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显峰冷言:别人的教训?

  • 发布时间:2014-08-12 10:31:3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9日播发了一则没有记者署名的电稿——《海外抗震救灾中的一些教训》。文章开宗明义:“总结教训,是为了少犯错误。”这当然是一句真理了,但只是津津乐道于别人的教训,就好比自己生病在别人身上开刀一样,尽管病症可能相同,但总归是治不了自己的病的。

  云南鲁甸地震“头七”已过,是该歇口气想想这次震灾中的遗憾和下一步怎么办了。就像报道的导语里说的:“即使在地震和自然灾害应对经验丰富的日本和美国,依然需要从历次灾害中汲取经验教训。”

  别人“吃一堑”我们“长一智”, 当然聪明。新华社的这篇报道用意大约也在此吧。但话说回来,每个国家的现实情况不同,碰到的问题也会不同,有的事情在美国、日本成为问题,在中国也许就不是个事儿。比如救援指挥体系,我们的远比这些发达国家“发达”,对他们而言是教训,但我们有的是这方面经验。那么,总结这样的教训其实无益于长进,不过是证明自己有优越感罢了。

  最该总结的是自己的教训。刀子划在自己身上,哪里最痛,自己最该知道。震后死伤惨重一直是我们的伤痛,汶川地震以来,一次次血的教训历历在目。除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密集等客观因素外,预警能力和建筑抗震水平不足才是最致命的“痛点”。但在官方的发言中,历来很少谈及这样的教训,云南鲁甸地震,官方对死伤原因破例做了“解释”,但强调客观环境多,反思现实的不足则一句带过。

  我们历来是讳言自己的教训的。记得汶川地震后不久,某“国字号”规划院编写了一本300多页的“国内外地震灾区重建案例”,国外部分除经验外总结了很多教训,而国内的只有经验。事实上,在地震救灾、预防方面,中国并不是盛产经验的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比,我们也有很多不如人家的教训。

  这或许和我们的历史文化有关。几千年历史演进,我们的教训多的是,但多数时候我们是讳言的,尤其是与己相关的事。大约在一些有资格总结的人的骨子里,认为教训就意味着承认错误和失败,而我们最乐意的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总结历史。所以我们很喜欢“经验”这个词,因为它是正面的、肯定的、积极的,且不伤及被总结者的感情。

  然而,当我们习惯了躺在自己的“经验”里抱残守缺,别人的教训,终究也将是自己的教训。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