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业须适应“新常态”
- 发布时间:2014-08-13 20:29:59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记者从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了解到,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趋稳向好,4月份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定向降准、简政放权、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降低小微企业税费等政策效应已经有所体现,考虑到下半年铁路、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的陆续启动,将会支撑经济的增长不会低于上半年的水平,这对保持钢铁和焦化产品的一定增长需求,应是利好的因素。
但是,在焦化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微利经营的状况将是常态。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指出,焦化企业应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尽快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应对经济方式变化的挑战
我国宏观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运行状态,以内生动力、拉动内需增长和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在调整和转变之中。各焦化企业对经济增长减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优胜劣汰的形势变化,应做好长期的、充分的思想准备。
崔丕江表示,焦化企业应彻底抛弃依赖市场明显回升而实现盈利的想法,真正转向依靠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全面系统地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技术与管理创新,加大全流程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持续提质增效的能力。
应对供需变化的挑战
我国焦化行业焦炭市场供需矛盾日趋加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焦化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平均在70%,比2013年又有明显下降。今年国家工信部下达给全国相关省区的任务是要淘汰落后和过剩焦炭产能1473万吨,但上半年却又有新建项目投产的焦炭产能1182万吨。化解过剩产能不仅交织着许多方面的政治经济利益,同时也是产业结构重组、资本资产重组、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同时,以钢铁为主的相关焦炭用户也进入到需求增长的减缓阶段,加之资金紧张和压缩焦炭库存周期,迫使焦化生产企业必须调整生产节奏、调整市场经营模式。要重新审视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定位,高度重视由于不稳定用户和过高的物流成本,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当前,焦化企业务必强化资金的风险管控,确保资金链的有效衔接,首先保证简单再生产和职工工资的正常运作。新增产能项目的建设要慎之又慎,包括近期较为热点的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项目。
应对发展环境变化的挑战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成熟和完善,对企业市场准入要求越来越严格规范,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例如,“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特别是节能环保的一系列法规标准的颁布,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约束明显增强,企业能源消耗达标和环保达标的任务更加紧迫。
今年以来,焦化企业被地方政府或环保部门点名停产或限期完成环保措施整改的企业时有反响,对行业震动很大;对于焦化行业准入问题,也引起了一些未准入企业的重视。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任何企业和单位都必须牢固树立依法依规经营和发展的理念,否则必然被历史和社会淘汰。
应对运行机制变化的挑战
国家、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合理分配,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将起着关键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就是要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行体制机制和利益的全面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成果必须由全民和全体员工共同分享。我国的各方面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时期,社会和企业的环境变化,对每个个体都会产生思想的变化和行为的变化。焦化企业深化改革,必须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人尽其才。总之,焦化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巩固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出阻碍生产要素活力的重点问题,制定有效措施,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