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庐江:大户种稻赚钱扩面尚存疑虑

  • 发布时间:2014-08-12 08:31:58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杨丹丹

  7月28日,安徽省启动了2014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在该省双季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庐江县,开放了8个早稻托市收购点。8月8日,记者在位于该县泥河镇的安徽禾源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收购点看到,满载稻谷的车辆正在排队过磅。

  “国家有最低保护价政策,我们粮食才能卖到这个价。”正在收购点会计室内结算粮款的乐桥镇农民张后兵笑着说,他家的十来亩地每年都种“双季稻”,今年早稻亩产量近900斤,除去口粮,他把剩下的5396斤都卖给了粮站。

  记者了解到,目前庐江早稻收购价格稳定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水平上,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认为种稻效益不错,但对扩大早稻生产还存有顾虑。

  早稻种植收益明显

  安徽禾源粮油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小林告诉记者,受中储粮庐江直属库的委托,他们从7月30日起正式敞开收购。现在每天的收购量在150吨左右。总体来看,今年托市收购的稻谷质量不错,大多都是三等稻。

  据庐江县粮食局副局长赵先进介绍,今年早籼稻总体生产条件良好,亩均产量达到890.88斤,同比增加6.88斤,增幅0.78%。从销售方面情况看,庐江县早籼稻每100斤平均出售价格约132元,同比上涨4元,涨幅3.13%。按农户实际售价估算,亩均产值1185.29元,同比增加53.77元,增幅4.75%。

  泥河镇天井村的张传顺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今年光早稻就种植了600亩,亩产达到千斤以上。记者在他的田地里看到,已经全部插了晚稻秧。

  “立秋之前,我们昼夜不分地抢收、插秧。“双季稻”种植辛苦得很,但收益还是很高的。”张传顺给记者算起了账:同样的田地种“双季稻”,净利润每亩约在700元;如果种植一麦一稻,净利润在300元左右。

  “国家如果不托市,我们这些种粮户就没积极性种粮了。”张传顺说,以今年的早稻为例,托市收购点的价格在1.35元/斤,但在非托市收购点只能卖到1.25元/斤。虽然只是一角钱之差,可对于种粮大户就是一大笔收入。他计划明年要把双季稻面积扩展到1000亩。

  种稻需解决农艺、用工两大难题

  “庐江县有着种植‘双季稻’的传统,早稻种植面积、总产一般占安徽省的1/6。”据庐江县农委副主任邓本宜介绍,早籼米除口感外,在营养价值上与中晚籼米、粳米相比,没有任何差异。经调查统计,“双季稻”较一季稻亩均增产60%以上,发展早稻即“双季稻”种植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首选。

  即便如此,农民对发展“双季稻”还存在顾虑。

  早稻种植苦在“双抢”,必须在7月15日至8月7日左右这个高温期间把早稻收割掉并种上晚稻。

  张传顺称,除了比种一季稻种植要“吃苦”以外,早稻种植还存在两大风险。

  第一大风险就是配套农艺不成熟。目前,普通的机械化插秧机基本上是为杂交水稻种植配套服务。早稻种植要解决密度问题,只有部分插秧机可以实现。而中晚稻的育秧需要提前一个月,插秧机根本无法解决种植的问题。

  第二大风险来自用工。由于“双季稻”生产需要“双抢”,且在夏季最高温季节。一方面,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用工,难以及时物色;另一方面,气温较高,用工危险时有发生。一旦发生一起人员安全事故,后果都不可想象。如果能解决这两个大难题,种植户们一定会愿意选择种“双季稻”。

  “我们公司也流转了几千亩土地准备搞粮食种植,种粮收益比加工收益还是大多了。”王小林表示,近年来,由于“稻强米弱”倒挂的价格体系,使得越来越多的大米加工企业举步维艰。作为“双季稻”主产区,庐江县的大米加工企业鼎盛时曾有200多家,现在仍在坚持的只有几家了,他们必须寻找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赵先进告诉记者,曾经,庐江的早稻每天要发好几车皮到云南、广西等省份,现在受国际稻米走势的影响,基本上都在本省内销。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