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讯后将实现全线通水

  • 发布时间:2014-08-14 09:2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张 雪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今年汛期之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实现全线通水。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采访时了解到,目前中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干渠充水试验安全平稳,距今年汛后通水目标已越来越近。同时,东线一期工程自去年11月通水以来,累计向山东供水7750万立方米。“南水北调”这一跨越半个世纪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综合效益开始显现。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河川径流的80%以上;而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只有全国的1/14。北方缺水问题日益突出,靠节水挖潜远远不够,我国最终决定实施跨流域调水,让南方相对充盈的清水滋润北方干渴的大地。

  按照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共有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建起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格局。

  已经通水的东线一期工程从长江下游抽水,供水范围涉及江苏、安徽、山东的21个地级市和71个县市区。与原有江水北调相比,年净增供水量38亿立方米,给沿线城市及工业增加供水量22.34亿立方米,农业灌溉面积增加3025万亩。即将通水的中线工程一期从丹江口水库引水,主要面向北京、天津在内的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可使受水区城市生活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据测算,东线、中线一期工程能让1.1亿人直接受益,每年增加经济效益500多亿元。

  南水北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距离最长、受益人口最多、范围最广的调水工程。已经建设的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2899公里,包含单位工程2700余个。从2002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至今,每年可拉动全国经济增长0.2个至0.3个百分点,年新增就业人口50万至60万人。

  不仅规模庞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复杂性、挑战性都是以往工程建设中不曾遇到的。面对困难与挑战,工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用一次次创新实践将其攻克。中线穿黄工程将长江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北岸,工程设计了具有内、外两层衬砌的两条长4250米隧洞,内径7米,两层衬砌之间采用透水垫层隔开,这种结构形式在国内外均属先例;湍河和沙河渡槽均为三向预应力U形渡槽,渡槽内径9米,单跨跨度40米,最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3项指标均属世界首例……据统计,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共取得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等成果63项,申请国内专利成果110项。

  长远看,南水北调工程提升了我国大型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平,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为其他重大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南水北调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

  不能让污水进入调水干线。在东线,江苏、山东两省关停并转污染企业,取消排放特权,将工程措施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调水沿线实现了一个县至少一座污水处理厂、一座垃圾处理厂。同时,创新生态治理,山东在南四湖实施退耕还湿、退渔还湖,湿地面积达到15万亩。

  在中线,水源区的河南、湖北、陕西3省实施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关停污染企业2000多家,投资建设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总干渠周围建设绿化带、隔离带、缓冲带等保护水质。

  根据监测,东线自2012年11月以来,36个控制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中线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已经连续6年稳定保持在II类水平。

  南水北调工程探索出流域治污的新路子:从调整经济结构入手,提高企业污水排放标准,不是为了“卡”死企业,而是着力产业升级,产业结构由重变轻,层次由低变高,为流域污染治理树立了标杆。(记者 张雪)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