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灾后重建首选新型抗震结构体系

  • 发布时间:2014-08-21 05:28:4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地震高发地区具有发震频度高的特点。相比城市,农村地区的地震受灾程度更加严重。因此,加快农村抗震住宅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在农村地区,大多数房屋以砖混和土木结构为主,且未经正规设计、施工,自行建造,房屋抗震能力较低,地震易损性高;同时,由于农民普遍缺乏抗震知识、房屋建筑缺乏管理,使得房屋成为抗震的薄弱环节。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将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

  加强农村房屋抗震设计刻不容缓,其中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的最关键环节,对安全起决定性作用。此外,考虑到农村地区特点及震后重建需求,还要求其在保温隔热、快速施工、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针对这些要求,笔者认为,在震后农村建设抗震住宅应首选新型抗震结构体系。

  如装配式结构体系,在工厂将保温层与剪力墙的受力钢筋焊接成一体,形成网架板,在施工现场两侧浇筑或喷射混凝土后形成受力和保温隔音的墙体,是一种实现了墙体改革、建筑节能和建筑工厂化要求的新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此类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优越,在建造过程中不使用黏土砖,可大量减少土地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式施工,能大大提高施工速度;此外,还具有造价低、自重轻、保温隔热、质量稳定、使用面积高等优势。目前,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已经应用到了汶川、玉树等地震后的重建中,效果显著。

  除此之外,轻钢结构住宅也有很强的抗震及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此类住宅还具有低消耗、污染少、绿色环保、施工快捷,不受季节影响,而且钢结构生产运输方便,特别适用于需要快速建成并有高抗震要求的震后住宅建设。

  以上几种新型抗震结构体系,其独特优势均能满足农村地区震后住宅建设的需求,普遍适用于农村震后低层或多层住宅建设。但是,目前抗震住宅在农村地区的推广方面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广新型抗震结构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地区的抗震能力。

  一是在地震多发区域加强房屋抗震知识宣传教育。要指导村民建房前进行抗震设计、建造地址选择,避免将房屋建在山坡、低洼等易受震害影响的地方。

  二是规范过程管理。应按照农民意愿,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以进一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在建造方式上,可以由结构体系提供方统一施工,也可以由结构体系提供方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农民自行建造。

  三是加强培训。政府应定期组织农村建设人员进行抗震技术知识、抗震住宅建设技术的培训,帮助农村建设人员熟练掌握新型抗震结构体系建设技术。要组织规划、设计、施工等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地区进行巡回抗震技术服务和咨询,提高农村地区抗震能力建设水平。

  四是建立引导农民进行抗震住宅建设的激励制度。应对农村地区进行抗震住宅建设制定奖惩政策,对积极按照抗震要求进行建设的群众,明确提出奖励的措施和方式,鼓励引导农村房屋建设逐步达到防震抗震设计要求。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