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接力棒,一拿就是31年

  • 发布时间:2014-08-10 06:38:4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对于村里孩子来说,读书就是走出贫困的唯一途径,只要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再辛苦都值得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土城小学早已经放了暑假,而陈发喜却不打算睡个久违的懒觉。按照他的日程安排,今天要把新一批贫困学生的名单统计出来。“8月10日,会有一批爱心人士过来结对帮扶。”

  室外气温已达42摄氏度,陈发喜忙着制表、挑选照片、整理材料,身上那件穿了10余年的的确良衬衫已彻底被汗水浸透。虽然屋子里有空调,但老陈基本不开,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养成的习惯,“保障自家基本生活需要,把钱花到需要帮扶的孩子们身上”。

  1983年,20岁的陈发喜成为土城小学的一名老师,当时的月工资为30多元,即便是这样,他也常常从“牙缝”里挤出钱来资助贫困学生。“我从小家境贫寒,读书最困难的时候,是我的老师伸出了援助之手。”陈发喜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只想接起这根爱心接力棒,去关爱那些需要关爱的学生,尽一份社会责任。”

  这根接力棒,一拿就是31年。

  平日里,陈发喜从微薄的工资中拨出一些钱来,为贫困学生买文具、充饭卡、添置新衣、代付医疗费。少则几角钱,多则数十元,他没有细算过为学生们花了多少钱。“我把他们当亲生孩子看待,从来不会计较花多少。”他说。

  为了避免有学生因贫困而辍学,他时常走村入户与身居偏远山村的家长交流。从黄家岭到穿心店,从落步埫到谭家岭,土城乡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次家访时,陈发喜发现落步埫村的李宏智辍学在家。“学杂费我来出,这学一定要上。”他对家长说。这一管就是3年,还提议学校包销他父亲烧的木炭,解决一部分生活费。李宏智初中毕业考上中专,陈发喜为他置办生活用品,买了一身新衣,送他到学校报到。李宏智现在宜昌一家公司做主管,常常回来看他。

  每当月初,陈发喜就忙着为40多个贫困生饭卡充值。“存放在我这里的《贫困生统计表》,陈老师是翻看得最勤的,每个班有多少贫困孩子,他比我还清楚。”土城小学政教主任李德斌说。

  对于学生的关心,陈发喜总是默默付出,从不声张,以至于学生家长都“后知后觉”。“孩子刚入学不久,我无意中发现她有时候会带些东西回来,有时候是新衣服,有时候是文具。”该校二(一)班学生李秀珍的家长李宏喜说,“秀珍后来才告诉我,这些都是陈老师给她买的。”

  “为了表示谢意,我们这些做家长的也尝试过送礼给陈老师,但是他坚持不要,即便是收下了,也会折算成钱还给我们。”李宏喜告诉记者,领教过陈发喜老师那股“倔”劲儿的家长还不止他一个,曾有个贫困生的家长送了2个腊猪蹄给陈发喜,陈老师又不好拒绝,于是充了200元钱到该学生的饭卡里。“正因为这样,家长们再也不好意思送礼致谢。”

  陈发喜也曾苦闷、彷徨过。2004年秋,当地几所学校撤校并点,贫困生多起来,他无法一一资助。孩子们眼底的热切,灼痛了他的心。

  偶然间,陈发喜受到启发:能否通过网络汇聚社会爱心?2005年9月,他在论坛上发出第一篇帖子,引起武汉科技大学爱心社团的关注,送来一笔捐款。此后,他长期泡在各大论坛求助,为了争取信任,还邀请资助者实地考察或与受助者视频通话。

  社会各界的爱心,涌向这所山村小学。除了湖北,还有北京、山东、辽宁、青海、广东、浙江、四川、河北、福建以及香港等地的好心人,纷纷资助素昧平生的孩子们。

  为了争取资助,陈发喜磨平了自己的锐气,常常不惜与对方软磨硬泡,对于资助方汇给贫困学生的钱款,陈发喜坚决不经自己的手。“老陈平时为了自己的事情从不愿意求人,但为了贫困孩子的生活费,他不得不巴巴地四处争取资助。”陈发喜的老伴左学菊说。

