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钱”救“急病”,能否设应急基金?
- 发布时间:2014-08-06 06:35:41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农业植保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范围,财政资金审批有严格程序,但防治病虫害却时间紧迫——
□本报记者 梁现瑞 陈岩
在今年首批开展的6项政府购买服务试点中,农机、植保等服务是唯一的农业类项目。四川耕地面积超过1亿亩,这方面的资金如果都要财政来负担,不仅不现实,也不合理。政府购买植保服务的范围和对象都要限定,如稻飞虱、稻颈瘟等传染性强的爆发性病虫害防治,需要政府主导。但这些病虫害扩散迅速,属于典型的“急病”,而财政资金从申请到批准,必须严格走完审批程序,很大程度上属于“慢钱”。
如何用“慢钱”治“急病”?先期试点的广汉市和三台县已经遭遇了这样的困惑。
田野里的“伤不起”
钱没到位,庄稼已被虫子吃光
8月1日,广汉市连山镇农民廖兴华给自己的200亩地洒完药,洗洗手,坐下来泡茶喝。田野里,绿油油的稻田已经开始抽穗,丰收眼看就快了。
时间回到2011年,这份悠闲廖兴华想都不敢想。当年,广汉市爆发大规模稻飞虱,几乎在一夜之间,虫子覆盖了他的200亩稻田。立即打药,但相邻稻田的虫子飞过来,只好再喷药。几个回合下来,庄稼减产不少。
广汉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王少华介绍,稻飞虱是我省水稻主要病虫害之一,其成虫能长距离迁飞,再加上繁殖迅速,传染力极强,“两天时间就可以大面积扩散”。大部分农民都是分散经营,很难统一行动,这会影响到治虫害效果,只有实行统防统治。遗憾的是,2011年还没有政府购买服务的概念。即便有,根据之前的经验,要拿到政府的钱,程序繁琐而漫长,等钱拿到手,庄稼早被虫子吃光了。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政府购买服务,要经过编制购买计划、公开购买信息、公开招标、签订购买合同、社会公示等步骤,一套程序下来,少则十几天,动辄个把月。
院坝里的讨论会
特事特办,建议设应急基金
如何让“慢钱”快起来呢?8月2日上午,连山镇惠民植保合作社的院坝里,讨论热烈。“我觉得,政府就直接把我们几家合作社指定为定点机构,定向购买。”廖兴华的话很直白。
截至2013年底,广汉市共成立植保专业合作社10家,不同形式的植保专业防治队50个,选择的范围有限。再者,植保服务受区域限制大,跨区服务成本偏高,这使得政府购买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如果一定要招投标,意义不大。“那不行哟!”广汉市财政局农业科副科长田辉却当面一盆冷水。财政每花一分钱,都有严格的程序,目的是为了提高透明度和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腐败。如果违规使用,“那是要摘帽子的”。“我看能否这样。”王少华建议,政府可以在年初预算时特别编制一笔病虫害应急基金,专款专用,比如在虫灾达到一定烈度后允许启动使用。将这笔应急基金和常态化防病服务打包进行招标,严格履行政府购买服务的规程,并在合同中列出应急基金启动条件。虫灾一来,植保站检测到符合启动条件,就可以立即通知相应的机构打药,然后再按合同结算。这样做,既符合程序,又提高了效率。
省农科院副院长吕火明认为这办法可行,“对于危急的病虫害,需特事特办。但如果特事特办多了,制度容错空间大,易成乱象。应急基金可以形成制度,更易推广。”“我也觉得可行。”廖兴华认为,合同中有了应急预案,作为服务提供者心里就有底,“这样再有虫灾,我们就按预案,立即打药,不会耽误。”
大家都认可应急基金的设想。王少华决定回去后立即向上级部门反馈。或许正在编制的全省范围政府购买植保服务的执行方案中,也将纳入这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