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黄茶:以品质塑造品牌
- 发布时间:2014-08-11 20:31:04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远安黄茶”具有绿茶、红茶等茶系“解渴生津”的共性功效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特性。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资成分保留达85%以上,亦能辅助杀菌、消炎……
历史文化悠久环境得天独厚
“远安黄茶”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湖北省宜昌市“远安黄茶”的记载。相传起源于南宋天宝年间,已有780多年的历史。据清同治《远安县志》记载,“远安”因其以“近猺而远”得名。意为邻近少数民族且距京城较远,取永远安宁之意。实属远离都市的繁华与浮躁,浸润在古树参天、茶花遍地、云雾缭绕的仙景之中,因其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跨北纬32°32’~35°28’,东经113°39’,处鄂西山区东缘各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茶区位于远安丹霞山地的鸣凤、旧县、花林、荷花、河口等乡镇,年均温度14~18℃,无霜期283天,10℃以上茶树生长发育期248天,有效活动积温5401℃。神奇的丹霞山岩风化后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红砂岩壤,质地疏松,显弱酸性,土壤的PH值在5.6~6.6之间。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土壤状况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远安黄茶品质优异的先决条件。
制作工艺精细品质久负盛名
“远安黄茶”制茶工艺精细,独具风格,传统以手工制作。在鲜叶采摘、干茶制作上要求极严、极细、极精。鲜叶采摘要求细嫩、新鲜、匀齐、纯净。制作工艺分为杀青——炒二青——焖堆——拣剔——炒干五道工序,无独立的揉茶工序,而是在炒干过程中在炒锅内用手做形来完成。
1966年,远安黄茶采摘、制作、贮藏等工艺被安徽农学院编入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制茶学》一书,1985年再度入编《中国名茶研究选集》,致使悠久而丰厚底蕴的远安黄茶人文文化与自然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悠久的茶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精巧的制作工艺,孕育了远安黄茶的独特品质:色泽谷黄(略带鱼子泡),白毫满披,条索环状(环子脚);汤色绿黄明亮,香气神异且持久清香,嘬之生津,滋味醇厚甘凉绵长,其性不寒不燥,品质独特,四季宜饮,作为传统历史文化名茶,在茶界盛名已久。
远安黄茶除具有绿茶、红茶等茶系“解渴生津”的共性功效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特性。饮其茶,倦时醒神,躁时宁心;具有利尿,清热、排毒、养颜、美容、保健之作用;可以保护脾胃,提高食欲,帮助消化;恢复脂肪细胞代谢功能,化除脂肪;此外因其黄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对食道癌等疾病也有一定的食疗和辅助预防作用;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成份保留达85%以上,亦能有效辅助杀菌、消炎。
2013年6月,远安黄茶系列产品之一的“南荆湾”——“南荆黄芽”和“南荆毛尖”等以其独特的远安黄茶品质展示于“中国三峡第三届茶文化艺术节”,赢得众多专家学者、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同年5月,作为远安黄茶的龙头企业“远安清煦园茶业有限公司”荣获第六届“湖北企业社会责任最具创新力企业奖”。
培育支柱产业打造知名品牌
远安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远安黄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特别是2001年之后这10年,远安县兴办“茶叶专业村”,成立“远安黄茶产业协会”、“远安县鹿苑茶专业合作社”、“远安县荷花镇南荆湾云雾茶叶专业合作社”、“远安县千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等行业组织和设立“远安清煦园茶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实行连片规模种植,高标准建园;以多主体多品牌的“清煦园”、“鹿苑茶”、“南荆湾”等系列“远安黄茶”入市经销,这些品牌和多元经济的市场主体在扩大产业规模、市场深度开发、带动茶农增收等方面有效地促进了茶叶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到2012年,黄茶繁衍进入鼎盛,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现茶园面积达28665亩,其中采摘面积20310亩,总产量1302吨,产值达到2.5亿元。
远安县委、县政府计划今后每年投资新建或改造茶园2000亩以上,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建立起具有生态高效、品质优良的标准化黄茶种植基地、万亩茶叶示范区2~3个,打造成便捷秀美,集旅游、休闲、观光、种植、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区;出台《远安黄茶地方标准》,统一质量标准,让远安黄茶产品更精,让精品更优;创新机制建立诚信体系,形成统一的茶叶生产加工、冷藏储运、市场销售产业链;向国家商标局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远安黄茶”,提高产业组织程度,打造“一主多副”远安黄茶知名品牌,走茶叶种植规模化、茶叶品质标准化、茶叶产业集约化、产业发展品牌化之路,不断促进远安县产业经济发展,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