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库存商品易货交易规范出台 建立信用机制是关键
- 发布时间:2014-08-12 11:16: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导读】我国第一个库存商品易货交易规范出台,明年3月正式实施。
央广网财经北京8月1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提到“易货”贸易,很多人可能马上联想到原始人类用斧头交换粮食的场景。而如今,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帮助下,成为帮助企业盘活库存产品、生产能力、无形资产的新手段。
记者从全国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了解到,中国首个《库存商品易货交易规范》标准出台,并将于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
《规范》标准规定了库存商品易货交易活动中涉及的术语与定义、基本原则、库存商品的要求、易货交易参与方、易货交易业务程序的要求。从交易形式来看,既包括线下易货,也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线上易货,从交易对象来看,既包括商品与商品的交换,也包括商品与服务的交换。
这将促使易货交易在企业消化库存商品、处理闲置资产、扩大贸易机会、扩展营销渠道中扮演全新的重要角色。标准实施后,这一交易模式会更好的步入规范化的发展轨道,维护良好的交易秩序;有利于促进企业节约产品销售成本;扩大贸易机会,参与国际化、规范化的互换交易。
汇源集团曾经用果汁产品,换取澳柯玛公司价值几千万元的冰箱和展示柜。通过易货交易,汇源节省了购买这些必需设备的现金支出,降低了财务成本,既销售了产品,也实现了利润。澳柯玛则把易货得到的汇源果汁,作为冰柜、冰箱的促销礼品,同样一箭双雕。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委员会专家龚铂洋认为,利用易货交易,企业既可以克服传统易货的结算难题,还能从多方面获益。
龚铂洋:商品和商品的交换,或者商品跟服务的交换,相对提供了一种途径,也成为企业消化库存商品,处理闲置资产的有效渠道,是企业扩大贸易机会,开展营销渠道的重要途径。很多年以前,其实中国也有方便面换飞机这样一些以货易货的案例,现在把这个当成规范跟标准来约束的话,有利于交易双方的透明,比如说很多库存商品肯定会有生产日期,会有一些质量标准等各方面的规范,规范出台之后,有利于这种交易方式的开展。
不仅在物物交换上,在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中,易货交易也同样适用。这次《标准》规范的交易对象,既包括商品与商品的交换,也包括商品与服务的交换。龚铂洋分析,正式因为这种模式可以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行业规范显得更加必要。
龚铂洋:其实“以物易物”这种方式尤其在服务行业是非常适合的,因为服务行业的边际成本相对比较小。其实在整个经济形态中,也有“以物易物”的方式,很多企业已经在使用这种方式,只是说怎么样去衡量标准,怎么去定价,怎么保证公平合理,怎么保证双方觉得没有受到欺骗等问题,这种方式需要规范化。
标准主要起草人、全国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毛德鼠介绍,全国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将设置“易货交易展区”,为拥有剩余商品、积压物资的企业搭建“易出所余、易入所需”的交流平台。龚铂洋认为,粗略估计,目前我国约有数以万亿元人民币的库存物资和流通领域剩余商品,行业协会和交流平台的作用日益凸显。
龚铂洋:这个标准是由商务部来批准的,它的批准发起单位是中国旧货业协会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由它来制定这样一个行业标准。库存商品我们更多的理解为它跟旧货业相关的管理范围是相对一致的,所以这次主要是以库存商品作为一个交易的规范来推出,它主要是方便我们加速整个商品的流转,避免生产的一些浪费。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企业与国际的接触日益广泛和频繁,易货交易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中国的易贸交易才刚刚起步,仍处于萌发阶段,没有完善的产业法律法规,行业发展相对无序,规模较小,自成体系,缺少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领,并在一些具体环节上缺乏统一的规范。那么,这次全国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库存商品易货交易规范》将会对我国库存商品易货交易产生怎样的影响?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丁兆林表示,易货贸易看起来很原始,但它对现代经济的要求很高。
经济之声:易货交易已经在很多企业中间悄然兴起,但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丁兆林:易货贸易这个东西看起来好像很原始,其实现代真正要实行起来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要求一个社会进入到一个完全的信用经济体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需要一整套的金融体系保障。中国的易货贸易起步稍微晚了一点,欧美起步比较早,就是因为它们建立了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其实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在进入易货贸易,比如说你在一个公司里,单位给你发了2000块钱的工资,这2000块钱工资你并没有拿到钱,它只是在你的银行账号里有一个记号,你到商场买彩电的话,正好2000块钱,你就把那个数字做一个抵销就可以了,你可以不用拿钱,其实这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易货贸易。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个透明的信用经济,还要有非常完善的金融体系,因为毕竟易货最后是要换出能够使用的商品,它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计价标准,就是结算标准,这套体系其实是最难建立的。我们现在能够做出易货贸易的规范,这说明我们在朝着社会的整体进步推进。
经济之声:这次颁布的《库存商品易货交易规范》在我国开创了先河,颁布的机构是全国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这个规范是否有足够的约束力?如何才能确保这个交易规范切实可行,不会成为一纸空文?
丁兆林:在完全的信用机制建立之前,大家还是有问号,比如说我去订一批鸡蛋,这批鸡蛋是不是过期的,我不知道,这时候就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结算监督检测评价系统,有了这一套系统之后,我才能够相信通过网络平台出售的鸡蛋我是可以订的。这次所制定的规范其实只是第一步,要完全建立起信用机制的话,可能还需要很多步骤,需要整个社会的金融体系、法律体系、评价监测体系完整的配合,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另外,易货贸易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或者说是一个优势,现在因为有了互联网,你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最终使用你这个产品的人,然后在这个信息平台上操作。我们可能也听说过,有人建立了易货贸易平台,用一根别针换了一个别墅,这是全新的事情。
编辑部观点:有行业规范保驾护航 企业才能“轻装上阵”
评论编辑赵巍:“用罐头换飞机”的事情曾经轰动一时。易货交易虽然原始,但加上现代二字的意义就非常深远。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营运资金紧张、商品库存积压过多的问题,在库存商品的易货交易领域,发展空间巨大。
翻阅资料发现,国务院多个部委曾经联合发文成立过一个“全国库存商品调剂中心”,希望用行政手段对库存商品进行宏观调控,然而收效甚微。不过,有需求就有市场,如今不仅有易货交易公司,还有专业的易货交易平台,企业根据自身产品或服务的特点自行发布信息进行易货交易,借助易货服务公司或者平台进行推广促成易货交易,让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期待,有了行业规范的保驾护航,企业大量积压的库存商品能更好地被市场所消化,企业“轻装上阵”才能阔步前行。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