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气象一个价值百亿元的空白市场
- 发布时间:2014-08-15 09:35:59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浪
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投资1元,可得到98元的回报,但中国的商业气象还是一片空白。流通类销售额的65%取决于天气,气温相差两三度,超市商品销量就会相差一两倍。
按照著名的“德尔菲气象定律”:企业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在气象信息上每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中国气象投入产出比虽然达不到这么高,但也有1∶40,而且是百亿级市场。可问题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境内还没有一家商业气象公司。
天气总是牵动着经济
“雨神”的脚步总是牵动着经济。从外卖店到航空公司,谁都没法逃脱它的“魔掌”。弗里德黑姆·施瓦茨在《气候经济学》中指出,天气在全世界五分之四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除了“靠天吃饭”的农业外,航空、航海、商业零售、快递物流业、建筑业等,都对天气颇为敏感。
气象的影响和相应的服务需求,从古至今都真实存在。据统计,中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3% ~ 6%。全球每年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70%,平均损失超过300亿美元。
全球化运营带来更复杂的气象需求。今年春夏巴西大旱,高温不退,对于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来说,这意味着巴西这个主要的咖啡豆产区产量骤降,国际咖啡豆价格上涨。6月,星巴克宣布上调旗下几款咖啡的价格。跨国食品公司的采购部门需要掌握全球整体气象情况,努力将风险降至最低。
借助大数据,人们能够更清楚地掌握天气对于零售业的影响。相关统计表明,流通类销售额的65%取决于天气,因为天气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支配他们的消费行为。气温相差摄氏度或降水量增减1毫米,反映到商场和客流及销量都有明显变化。这也就是经济学界所谓的“一度效应”。
在德国,气温超过22摄氏度,啤酒开始劲销,气温再每上升1摄氏度,大瓶装的啤酒每天会多销 230万瓶,德国气象公司由此开发了相关的“啤酒指数”。此外,还有乘车指数、冰激凌指数、泳装指数、食品霉变指数等,商家可据此提前制订生产营销计划。精明的商家根据天气预报的情况,就能提前确定库存和商品品种,以利用气温、降雨等变化增加销售量。
日本大型超市连锁店伊藤洋华堂,20多年来持续与IT公司合作,开发以POS(端点销售系统)为前端的电脑网络资讯系统。它让伊藤洋华堂的员工,得以统计商品销售和季节、天气、时间、节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预测在一天的不同时段、不同天气下,哪种商品卖得最好。“超商零售业是看天吃饭的行业,气温相差两三摄氏度,某些商品的销量就会相差一两倍。”台湾天气风险管理公司董事长彭启明说,台湾的超市也纷纷模仿日本做法,总部会提早告知各门市明后天的天气变化,门市可以因应当地气候变化,准确订货、减少库存、提高销售,营运效率会更好。
预知天气能帮你赚大钱
实际上,气象服务是一个大产业。“美国天气市场估值100亿元。”彭启明说。
彭启明毕业于中国台湾的“国立中央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2004年,他正式辞掉“国立中央大学”气象系教职,成立天气风险管理公司。这个小公司成长迅速,年营业额已从2004年成立之初不到500万台币上升到现今预估的一亿台币。
目前彭启明的公司提供三大服务项目,第一种是企业服务,主要提供预测咨询、天气风险系数分析系统以及商品销售预测分析;第二种是媒体服务,以提供天气资讯为主;第三种产品以天气风险管理为主,包括风险评估、精算天气保险、天气衍生性商品等。
具体来说,他所接的案子以户外活动为多。如公关公司举办户外活动,对天气资讯的需求较高,“拍摄时要求天空万里无云,那么具体在什么地方能实现这一 需求?又能维持多久?这些资讯就需要我们来提供。”彭启明说。他的客户甚至还包括郭台铭,郭台铭旗下一家公司要举办员工家庭日,却担心坏天气搅局,遂由彭启明替他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彭启明说,在美国像这样的天气经济咨询公司就有500家,日本有80家。这些预测的依据,无一例外是统计学。美国和日本是全世界商业气象服务发展最好的国家,酝酿出多个世界顶尖的商业气象服务公司。市场调查机构IBIS World的数据显示,现在美国气象信息市场主要由美国天气频道和Accu Weather主导,前者占有的市场份额为51%,后者占14%。
美国天气频道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天气预报、交通气象等信息。这家公司拥有6000多家有线电视系统,用专门的气象频道为全美6800万有线用户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产品包罗万象,有当天的天气状况、天气预报,以及气象卫星图像、恶劣天气报告,甚至还有滑雪气象信息、花粉预报、紫外线指数预报等。该公司的国际业务已经扩展到法国、英国等12个欧州国家和墨西哥、巴西等21个拉美国家。
