2万元。杭兰英也一直忙到大年初四。回忆起那段时间,沈明仙常常对人说:“如果不是杭书记,我真的不知道能不能迈过那个坎,她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如果没有杭书记……”的故事,在祝温村还有许多。记者看到,杭兰英的办公室抽屉里,满是记录村民困难情况的“民情记事本”。据不完全统计,她帮助过的困难户就有270余户。
“以私济公”的“倒贴书记”
背后,不少人都称杭兰英是“倒贴书记”:把任职28年来的全部工资26.38万元投入村庄建设不说,加上个人捐款,累计“倒贴”42万元。光凭这点,方圆几里的群众个个对她敬佩不已。
事实上,杭兰英并非大富大贵,丈夫从崧厦中学副校长岗位上退休后,办了个小厂,两个儿子都在其弟弟的建筑企业中就职,只是一家人都极其清楚杭兰英那倔强的脾气,便都鼎力支持。
不仅倒贴,杭兰英还经常“以私济公”。“家里的好东西总是藏不住,我一转身,杭兰英就把它们弄到村里去了。”丈夫祝秋潮似有“醋意”地说,“有些时候,我甚至觉得她和她的村子,更像是一家。”
2004年,当时电脑还未普及,祝秋潮想在电脑上看新闻,大儿子就把自己花6000多元买的电脑给了他。没想到一到手,杭兰英却将电脑搬到村办公室去。4年后,老戏再次上演,小儿子刚给家里添置了台彩色打印机,还没捂热,又被杭兰英拿去“充公”。
采访中,这样的故事还真不少!
2011年冬天,在外经商的村民祝培根赶回村里办事,发现村委会竟无一台空调,办公室个个冷若冰窖。办完事后,祝培根当即拿出1万块钱,硬塞给杭兰英用作装空调。几番推辞,杭兰英只能收下这钱,可一转身,就将钱充公作为村里的公益金。后来又有几位“老板村民”捐钱给村委会添置空调,可杭兰英等几位村干部的办公室依旧“夏暖冬凉”。
对于这些利益得失,村班子早已习惯。2012年,因为环境整治出色,上级奖励给村里7万元。当时,个别村班子成员提出,拿出2万元以奖励村干部在这项工作中的辛苦。话还没说完,杭兰英就一口拒绝。
“不发奖金,一些人一开始可能会有情绪,但再想想,杭书记把自己的钱都投到了村里,大家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村委会主任王茂桃说。
“燕子垒窝”般建设村庄
杭兰英掏自个口袋“出手大方”,却从不乱花集体一分钱。即便是村工作需要,招待客人也都是她掏钱埋单,一切都是能省则省。
祝温村有条长廊,百十来米的小道上,铺满了一颗颗光洁的鹅卵石,甚是美观。一问才知,这是杭兰英的创意。一次,杭兰英到虞南山区访友,发现沿途溪涧里有许多鹅卵石,若用此来铺村里长廊,岂不既实用美观,又节约成本?
回村后的杭兰英当即借来一辆卡车,叫上村干部直奔该地,沿着溪涧,大家用手捡、用斗捞,忙碌整整一天,载回了满车鹅卵石,接着又自己动手铺好。
绿化一直是祝温村的头疼事,为了省钱,杭兰英当起景观设计师,带领村干部种起一片1000平方米的“信义林”。此后,她还经常和村民一起种草皮、修花木、培泥土,大伙儿见杭兰英干得如此卖力,也都对身边的绿化格外爱惜,主动在房前屋后,种起花草来扮靓环境。
村民们自豪地说,现在的祝温村,春天杜鹃绽,夏天荷花开,秋天桂花香,冬天梅花红,应季鲜花争相开放,俨然就是个大花园。
祝温村因没有企业,集体经济薄弱,村庄要整治,钱从哪里来?在杭兰英的带动下,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我们都太了解杭书记了,把钱给她,太放心不过了,你看,这十多年,祝温村真是大变样啊!”从事建筑行业的村民桑苗祥说。在杭兰英的带动下,许多像桑苗祥一样远在上海搞建筑的本村能人,纷纷出资近400万元支援家乡建设。
如今,步入祝温村,幼儿园、文化公园、图书室、篮球场一应俱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万平方米墙绘扮靓村庄,水系相互贯通,乡间小路蜿蜒曲折。近年来,村里还发展起农业合作社,先后建立水稻良种基地、猕猴桃基地、花卉基地、生态养猪基地,并依托当地“中国伞城”的名号,发展家庭加工业,村民收入年年攀升。
就在记者采访的那几天,杭兰英和班子成员正寻思着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只要祝温村发展得更好,再怎么辛苦,我都愿意。”杭兰英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