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从1500元到1.5万元的跨越

  • 发布时间:2014-08-08 08:29:23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张俊在王连英通讯员郑小文

  “我这几天正忙着卖硬果番茄呢,今年行情不错,精品能卖到每斤一块四五,普通的也能卖一块一二。”8月6日,鲍文华亮着嗓门在电话里跟记者说,声音里满是收获的喜悦。

  鲍文华是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喇嘛地村村民。4月份记者见到她时,她正站在自己承包的一大片硬果番茄冷棚前,憧憬着今年的好收成。

  “2010年以前,我家每亩地的纯收入是1500元,自从2010年以后,每亩地的纯收入增加到15000元,这全倚仗种植冷棚硬果番茄。”鲍文华高兴地说着自己家收入的巨大变化。

  其实,鲍文华家收入上的飞跃,在王爷府镇已不是新鲜事。

  2004年,为改变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低的现状,王爷府镇上瓦房村进行了20亩地的冷棚硬果番茄试验田种植。

  “从这20亩试验田开始,政府就给了农民很大的优惠政策,每亩补贴2000元,水电全部配套。”王爷府镇镇长邹吉成介绍说。第一年试验田种植,农民除了把建大棚的成本收回后,还能净挣一两千元。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尝到了鲜,曾经观望的农民们看到了赚钱的前景,王爷府镇硬果番茄种植的推广顺风顺水。“2005年,镇里就整合所有的农业项目资金,把这一项目作为主打产业来抓。”邹吉成说。

  在农民看好、政府推动下,王爷府镇的冷棚硬果番茄以每年1000—2000亩的扩展速度递增。2014年,增长规模达到5000亩。

  “在王爷府镇,像喇嘛地村这样集中连片种植硬果番茄的村子还有6个。由于种植规模大,产品质量好,销售期又和江南的番茄有半个月的时间差,所以每年番茄上市的季节,珠三角、长三角、香港地区的客商都会蜂拥而来。最近10多天,镇上已经有三四十家外地客商来收购了。”电话里,邹吉成说得兴高采烈。

  王爷府镇种植冷棚硬果番茄红火了,邻镇牛家营子种植药材出名了。

  牛家营子镇副镇长袁宝龙说,牛家营子的耕地有12.5万亩,中蒙药村的种植面积占一半以上,达6.5万亩,药材种植品种有北沙参、桔梗等20多个品种,其中北沙参的产量占到全国的2/3,桔梗的产量占到全国的1/2。这些品种除了销往国内各大药材市场外,还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牛家营子的中草药种植是相当出名的,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全国五大绿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后又被命名为‘中国北沙参、桔梗之乡’。目前我们镇有2家较大规模的中蒙药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和20多家经营销售企业,零散的经纪人近千人,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中蒙医药种植基地和流通集散地,年产值近30亿元。全镇农民收入的60%来源于中蒙药材产业。”袁宝龙介绍。

  不论是王爷府镇的硬果番茄,还是牛家营子的中草药种植,都是喀喇沁旗打造“精细”种植业的成功案例。

  喀喇沁旗人口多、耕地少,如何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打造现代农业品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在“精”上做文章,发展特色种植业,就是该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给出的答案。

  近年来,喀喇沁旗把做稳精细种植业、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旋律和重头戏,使特色农业产业成为该旗拉动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硬果番茄已成为喀喇沁旗蔬菜产业标志性产品;药材产业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北沙参、桔梗两个产品已成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牌。

  “你最近抽空来尝尝我家新上市的硬果番茄,味道可好了!”鲍文华在挂电话的时候,还不忘夸夸她的硬果番茄。

  现场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