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市场行为致前7个月进口大增80.7%

  • 发布时间:2014-08-20 22:30:38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栾国鍌  责任编辑:罗伯特

  保证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却引发了市场的担忧。

  统计显示,今年以小麦为首的谷物进口明显提速,7月,中国进口谷物和谷物粉156万吨,比6月多26万吨。前7个月包括小麦、大米、玉米在内的谷物进口同比激增80.7%。

  增幅如此之高,我国粮食自给率还能控制在国际公认的95%的安全区间吗?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进口谷物大增纯属市场行为,并非粮食缺口加大,中国粮食自给率处于安全水平。

  多重因素影响

  “谷物进口量的增加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表现,国内需求大幅增长,供给却未跟上,导致进口量增长,这是根本原因。”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郑宇洁表示。以大豆为例,目前国内进口大豆主要供榨油,大豆加工的主要产品是豆油和豆粕。国内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对豆粕等饲料需求持续增加,企业出口豆粕经济效益较高。“国际市场价格大大低于国内市场也是我国谷物进口大增的重要原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这一观点与海关总署的分析一致。

  加入WTO以来,国内工业化进程加速,粮食生产成本处于刚性的快速增长时期,加上相关收储托市政策的推出,使国内粮食价格居高不下,与国际粮食价差逐渐扩大。以小麦为例,自去年11月以来,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已连续9个月高于进口到岸税后价格。目前,国际上的小麦离岸价加上运费保险、关税、进口增值税、装卸费等各种费用,到境后比国产小麦市场价低10%左右。

  除了国内外价格倒挂因素外,“品种调剂的需求增加也是我国谷物进口大增的原因之一。”白明表示,中国是产粮大国更是人口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的观念被大家普遍接受,从国外适量进口“强筋、弱筋”小麦来满足加工面包、蛋糕和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也持续高涨。

  记者注意到,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去年前7个月我国每月进口谷物在66万吨~115万吨之间徘徊,而今年同期月均进口在160万吨以上,因此,去年进口谷物基数偏低也是“洋粮食”猛增的诱因。

  从细分品种看,不同的品种进口量增加存在不同的原因。对于小麦而言,由于我国传统的小农耕作方式,使得小麦播种相对分散,品质不及进口小麦,进口小麦主要起到在制粉中适量添加以提高面粉品质的作用。对于玉米而言,进口玉米大部分用作饲料。2013年末至2014年初,中国海关退回了大量含有转基因成分的美国玉米及其下游产品DDGS,加之玉米价格相对较高,导致近年来进口高粱数量增加。高粱价格相对便宜,也是不错的能量饲料。稻米方面,由于国内米价受到政策的支撑,内外价差非常明显,边境走私贸易活跃。而进口稻米多为价格较低的普通白米和碎米,主要为了满足工业而非口粮需求。

  自给率处于安全水平

  95%以上的自给率处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范围,我国粮食自给率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为99.1%、99.2%和97.7%。因此,尽管谷物进口增幅八成这个数字比较惊人,但同中国庞大的产量和消费量相比,进口谷物量占国内产量的比例尚不足3%,中国的口粮自给率仍保持在95%以上的安全水平。

  以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2012年为例,当年大米、小麦、玉米、大麦4种谷物共计进口1360万吨,虽然比上年激增157%,但从比例上看,也仅相当于当年国内谷物产量的2.6%。因此,“就算近期谷物进口猛增,也绝对在安全红线之内,国内更谈不上‘粮荒’。”白明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660万吨,比上年增加475万吨,增长3.6%,实现“十一连增”。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成为粮食市场稳定供应的基石。同时,“把‘适度进口’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国内耕地的节省,保证部分耕地得以休养生息,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从长远来确保粮食安全。”白明说。

  业内专家表示,去年我国净进口的主要大宗农产品,如按国内单产水平计算,大约需要8.6亿亩的播种面积才能生产出来。从国外进口粮食,相当于进口了国外的土地、水、劳动力等资源。

  因此,“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是符合我国既有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白明说,发达国家人口总量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却拥有充足的资金、技术优势,理应在关税政策、环境保护、技术输入等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支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只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时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