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释放巨大消费潜力
- 发布时间:2014-08-05 22:30:37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世界第四大铁矿公司、澳大利亚福蒂斯丘金属集团一度因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需求放缓而前景堪忧。古驰、路易·威登等国际奢侈品牌也都备感寒意,纷纷放缓在华扩张的脚步。世界著名制表商瑞士爱彼手表公司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贝纳米亚说:“中国的淘金热结束了。”
是中国消费者收紧钱包了吗?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并不这样看。文章说,自2011年以后,中国消费支出的年增量和增长百分比都高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中国事实上依然拥有“全球最佳的消费故事”。
消费已悄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关键力量。日前披露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4%,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高于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
走在中国北京的大街小巷,不难看到许多人都拥有苹果或三星的品牌智能手机。2013年,全球最大智能手机销售商——韩国三星电子在中国市场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43%,超过其本土市场。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是苹果极为重要的市场。”
亚马逊旗下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和平板电脑进入中国一年来,受到热捧。再看亚马逊中国,目前为其消费者提供超过32大类和超过2000万种商品。截至2013年5月底,亚马逊中国已拥有15个运营中心,成为仅次于美国本土的最大营运中心网络。
瑞信研究院在今年3月的报告中提到,以智能手机、节日消费和汽车为代表的非必需品消费持续增长,是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普遍趋势。新兴市场中等收入群体明显扩大,中国消费者在各个品类中都表现出了增加购买的预期。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和对商品品牌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以拉美地区的产品为例,巴西和哥伦比亚的咖啡、墨西哥的科罗娜啤酒、乌拉圭的牛肉、厄瓜多尔的香蕉和智利的葡萄均已成为很多中国人消费的商品,冲击着人们的味蕾和嗅觉。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出国旅游、购物已成为中国人的习惯。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以近一亿人次出境旅游,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中国游客的境外旅游消费达1020亿美元,一举超过美国和德国。
可见,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中国需求“不降反增”。经济的转型升级,挤出了畸形消费的泡沫,却扩大了正常需求的市场,来自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力量,更加稳定,也更可持续。波士顿咨询公司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适应了经济增长的新形势,对消费前景更加乐观。
日本综合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日前发表的研究报告说,纵观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形势,在内需方面,投资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个人消费势头强劲,结构更趋合理。由于就业充分、雇佣形势良好,国民名义收入继续保持增长,购买力旺盛,国内个人消费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中国释放如此巨大的消费潜力,既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结果,也是一系列改革红利的体现。中国回落的通胀和增加的收入,提高了百姓的购买力,而扶持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又为促进消费创造了前提。高盛高华中国经济学家宋宇预计,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将进入“高增长、低通胀”的短周期最佳组合状态,这将为改革提供更多空间,而改革加速又将提高中长期增长潜力。
国务院决定在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在宏观上优化投资结构,提高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在微观上定向调控、精准发力,激活企业活力、吸纳就业;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社会上推进公平公正,惠民利民、改善民生。
而日益增长的“中国需求”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再平衡输入正能量,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从货物需求到服务需求,中国人的消费层次、方式和结构都在朝着价值链上端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全球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对全球经济具有积极正面的溢出效应。
美国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说,中国释放消费潜力并对市场竞争更加开放,将为世界提供巨大机遇。如果中国继续保持对外国进口的开放政策,中国需求将继续成为吸收其他国家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来源。
本报记者李子晨摄
本报记者李子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