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最后一公里”困住厦门“菜篮子”

  • 发布时间:2014-08-05 08:34:54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林泽贵 林世雄 实习生 刘晨玲

  几个土豆,三个西红柿,10多元钱就没了。住在东渡和宁里的叶女士从菜市场回来不停地感叹:“怎么这么贵啊?”

  厦门蔬菜价格到底涨得有多快呢?厦门市物价部门近日调研的《厦门市蔬菜市场价格波动成因分析及政策措施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报告给出了答案——2007年以来,厦门市蔬菜零售价格变动较为明显,年度之间价格呈现总体上涨的趋势,2013年的菜价相比2007年,涨幅超过50%。

  再细分析,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虽然流通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菜价上涨的一个因素,但是蔬菜从“进城”到市民菜篮子的“最后一公里”,却是菜价飙升的最主要环节。用报告中的说法就是,零售环节的“最后一公里加价”比较明显。

  增加社区蔬菜早市、直销点,建立公益性菜场,打通“最后一公里”,完善“最后一公里”鲜菜价格的形成机制,都被市民和专家认为是破解厦门“菜篮子”之困不错的探索。

  最后一公里 菜价大翻番

  3日早上8点,东渡壕头菜市场里,询问菜价声、讨价还价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一斤五块,算你四块五。”叶女士拿起一把油菜,还没等她询价,摊贩就已开口了。尽管老板主动让了些“折扣”,叶女士还是被这个菜价吓了一跳。她挑了2个青椒、3个土豆和几个西红柿,15元就没了。

  “这几个东西,每斤都要三四元,真吃不起了。”叶女士感叹说,现在的菜真是一天一个价,1元以下的菜几乎找不到了,“以前50元买到的菜够一家人吃三四天,现在带100元去菜场,买回的菜也就只能吃两三天。”

  叶女士的感受得到了官方数据的印证。厦门市物价局、厦门市价格协会近日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要求进行了专项调研从厦门本地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等深入调查厦门近6年来菜价持续上涨的原因,并寻找缓解菜价上涨的应对之策。结果,物价部门撰写的《建议》指出,6年来,厦门蔬菜市场短期价格波动频率在加快,价格也呈现长期走高的态势。

  不过,让叶女士想不到的是,蔬菜从田间地头运到批发市场,价格并不怎么贵,但从批发市场到了菜场的摊位上,价格却会涨不少甚至翻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以夏天比较受欢迎的冬瓜为例。据在石亭菜市场卖菜30年的50岁菜贩王连首透露,每斤的冬瓜出地价0.4元,批发价也才0.6元,但菜市场零售价却要1.8元,有的菜市场甚至卖到2元多,翻了两三倍。此外,像扁豆,出地价8元,批发价9元,零售价要卖到十二三元,虽未翻番,但每斤三四元的利润也是很可观的。

  物价部门监测的数据也显示,在厦门蔬菜一般经历的田间收购、中间运输、销地批发和终端零售环节等几个环节中,中间商获取的报酬是合理的,并没有想象中的暴利,倒是零售环节“最后一公里”加价明显。其中,监测的6种蔬菜2013年平均收购价为每斤1.22元,进入到批发市场后每斤均价则为1.6元。不过,从批发市场到零售终端后,每斤零售均价却一下大涨至2.48元,批零差价率高达90.78%。

  运营费用多推高零售价

  事实上,“最后一公里”抬高菜价,并非厦门的专利,而几乎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最典型的案例是商务部的一项调查,北京的蔬菜从南四环外的新发地批发市场到社区零售店的“最后一公里”流通费用,约为从山东寿光拉到北京新发地费用的4倍。

  “最后一公里”缘何成为了菜价上涨的最大“元凶”?

  “零售商的运营成本太高,是导致蔬菜终端零售价远高于批发价的主要原因。”厦门市物价局调研人员许女士说,“最后一公里”的成本主要体现在蔬菜进城后的各种费用,这些成本最终成为推高蔬菜价格的重要因素。

  根据物价部门在岛外农贸市场进行的抽样调查发现,零售商要缴纳的摊位费、水电费、交易服务费,以及要承担的运输费、蔬菜损耗等费用都体现在了最终端零售价里。而市场上(超市中)净菜、反季节蔬菜、有机菜等零售价较高的高档蔬菜占比日益增加,也拉高了全市蔬菜的综合均价。

  然而,“最后一公里”抬高的菜价却并没有给菜贩带来额外的暴利。“菜价是我们涨的,我们却没有赚到什么钱。”在夏商(营平)农产品市场卖了七八年菜的50岁菜贩王先生向记者大吐苦水,市场租金就占到利润的三四成,到批发市场进菜也要被收费,菜不好卖时,还要承担风险,“一些绿叶菜保质期太短,一旦滞销,只能烂在手里”。他说,一个月忙死忙活才赚个3000多元,还要负担每个月近千元的房租,和孩子上学的费用,生活得很辛苦,王先生反问记者:“你说这算暴利吗?”

  据物价部门在岛外农贸市场的调查样本,菜贩每斤蔬菜的平均销售成本0.45元,按6种蔬菜2013年平均零售价2.48元和批发均价1.6元测算,每斤可挣0.43元,即便月销量5000公斤,每个月也只能赚个4300元。连物价部门调查人员都感叹,要赚这个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故而在采访中,不少菜农、菜商表示,要破解菜市“最后一公里”难题,除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之外,也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在加大对流通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还可以探索建立公益性市场。

  创新流通模式解“最后矛盾”

  建设蔬菜调控基地;推进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和平价商店建设、组织农超对接、降低批发市场交易服务费;形成重点“菜篮子”企业价格协调机制、形成评价商店运行机制……近年来,厦门市从蔬菜供应、流通效率、应急机制等方面着手,采访到不少稳定菜价的措施。厦门物价局认为,厦门农业土地有限,因此现在应该优化升级传统农业,适度推动规模经营,发展连片承包、合作种植的蔬菜种植业,并重视菜篮子工程的建设,增加本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

  “不过,要想降低菜价,解决‘最后一公里加价’才最关键。”许女士认为,可通过网络消费和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农产品传统零售业转型升级,促进消费便利化,减少蔬菜流通环节,避免不合理收费项目。她表示,还可借鉴深圳等地的经验,利用移动冷链车开设社区蔬菜早市,增加蔬菜直销店,解决部分集贸市场竞争不充分、菜价偏高的问题。此外,多建平价商店,提高菜场的平均布局密度,也是办法之一。

  调研报告认为,厦门应赶紧创新批发市场管理服务模式,建立以农产品交易为主的产业集群,创新配送模式,降低流通成本。比如,可按照客户需求,依托夏商、象屿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中央厨房物流配送体系,壮大蔬菜物流配送中间体,这样就可以降低蔬菜的物流成本。

  厦门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处处长胡衍国也认为,减少流通环节,创新流通模式,推动农超对接、产销对接,扩大直采直销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等,都是可以探索的稳定菜价的途径和办法。

  菜农、菜商在认为政府可以探索建立公益性市场时,打了个比方,譬如,像提供廉租房那样,以极低的价格租给菜农和菜贩,或者免费提供给他们,变相提高菜商的收入,使得他们能降低菜价,“只有以‘公益’的思路,降低最后一个环节的费用,才能让‘最后一公里’现象不再困扰居民”。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