  对陈发喜的助学之举,左学菊也曾闹过意见。那时丈夫收入不高,自己没工作,还要抚养两个女儿,经济着实不宽裕。8年前,她来到土城小学工作,月工资一开始只有250元。

  然而左学菊渐渐理解了丈夫。“老陈过生日或生病的时候,小伢们买不起礼物,就画画、写上祝福送给他。”那些稚嫩而纯真的话语,熨平了左学菊的心。她觉得,丈夫做的事情是值得的。这几年,陈发喜为孩子们买的衣服、鞋子,都是她挑选的。

  陈发喜的小女儿陈美灵说,“小时候,看到爸爸经常给学生付学费、买衣服,感觉他对学生比对我和姐姐还好”。大女儿陈燕灵说,父亲一向勤俭节约,自己很少买衣服,一心想着省钱给学生买点吃的、用的,“如今我和妹妹分别在北京和福建工作,爸爸嫌电话费用贵,几乎没给我们打过电话”。如今的陈燕灵和陈美灵姐妹二人和很多曾受过老陈资助的学生,都握起了老陈的“接力棒”,帮忙转载贫困生求助信息,四处寻求资助人。

  生活并不富裕,陈发喜却说,“帮学生,能做多少是多少”。孩子们的心,也被他焐热了。

  五年级的刘小月很爱笑。无邪的笑容里,很难看出童年的阴影。小月家住三岔口村。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患有肾病,全靠爷爷干农活来维持生计。幸运的是,她从读一年级起,一直得到陈发喜的帮助。一次家访,小姑娘拉着他的手说,“等我长大了,一定报答您!”陈发喜这样回答,“不用回报我,回报社会吧”。

  而在小月家不远的一块山坳里,一间“孤零零”的土坯房是刚刚小学毕业的黄贵兰的家。小兰的父亲黄昌才已有63岁,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境拮据。在陈发喜的带动下,宜昌爱心联盟“春晖行动”向这个家庭伸出温暖的手。去年12月,志愿者们还来到小兰家里,为她装扮房间。

  房顶垂下油布,地面铺上土砖,墙壁贴上海报,再支起一张床垫,搭起一个简易衣柜。这支“工程队”的手艺并不好,然而,小兰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间和自己的床,第一次有了明星海报和布娃娃。她笑了,又哭了。

  屋前的田地里,作物长势正好,过去却是荒地。“这是‘爱心农场’,陈老师在网上找来了22名‘爱心网友’租下3亩地,一年6000元,请我种玉米、土豆、红薯,种子和农资也由他们出钱。”黄昌才说,“兰兰能读上书,我们感到幸福。”

  陈发喜坦言自己的助学事业能延续至今,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土城小学的环境熏陶,“学校一直都有‘一对一’帮扶贫困生的优良传统,得知我在做助学之后,校长和老师给了我很多支持”。

  资助者们的爱心也深深地感动着陈发喜。“香港的林锦辉先生在寄信给资助的学生时,总是把对方回信用的邮票一并寄来。”陈发喜说,为了不给他增添经济负担,资助者们多是让他挂了电话再打过来,“三峡总公司的雷女士和夷陵区的龙女士让我尤为感激,她们不仅自己资助学生,还帮忙发动身边的人参与进来。”

  “不少资助者已经奉献爱心许多年,却不愿意对我透露真实姓名,如广东的郑女士、陕西的方女士、河北的刘女士、广东的王先生以及恩施籍的‘老瓜子’先生等。”陈发喜说,这些默默奉献的好心人令他感受到一种无私奉献的社会正能量,“他们只关心孩子们是否得到了生活保障、是否好好学习,而不在乎孩子们是否知道谁给了他们帮助,因为有了他们,孩子们的世界才分外温暖。”

  “这些贫困生有的出自单亲家庭,有的是孤儿,不少人因贫困面临辍学,我只想尽力不让这种悲剧发生。”如今,已有150余人加入了陈发喜的爱心团队,每年受助者有100多人。陈发喜说,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读书就是走出贫困的唯一途径,只要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再多辛苦都值得。“这条助学路,我会坚持走下去。”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