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诗宗、一代廉吏王渔洋
- 发布时间:2014-08-24 21:4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8月24日讯(记者 祝惠春)8月22日,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王渔洋研究专业委员会在王渔洋的故里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成立。
王士禛(1634年—1711年),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2014年是王渔洋(1634—1711)诞辰380周年。作为清代集名臣、诗人、学者于一身的文化伟人(著名学者袁世硕语),王渔洋独创诗论“神韵”说,推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
王渔洋主持清初诗坛五十余年,在创作和理论两方面都有卓著贡献,被誉为“诗坛圭臬、一代诗宗”。康熙皇帝曾萃其精华300余首编成《御览集》。《清史稿》称“士禛以诗被遇,清和粹美,蔚为一代正宗。”
王渔洋为官洁己爱民、清正廉洁,累官至刑部尚书。仕宦45年,其中27年为康熙近臣,始终恪守“清慎勤”的为官准则,践行“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的为官之道,“地方万一有水旱之灾,即当极力申诤为民请命”的民本理念,“曲笔以媚权贵,君子不为”的志士情怀,“道义传家,诗文继世”的家学文化……他的为官思想顺应了康熙帝察吏安民、以宽为本的治世之道,深得康熙赏识,史誉为“一代廉吏”。
他所书《手镜》一文,从日常用度到为人处事,从刑罚宽严到与民休戚,词简义精,既是自己一生正直为官的经验写照和自律准则,也教育后人审慎处事,洁己爱民。王家亦是齐鲁望族,世代传承了忠勤报国、清正自守、洁己爱民的廉政家风和父劝子廉、母劝子廉、妻劝夫廉的家族传统,至第六世就出了10个进士、三部尚书,成就了“新城王半朝”,成为济南府明清第一进士家族、仕宦世家和文学世家。王渔洋及其家族的廉政思想贯穿其家族兴盛的始终,是王渔洋文化当中,最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正能量”。
日前,王渔洋文化入选“文化齐鲁创意山东品牌100”文化品牌、淄博市重点文化品牌名单,文化内涵和品牌实力日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