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后奥巴马时代美国能源外交走向

  • 发布时间:2014-08-22 09:21:55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发达经济体的调整,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加速发生变化。其中,由美国因素引起的市场震荡至今仍余波不断。不仅经济金融方面如此,在地缘政治以及军事、外交方面,情况也变得日益复杂。现在,距离美国中期选举还有几个月时间,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履职时间也所剩不多。在后奥巴马时代,还有哪些美国因素会触发全球经济与能源外交波澜,值得关注。

  ——亚夫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二任期已过半。按惯例,进入第二任期的美国总统最关注的是自己将留下怎样的“历史遗产”。对于奥巴马来说,他在2007年参加总统竞选时就已确立了目标—— “改革”。就任总统之后,奥巴马着手实施恢复美国经济的复兴计划,对多个重要领域进行变革。这其中能源与外交领域的改革更因其特殊地位备受关注。

  ■奥巴马旗帜鲜明地打出新能源政策,并将能源安全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在外交政策上一改小布什政府时期奉行靠军事实力说话的做法,极力倡导用外交手段能够更好地保障美国利益的“务实主义”,并在页岩气革命成功之后加快美国能源外交政策的转变,以获取更大的实力——减负中东,重心东移。

  ■奥巴马对能源外交政策新的定位从理论上确实可以解决当前美国面对的诸多难题,但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摩擦愈发激烈,他在外交政策上做出的改变不但未能实现其构想中的将美国转型成一个“适度温和型”的领导者,反而极大削弱了美国历届政府在中东等战略重地建立起的影响力。

  ■此外,奥巴马引以为傲的“重返亚洲”战略,也在乌克兰危机、美国能源出口前景不明等因素的影响下显得苍白无力。其亚洲盟友对美国的质疑加重,而中美之间的关系也因美国在东海和南海的态度而深受影响。同时,奥巴马大力推行的新能源政策在其任期内并没实质上成为美国经济新的突破口。美国非常规能源的发展便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迹象。

  ■眼下,奥巴马的“改革”还面临一个巨大风险——下半年举行的中期选举。奥巴马或将放手一搏。但是后奥巴马时代美国的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何去何从、有多大变数,已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谢静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帮奥巴马竞选总统连任的造势演讲中反复强调,能源是美国外交的首要目标。能源外交是美国能源安全的支柱。并声称美国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将面临巨大的能源挑战。

  能源外交对一国乃至世界来说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能源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与国家经济利益联系紧密,还与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尤其是步入新世纪,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超过以往任何时候。随着能源交易全球范围内的高幅度增长,诸多资源国的地位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致使国际力量对比出现微妙变化,而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调整的频率也因此变得密集。对美国来说,已行使半个多世纪的能源外交策略显然不合适于当今的社会。

  自上个世纪开始,美国的能源外交一直与“石油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世界能源问题,国际政治与经济问题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权威专家Daniel Yergin认为美国在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就将石油问题作为其外交的核心内容。这一点在亨利·基辛格的外交生涯中尤为突出。涉及石油资源的开发与石油市场的开拓,供给的问题与运输安全相关的议题一直占据美国乃至世界能源外交的主题。这也表明美国的外交政策正式进入了“能源外交”时代。这个时期的美国,中东地区一跃成为历届政府外交战略的核心区域。而美国与沙特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签署的协议更是奠定美元的油元地位。

  根据协议,美国给予沙特王室全面的政治和安全支持来保障其政权的稳定。作为回报,沙特需要通过其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影响力确保全部石油贸易用美元结算,然后将大部分利润购买美国国债,并用所得债息购买美国的产品用以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沙特还承诺保证全球油价在美国可接受的区间波动,防止全球石油危机再次出现。而华尔街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更是帮助美国在能源交易中获得定价和标价的大权。

  进入新世纪,随着亚洲的崛起,中东地区分裂日益严重,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受到空前的冲撞。而石油美元的地位也因此受到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今年年初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一方面促使俄罗斯与中国签下了巨额能源供应大单,另一方面加速了中俄两个世界影响力最大国家“去美元化”的进程。

  据俄罗斯央行新闻处发布的消息,俄央行已与中国人民银行就本币互换协议达成一致。当前正在进行正式的审批程序。这无疑对美元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额 2008年起开始快速增长(图1),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俄的第一贸易大国,两国双边贸易额已达到900亿美元,这其中的75%是以美元来结算。如果加上刚签署的总值4000亿的天然气供应协议,对美元主导地位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为了保住其全球领导者的地位,“思变”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旋律。对于能源外交来说,最直接的战略转变就是从能源消费国向能源输出国转型。即运用政治经济等手段进行的以能源资源的获得和安全为最终目的外交政策和行为,转变为以能源为手段而实现其政治或经济目标的外交政策和行为。虽然美国自尼克松政府时期便开始有意识的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增加本土油气产量,战略储备,并努力扩大能源自给程度。但真正将战略转变落实到能源外交政策上的是奥巴马政府。

