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安倍为何难转“地球仪”

  • 发布时间:2014-08-14 10:41:00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繁忙的领导人,就任一年多以来,他已经出访过47个国家。这比他的前任小泉纯一郎在位5年时间所出访的国家还要多。

  安倍的“地球仪外交”延续了他一贯的作风:经济利益拉拢加政治支持。在安倍的外交秀场上,中国永远是其遏制的对象。

  安倍的“地球仪外交”有效果吗?

  为了能源

  在安倍就任的18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访问了47个国家。事实上,执政首年,他便完成了访遍东盟十国的壮举。此后,是俄罗斯、非洲、印度、欧洲,甚至最近刚刚结束访问的拉美,安倍晋三成功地被英国媒体称为“空中飞人”。

  当然,安倍的目的并不单纯。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助理张季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安倍的“地球仪外交”主要有三个目的:在经济上,围绕能源、资源开展合作,缓解国内能源需求的压力;在政治上打压、遏制中国;平衡日本国内矛盾。

  可以说,安倍是带着各种目的绕着地球跑的。那么,他的“计划”成功了吗?

  张季风认为,除去政治因素,在某些方面安倍的“地球仪外交”还是比较成功的。“至少,日本自福岛第一核电站关闭以来,其石油、煤炭等能源的进口并未受到阻碍。此外,他也成功地带回很多基础设施系统、投资贸易等大单。”

  作为成功的“推销员”,安倍在土耳其、印度等国成功推销了他的基建、核电站等项目,而他希望把日本企业推向海外的战略也颇为奏效。

  就在刚刚结束的拉美之行中,日产、本田和马自达总计投资40亿美元在墨西哥修建汽车厂,将目光瞄准美国市场。约800家日本企业在墨西哥投资。在安倍访问期间,日墨两国宣布了能源协议。

  安倍的“地球仪外交”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能源。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非洲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徐长文指出,岛国日本一直都缺乏资源、能源,特别是地震后,这种情况在核电站关闭以后每况愈下。日本的能源、资源需要大量进口,基本依靠国外市场。确保稳定的能源供给以及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从来都是日本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

  早在安倍刚刚上任之时,他就通过出访俄罗斯、沙特、阿联酋和土耳其来缓解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出现的能源问题。今年1月,安倍到访非洲国家科特迪瓦、莫桑比克和埃塞俄比亚,对于盛产天然气和煤炭的莫桑比克,日本政府将该国定位为“确保在非洲战略资源的新桥头堡”。

  随着中东局势动荡,传统的石油产地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在安倍的拉美之行中,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也成为其重要课题之一。

  7月25日,安倍表达了希望日企参与墨西哥石油和天然气开发项目,并从墨西哥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意愿;7月27日安倍抵达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出产天然气资源;7月28日访问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的哥伦比亚时,安倍在首脑会谈中呼吁进行联合开发;7月30日访问盛产铜和锂的智利时,安倍提议提供技术方面的援助。在最后一站巴西,安倍提出合作开发南大西洋深海油田的建议。

  安倍在7月上旬出访大洋洲时,也曾与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领导人就确保液化天然气稳定供应一事达成一致。

  遏制中国为主线

  除了颇见成效的能源战略,安倍“地球仪外交”的另一条主线是遏华。

  徐长文认为,这一部分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大。从他的行程可以看出来,拉美与日本关系紧密,但与中国也不错;日本在东盟大量开发、援助,但现在这些亚洲国家的贸易大国仍是中国。

  事实上,虽然日本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持续的贸易逆差和经济下滑也在削弱其影响力和吸引力。而在政治上,日本作为美国的附庸品,跟紧美国步调的同时也限制了其选择,日俄关系恶化就是明显一例。

  此外,在与邻国关系上,安倍的主张也令其不断碰壁。正如张季风所说,“任何一个有头脑的领导人都会考虑国家利益,不会交恶中国”。

  事实上,频繁出访的安倍“在国外比在国内受欢迎”。

  在《日本经济新闻》进行的舆论调查中,7月最后一周安倍的支持率比前一周下降了5个百分点,跌至48%。日本英文报纸《JapanToday》就安倍频繁出访的原因进行舆论调查时,一位回答者说:“实际上,安倍彻底离开日本也不错。”该报道最后还称,支持率下滑与安倍朝允许使用集体自卫权的方向重新解释和平宪法一事有关。

  东京上智大学的中野浩一(KoichiNakano)教授则在媒体评论中直言:“安倍首相需要见的首脑只有目前尚未见过的中国和韩国首脑。”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