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野外放归大熊猫一览
- 发布时间:2014-08-12 05:33:35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熊猫放归的目标是增加大熊猫小种群数量,改善当地小种群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因此最理想的状态是大熊猫要生存下去且参与当地大熊猫的繁殖。
我省首次有计划放归大熊猫是在2005年8月8日,大熊猫“盛林1号”在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放归自然。“盛林1号”为野生大熊猫,2005年7月16日,“盛林1号”闯入都江堰闹市区,并滞留在走马河边的一棵梧桐树上,随后其被送往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救治。
真正意义上的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是在2006年4月28日,大熊猫“祥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臭水沟区域被放归自然。此前,“祥祥”经历了近三年的野外驯化。2007年2月19日下午,“祥祥”的尸体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转经沟区域的雪地上被发现,死因为因领地和食物与野生大熊猫发生过打斗,在逃跑过程中高处摔落最终休克、死亡。
首次实验异地放归大熊猫是在2009年4月29日,这在全球也是首次。当时,野生大熊猫“泸欣”在经过一个多月救治后康复,被放归位于石棉县的栗子坪自然保护区。
2012年10月11日,全球首只在半野外环境出生的人工圈养大熊猫“淘淘”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被放归自然,放归时,“淘淘”两岁两个月。目前,科研人员还在对其进行追踪监测,确保随时掌握其活动情况。
我省最近一次放归大熊猫是在2013年11月6日。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张想”被放归自然。这也是目前全球放归野外的第一只人工繁育的雌性大熊猫。
今年4月19日,放归半年的“张想”被捕回,在确定其健康后再次被放归自然。 整理 本报记者 王成栋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