  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那时,他带给美国民众乃至世界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改革”。尤其是美国的能源外交政策,奥巴马在其第一任期伊始便声称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已经“对国家造成了最严重的威胁”,而这种依赖将为独裁者和恐怖分子提供资金,为核扩散买单,并使得美国任由油价变动,受其摆布,扼杀美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对国家的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来说构成了极大的阻碍。

  六年多时间过去了,奥巴马政府在实现美国能源独立上取得了不错成绩。其中最大的功臣便是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页岩气开采。作为石油替代能源的天然气在美国能源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渐凸显。近十年来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超过10倍,逐渐成为美国天然气生产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带动了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增长。美国能源署(EIA)2012年发布的展望报告显示,2000年美国页岩气干气的产量尚不足4000亿立方英尺,占当年美国天然气干气总产量的比例不足1%。但是十年后,也就是2010年,产量飙升至4.8万亿立方英尺,占当年美国天然气干气生产的23%。并声称未来20年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将继续保持稳定,远远高于目前发现页岩气蕴藏较高的加拿大和中国 (图2)。

  页岩气的蓬勃发展还带动了页岩油及天然气凝析油的开采热度。由于天然气和石油在市场价格上的巨大差异,越来越多的页岩气开采公司转向商业价值更高的页岩油。根据美国能源署(EIA)发布的数据,2008年美国原油日产量为500万桶,2010年升至550万桶,而2012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增幅已达700万桶。为美国石油工业有史以来的最快增速,并创20年新高。

  国际能源署(IEA)在其年度《世界能源展望》中写道,“美国目前能源总需求的20%倚赖进口,但到了2035年将有戏剧性的逆转,不但能完全自足,还可能成为石油净出口国。2012年,美国原油每日进口总量下降了43.7万桶,至850万桶,为15年来最低。”

  报告还声称,在未来10年内,美国石油进口量将再下降一半以上,从目前每日1000万桶降至400万桶,但需要在运输效率方面得到改善才能做到。美国石油产量将于2020年达到高峰,日产1110万桶。IEA的这一结论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证实,该组织首次表示页岩油将显著削弱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

  面对如此利好的时机,奥巴马政府抓紧时间开始对美国能源外交战略进行一系列的调整。首当其冲的便是中东政策。小布什政府时期发动的几次战争使得美国在中东地区进入被动局面。同时巨额的战争耗费极大拖累了美国,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更使得美国的经济遭受重创。随着美国对中东地区油气资源的需求呈下降趋势,以及中东与亚洲的能源贸易飞速增长,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政策已由能源消费为诉求的战略扩张调整为战略收缩,开始大幅度减少对中东的战略投入。奥巴马上任伊始便在针对美国与伊斯兰国家关系的重要演讲时声称,美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外交翻开了新的篇章——企图将美国的价值观和民主原则推广到中东地区。

  但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摩擦愈发激烈,他在外交政策上做出的改变不但未能实现其构想中的将美国转型成一个“适度温和型”的领导者,反而极大削弱了美国历届政府在中东等战略重地建立起的影响力。叙利亚危机,伊拉克战火重燃以及巴以冲突再掀高峰等事件的频发已然证明奥巴马的中东策略步入困局,同时传统盟友沙特及以色列也因不满美国在上述问题的处理方式而与之日渐疏远。美国在中东已经陷入了空前被动局面。

  中东政策的失利,致使奥巴马政府更加关注其“重返亚太”战略的进展。对美国来说,战略重心东移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考虑:经济利益、亚太地区国家的“再平衡”、美国国内两党党争,以及地缘政治的驱使。在亚太地区,实现美国对经济利益和地区国家的“再平衡”战略诉求,比较有效的方式便是美国定向出口能源。今年6月份美国商务部允许两家公司出口经过简单处理的凝析油,引发业内震动。但是经过处理的凝析油并不在美国原油出口限制范围之内。虽然当前美国的原油出口政策并没有改变,但美国商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将根据需要评估政策选项。

  此事之所以在世界能源界引发极大震动,除了外界对美国成为能源输出国后对世界现有能源格局的巨大冲击的各种猜测和担心,更主要的是美国选择的时间点。今年年初愈演愈烈的乌克兰危机使得欧洲期待获得美国的承诺,助其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而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等能源匮乏的国家更希望能凭借与美国战略同盟的身份获得能源支持。

