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联网:最难“电力天路”年底投运
- 发布时间:2014-08-17 03:31:04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稻城亚丁,“这个星球上近乎绝迹的纯粹景观”“最后的香格里拉”……摄影家、驴友们都用所能想到的最高形容词来描述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的这一绝美之地;网上的“旅行攻略”除了晒出各种高原、户外必备,说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后来者须提防此地无时无处不在的停电了。
停电是常态,人们习以为常
稻城县政府所在地金珠镇,所有商铺门口摆放的自备柴油发电机成为一道独特的街景。一顿晚饭功夫,记者竟遭遇三次停电。
缺电之痛、停电之苦,不限一点,而是一线、一片。事实上,稻城以西,理塘、巴塘,风景如童话之境,直至西藏昌都地区,已成常态的缺电、停电是70万农牧民数十年来既习以为常、又挥之不去的梦魇。
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介绍,昌都、甘孜南部缺电,根本原因在于本地电网孤网运行,没有外援;同时电源建设长期滞后,境内无煤、油、气,能源结构单一,一直以来靠地方小水电勉强支撑。受制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丰富的水力资源开发程度低,目前甘孜南部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五县水电装机总容量仅11万千瓦左右,冬季枯水期实际出力更只有区区三四万千瓦。缺电也就在所难免了。
好在到今年年底,这一困局即将告解。
不再缺电,一劳永逸非梦想
2014年3月18日,被称为“世界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川藏联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国网方面介绍,西藏电网此前已形成藏中、阿里和昌都三个区域性电网。2011年,被称为“电力天路”的青藏联网工程将较大的藏中电网与西北750千伏主网架联通,结束了西藏电网孤网运行历史。
而川藏联网工程则将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相连,从根本上解决昌都、甘孜南部严重缺电和无电地区通电问题。总投资达66.3亿元的该工程,新建乡城至巴塘至昌都500千伏线路1009.2公里,昌都至玉龙、昌都至邦达220千伏线路512公里;新建巴塘、昌都两座500千伏变电站和邦达、玉龙两座220千伏变电站。用国网四川电力总经理王抒祥的话说,这“四站三线”将“使昌都、甘孜南部从电网最薄弱的地方一步跨越几十年,进入最先进电网行列”。仅甘孜州,就有898个边远乡村21.47万人的用电问题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
“没有之一”的最难输变电工程
位于“小江南”巴塘的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一年前国网四川送变电建设公司的精干队伍进驻。他们中多数人都经历过三四年前青藏联网工程沿线海拔最高、施工冻土区最长两个“世界之最”的挑战。但这一次,他们仍感到难度前所未有。
四川送变电副经理陈必文介绍,跟青藏联网相比,川藏联网不光海拔高,更难的是断裂带多。工程位于世界上地质家谈之色变的“三江”断裂带,全线地质破碎区段长度2×175公里,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险隐患大,大型机具功能难以发挥。工程先后穿越巴楚河、金沙江、澜沧江等河谷和高山丛林,沿线多为高山峻岭和无人区,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80米,高山峻岭地段约占65%,部分区域坡度在35°-65°,基本为悬崖。
而相比青藏联网,川藏联网工程设备材料用量更大。沿线运输没有铁路、高速公路可利用,约40万吨设备物资,包括铁塔、高压电抗器、主变压器等大件设备,需从成都、大理和丽江沿川藏和滇藏公路,超长距离运抵现场。沿途需翻越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及原始森林,部分地段难以通行,阻车、断通时有发生。特别是察雅至芒康约240公里的乡村土路,异常狭窄崎岖,却仍需承担超过10万吨物料运输的繁重任务。
此外,在高原生理健康保障、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环保水保、沿线通讯盲区通信保障等方面,挑战均比青藏联网有过之而无不及。“川藏联网工程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没有之一”。
难中之难的物料运输:“无索不到”
谈及“难中之难”的物料运输,工程建设指挥部技术部主任白仕雄感慨:“无索不到啊!”
问其缘由,他解释,在大型机具无用武之地,高海拔、大高差地段骡马和人力运输亦不可行情况下,工程创造性大规模采用轻型货运索道运输施工工艺,彻底攻克了特殊地形机具、人力、畜力无法逾越的难题。
川藏联网工程全线需架设铁塔2760基,90%塔位建在高海拔、无人区、远离公路或无运输道路之地,塔位与道路最大高差达1800米,约60%塔位为车辆无法到达区域,只能架设轻型货运索道。整个工程架设1.5吨级货运索道900余条,架设长度1100余公里,服务铁塔1800余基。单条索道平均长度1.2公里,其中最长4522米,最大单跨档距1920米,最大单跨高差910米,最大悬倾角52度,最多支架21跨,索道架设规模前所未有。“全部40万吨物料中,大约有30余万吨是靠索道从山下运送到山上”。
为了矮岩羊,这5000万花得值
8月3日上午9时许,一架八旋翼小型无人机从位于四川巴塘县夏邛镇茶雪山村的N133005号塔下起飞,载着一级导引绳飞往金沙江对岸位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竹巴笼乡西松贡村的N133012号塔,将分别矗立于金沙江两岸的两座铁塔连接;随后长长的电缆线通过引绳顺利完成“金沙江一跨”。
同样的跨越,在川藏联网工程中有五次,都属关系整个工程成败关键的“控制性”工程。
记者从工程建设指挥部了解到,川藏联网工程原本设计三跨金沙江就能满足线路走向,为什么要费力、费钱多出两跨呢?
“增加‘两跨’,只为绕开竹巴笼自然保护区”。陈必文介绍,位于巴塘县竹巴笼乡的竹巴笼自然保护区1995年建立,面积142平方公里,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1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其中尤以国家级濒危动物矮岩羊最为珍稀。多这两跨,工程增加投资5000万元,“为保护矮岩羊,这5000万花得值!”
来自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最新消息称,截至7月底,全线铁塔组立完毕;变电工程土建主体结构基本完成,电气设备已陆续进行安装;线路工程中,地线架设、导线放线施工均完成过半。“照此进度,可望今年年底实现工程建成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