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治理:学别人的经验走自己的路
- 发布时间:2014-08-14 01:31:06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刘晓莹
前去采访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副校长、材料化学教授郭正晓的路上,正值北京遭遇雾霾天气。搭载记者的出租车司机不免发起“牢骚”:“夏季就没有雾霾了吗?广播里都说了,夏天光化学反映还强呢,产生的二次粒子更多,再加上北京夏季湿度大、风速小,也容易造成雾霾天气。”尽管如此,这位的哥对北京的空气质量仍然是有信心的:“我拉过一位英国乘客,他说他们那里以前比中国的雾霾还要严重,现在不也治理好了,所以我相信我们的空气将来一定会治理好的。”
听闻记者来时的见闻,郭正晓打开了话匣子。“这个暑期来北京参加城市科学节,我在一次互动中向一些大人和孩子展示了一款涂上了一层纳米材料的海绵,这块海绵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脏东西,一些人就问我能不能吸收pm2.5,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是十分关心的。”
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年来中国部分城市雾霾比较严重,老百姓都很关注空气质量问题,他们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将纳米材料及技术应用于清洁能源,对雾霾问题也持续关注。“事实上,雾霾的历史并不是只有近几年这么短,而且很多发达国家也曾遭遇空气污染的尴尬。”郭正晓说。
据相关资料记载,1952年12月5日至8日,伦敦空气寂静无风,又恰逢冬季采暖期间,当时的伦敦多使用燃煤供暖,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这场灾难造成伦敦市4000余人死亡。尽管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郭正晓表示,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让“雾都”之名举世皆知。而如今伦敦已经基本抛掉了“雾都”的帽子,“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比如自那以后,英国政府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后来还做出一系列改善空气质量的举措,逐步改善了烟尘和颗粒物的状况。
“很多经验与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伴随着英国空气质量的改善,英国的能源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国也有很多自身发展的特色与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从自身情况出发。”郭正晓说。
“比如,从污染源的角度,我们一直在寻找更为清洁的能源,同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能源的浪费。”郭正晓说,“现在很大部分都是使用的化石能源发电,在中国我们使用的是煤,发电的过程中有许多排放,包括有机物的污染物,特别是气和油的不充分燃烧都会产生有机污染物,这些都会加剧雾霾的产生。”
近年来,郭正晓和他的团队也在研究如何降低雾霾对人类影响。“思考如何治理污染源的同时,人们还在寻找降低雾霾对人体伤害的更有效的途径,哪怕是暂时性的方法。”他说,“比如在户外戴口罩,或者在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事实上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口罩的问题此前已有一些媒体披露过,廉价的口罩对防止MP2.5用处不大,有效果的口罩往往又因价格昂贵人们不免会反复使用,造成卫生隐患。尤其是在口罩内潮湿的情况下更会滋生大量细菌。郭正晓表示,利用一些新材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比如纳米材料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通过过滤层将有机成分无机化,而无机化的成分容易剥落、清洗方便。”
在郭正晓看来,空气净化器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最常用的空气净化器是利用过滤技术将空气中的杂质、灰尘、病毒、细菌过滤杀灭,然后将过滤干净的空气吹入室内,如此循环几次达到将室内的空气彻底净化目标。”
“首先,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造价非常高,反之便宜的可能还没什么效果。但无论效果如何,空气净化器对于切实改善我们的空气质量而言有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他向记者解释说,使用空气净化器也许可以达到室内空气得到改善的效果,但是与此同时使用的电有可能在消耗一些不清洁的能源,比如在中国绝大多数还是火力发电,用电是要烧煤的,这就可能造成对环境的更多的排放,反而会使空气质量恶化,形成城市空气质量的“热岛效应”。
“近年来,我们正在研究一款纳米材料的窗户,通过特殊的纳米材料过滤层,让它能够有效抵御室外的空气污染物,将有机物进行分解,转化成对人无害的无机物,使进入到室内的空气达到净化的效果。”郭正晓说,“这样,在净化空气的同时也不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带来新的排放和污染,如果未来这项研究可以成功并逐渐推广,有可能成为一个非常适合我国的防霾又减霾的方法。”
“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只有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切实有效地改善雾霾。”郭正晓认为,雾霾治理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因时制宜。比如上世纪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
“但是值得高兴的是,在中国很多公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我想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空气质量尽己所能,比方说减少一点污染源,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十几亿人加起来,也将是很大的力量。”郭正晓说,“我和那位‘的哥’一样,对我们的空气质量还是充满信心的。”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