  美国媒体近日撰文称,乌克兰危机对于美国来说是难得的实现其调整后的能源外交的好时机。文章称,美国政府目前正尝试部署一个新的天然气供应战略,以削弱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乌克兰以及欧洲的影响。目前负责美国这项新能源外交战略的是前美国驻乌克兰大使、现任美国国务院能源资源局局长Carlos Pascual 表示,他的团队致力于削弱欧洲国家对俄罗斯能源上的依赖,他还声称,已经帮助乌克兰从对俄能源依赖度的90%降到了60%。

  对于美国国内来说,允许大规模原油出口将为美国带来风险,因为燃料价格有政治敏感性,允许增加原油出口将令美国政府陷入公众批评中。尤其是公众已经对民主党的主政能力产生质疑,中期选举在即,民主党不会做出如此不利自己的事情。但有不少分析师认为,美国国内页岩油都以轻质原油为主,而炼油厂却常常需要来自委内瑞拉和沙特等国家的重油。一方面轻质原油极大的过剩间接令美国油价承压,另一方面,过剩的轻质原油可以帮助奥巴马政府实现其调整后的能源外交战略,实现其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目的。因此美国政府会谨慎地允许原油出口以缓解国内市场压力,同时避免引起过多关注。允许凝析油海外销售可能是原油出口禁令放松的第一步。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页岩开采所使用的化学品因成分保密而遭到国内环保组织的严厉抵抗,新运输管道的建设也因途经地区环境听证会的冗长,公众的反对造成施工缓慢。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页岩开采公司的热情。根据美国地质勘探信息公司提供的报告显示,以美国产量最高的Bakken 和 Eagle Ford两块页岩油气开采区块采集的数据以及提交开采申请数量来推测,这两块区块的开采率下降的风险将达80% (图3)。

  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对奥巴马政府来说,无疑是左右为难。一方面美国经济的复苏指望着国内页岩气更进一步的开采;另一方面,环保组织作为奥巴马政府有力的支持者,在其总统竞选胜出及连任成功上可谓功不可没。事实上,自朱棣文辞任能源部长之后,美国非常规能源的发展便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迹象。外界对此评论称,奥巴马政府缺少能够有效协调能源发展与环保组织之间分歧的人才,而这将严重阻碍美国能源独立的脚步。

  不仅如此,而作为美国地缘政治战略中主要对手的俄罗斯,能源开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英国石油公司(BP)在其《2035年能源发展预测报告》中指出,未来二十年俄罗斯将是世界最大的纯能源出口国,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4%。报告显示俄罗斯年均石油出口量2035年前预计为7.36亿吨;在天然气方面,俄将主要开采传统天然气资源,预计每日开采量将达到790亿立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页岩气开采份额在2035年前仅占总量的5%,但这已经让俄罗斯在开采比重方面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除了能源产量的优势外,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主要战略支点——与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使得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能源外交政策很难达到美国政府的预期。

  自奥巴马上任至今已有六年,相比其第一任期的政策制定,奥巴马第二任期的目的要明确的多。但留给奥巴马政府的时间已经不多,今年下半年举行的中期选举更被外界认为极其不利因素。从近期民调来看,奥巴马医改受挫以及选民对民主党主政的能力产生质疑,民主党很可能在选举中失掉多数席位。那样的话奥巴马将失去对国会的控制权,也就无法在任期结束前正常推进改革。奥巴马近期频打的移民法案改革牌意在于此。

  有评论指出奥巴马或将放手一搏,尽快采取行动大赦几百万非法移民,用“签证换选票”的方式获得拉美裔选民的支持。如果受奥巴马美国非法移民政策刺激,往年在中期选举中投票率相当低的拉美裔将在今年出现投票人数激增的现象,会对民主党在竞争激烈的参议院控制权上起到决定性因素。从更长远角度来看,此举还有利于民主党在2016年的总统选举,移民政策将会为民主党赢得拉美裔的长期支持。

  事实上,由于拉美裔人数近年来在美国的激增,美国的选举获胜的选票争夺已经聚焦在拉美裔选民身上,更有媒体戏称为“得拉美裔者得天下”。如果此次民主党顺利度过中期大选,民主党阵营候选人获选美国下一任总统的几率将被大大提升。那时,奥巴马政府的新的能源外交政策核心内容将会被继续执行下去,美国将在中东地区愈行愈远,而亚太地区则因美国能源贸易与军事战略的双重诉求而处于其对外关系的核心位置。当然,与俄罗斯的正面冲突将愈演愈烈,区别只在于民主党主政下的冲突将以能源贸易和金融制裁为主;而共和党执政下的冲突,武力对抗的可能性更为显著。

  ㄗ髡呦得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能源环境安全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