拥有77项专利的美国天气频道宣称:“比天气更加强大的是我们帮助你从天气当中赢利的能力。”
不过,如果你想了解暴雨期间具体做什么生意赚钱,那么你需要Accu Weather,其提供的天气营销服务可以为企业选择打折、增加库存时机,提供一系列的数据支持,也可为社交媒体提供可借鉴的天气信息。Accu Weather表示,自己可以帮助客户找到当地某种产品的销量与200种天气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在飓风天气下,最畅销的食品是蓝莓烤面包。这种分析需要多个IT部门的协助。在气象领域,研究与开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关注于更加细分的领域。像提供带有分析工具和服务的气象信息,对来自ERP、制造业和其他IT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这些公司中大多数使用以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国民经济为使命的美国国家气象局提供的免费数据,然后再用自己的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以及新的算法创造新产品。1∶98的大生意
“境内没有这样的私营商业气象公司,一家也没有。”吴向阳说,中国的气象服务一直由政府机构垄断。彭启明预测,如果中国能够放开行政垄断,将带来一个百亿市值的市场。
中国市场同样存在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国际有实力的气象公司,已经对中国气象服务市场这块“大蛋糕”垂涎三尺。目前已有数家跨国气象公司开始在中国寻找机会,日本WNT公司、美国气象导航公司都已在上海设立办事处。WNI在上海成立的上海海洋气象导航有限公司是最早进入中国气象服务市场的海外气象公司,占领了我国70%的气象导航业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闽锦忠表示,这些跨国气象公司在中国盈利状况良好。“据初步统计,近些年我国每年在气象服务这块的市场份额,大概是人民币20多亿元。我们国家自己做的这些服务只占10%不到。”
中国的所有气象服务都由气象部门包办,长期以来,中国气象部门一直免费提供气象信息服务。直到1985年3月,国家气象局才提出,“气象部门在做好公益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有偿专业服务,并围绕气象事业发展开展综合经营。”
尽管如此,具有极强垄断色彩的中国商业性气象服务发展了30年,至今仍处于幼稚的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规模,更没有形成产业。这也让气象局成为半行政机构半企业的特殊组织。吴向阳介绍说,气象局有多个科室分别针对不同行业,如交通旅游就是面向旅游景点、交通委、旅游局。据他透露,现在这一块的收入至少是千万级别。
国家气象局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认可这一说法,但是具体涉及的项目和金额他不愿作答。
这种情形也许即将会有所改变。彭启明发现,大陆还没有气象市场的最主要原因是,《气象法》规定只能由政府发布气象咨询,国家气象服务机构高度垄断,不允许私营气象公司参与竞争,气象资料不够公开。
市场空白会拖累GDP增长
在中国公众中知名度最高的天气产品是墨迹天气,一款天气类App应用。“我相信天气类App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是因为用手机App察看天气的用户体验实在是比传统体验好太多了。”墨迹天气的CEO金犁说。墨迹天气数据来源于气象局。“我们实际的受权来自于北京市气象局,现在正在与国家气象局谈,相信很快就会签署协议了。”金犁表示,他不愿意透露协议涉及的具体金额。
墨迹天气市场经理钱崇君介绍说,墨迹天气的赢利方式是一方面与伊利、可口可乐、阿迪达斯等品牌进行植入式广告合作;另一方面在天气首页右上方有淘宝按钮,用户点击产生购买行为会有一定的分成。按一下墨迹天气淘宝按钮,会看见“防霾口罩”列在最上方的banner上。据墨迹天气透露,淘宝按钮带来的月收益约为人民币300万元~400万元。
“美国有学者以2008年11种大型产业为标的,估算出约有4850亿美元的企业营收和天气变动高度相关,在GDP占比高达3.4%。”彭启明说,天气市场空白会拖累GDP的增长。
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气象服务需求更显迫切。据国际碳排放信息披露项目,干旱、飓风、海平面上升,对全球大型企业将形成更明显的威胁,而且风险正加速上升。据该伦敦非营利组织于2014年5月发布的报告,受调查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表示45%的气候变化风险,对它们而言已成为现实,或5年内将成为现实。这个比例高于2011年时的26%。
吴向阳认为,气候变化已经不可逆转,企业唯有去适应。气候变迁对企业经营正在产生可衡量的实质影响,许多企业预期气候变化将提高它们的成本或阻碍它们的销售。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