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最重要的事
- 发布时间:2014-08-05 06:20:12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董碧娟
8月1日,上午8时20分,在北京西山脚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体院的走廊里,记者见到了这位如邻家老人般亲切的长者,他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
“争气机”之父的坚持
“‘争口气’的信念一直伴随着我,我们曾把这几个字大大地挂在实验室的墙上。”王小谟院士回忆道。
雷达研究是电子行业的“皇冠”,而指挥并引导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预警机更是这皇冠上的“明珠”。然而,这个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标志性装备的研制技术,长期以来被西方少数国家所掌握。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启动预警机研制,却未能成功。为了加快研制,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展预警机对外合作。
即便是对外合作,作为项目中方技术总负责人的王小谟,仍坚持要求中方主导研制方案,并在国内同步研制。在这个过程中,他创造性地提出采用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将研究推向一个新高点。
然而,就在合作研究初现成效时,合作方却单方面撕毁合同终止研制。早有准备的王小谟不慌不忙,积极向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建议,力呼自主研制预警机,做出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大型预警机研制得以立项。
王小谟率领团队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以上。他们最终用了不到1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几十年的道路,让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
“我想对年轻人说,不管干哪行,总会遇到问题和挫折。成功往往在于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下。”王小谟语重心长。
放在抽屉里的检讨书
1965年,在贵州都匀的山沟里,王小谟参与创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8所。由于没有暖气设施,一到冬天,科研人员只能窝在家里度过。为什么不把条件弄好点,让他们看看书、做做研究?王小谟十分心急。
我国长江以南的建筑安装暖气设备并不合规定。可当38所有机会搬出大山时,王小谟极力为新建宿舍争取到了“超标”的暖气。他为此没少做检讨,后来就干脆写好多份检讨书放在抽屉里,谁来了就给一份。这份苦心没有白费。“去38所吧,有暖气!”——刚搬出大山的38所,让很多人才慕“暖”而来。
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内部,至今流传着上世纪80年代王小谟在38所人钱两缺的困难时期,不惜花40万元重金到中国科技大学招录7名定向生的故事。他不仅惜才如命,还大胆使用人才,让很多刚走出校门的优秀大学生很快走上了重要的技术岗位。
王小谟院士的博士研究生曹晨回忆说:“我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干系统副总设计师时,还不到30岁,自己都没有想到,王老师的魄力会这么大。按照他自己的总结,‘不是不管,不能全管。’因为他心里有底,能够准确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预案。正是因为他的信任与放手,由他培养的年轻人进步都很快。”
病房里的胡琴声
2006年,研究进入关键时期,王小谟却遭车祸,腿骨严重骨折。没过多久,他又被诊断出患有淋巴癌。学生们赶去医院探望,在病房外徘徊半天,不知进去怎么安慰恩师。就在这时,病房内传来了悠扬的胡琴声。一推门,他们发现王老师正陶醉地拉着胡琴。
在治疗的半年时间里,王小谟前后做了6次化疗。即便躺在床上输液,他仍要把设计师叫来研究试飞数据,部署工作。病情一有好转,他就不顾亲人劝说,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试验现场。
曾是校园京剧团里唱梅派青衣的台柱子,曾是摩托车队里风风火火的赛车少年。多才多艺的王小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但他却只选择了一件事。“我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王小谟说,信念是最重要的事,信念树立了,就不会畏惧挫折。“国家总是要往前走,我们要有信心。对于个人来说就不要浪费时间,能做多少是多少。”
现在,王小谟依然忙着两件事,一件事是策划我国下一代预警机研制路线图,另一件事是培养博士生。“对当前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发展,我们不能自满,一定要抓紧时间搞下一代。可现在难的是,以前我们追赶别人时,还有一点参照,现在做新一代,就只能自己去探索。”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