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争分夺秒 不留盲区

  • 发布时间:2014-08-05 03:31:52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左旭东 文/图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云南省14年来最大级别的6.5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4日中午,记者来到鲁甸县城,辗转奔向距县城40多公里外的震中龙头山镇,只见一路上都是源源不断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各地满载救援物资的车辆,公路两边不断出现写着“党员服务站”的红色雨棚,里面摆放着矿泉水、饼干、方便面和常见药品等,胳膊上绑着红丝带的党员和志愿者在繁忙地为来来往往的车辆送上物品。

  在距离龙头山镇20多公里的小寨乡,因山体滑坡,大量救援车辆排起了长龙,道路被堵塞封闭,只有一辆辆满载着抢救出来伤员的急救车不断从震中驶来。不时有当地群众用床板或门板作为担架,抬着受伤人员向外转移。

  记者在位于鲁甸县城的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看到,中国地震局和云南地震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房间正中的大屏幕分成几个区域,显示出中国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后方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场景,工作人员分成值守信息、指挥服务、地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处置、地震灾害调查及灾情损失评估、抢险救援、应急保障等小组,开展应急指挥工作。与此同时,在地震救援的第一线,中国地震局派出90余人的现场工作队正在开展现场震情分析、流动地震台架设与监测、灾情调查、灾害损失评估和震区科学考察等各项工作。

  在鲁甸县人民医院,上百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守在20多个担架推车前,紧张地从一辆辆救护车上抬下来自灾区的伤员。医院党办工作人员李瑜华介绍,地震发生后,医院全体工作人员行动起来,为灾区伤员准备最好的医疗设备和病房,派出3个医疗小组分赴震源地抢救伤员,现在轻伤的伤员留在县人民医院治疗,重伤的转院到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治疗。

  在去往昭通第一人民医院的救护车上,锁骨骨折躺在车上输液的龙头山镇龙泉村村民杨德雄说,昨天地震时他正在家里床上玩手机,突然地震了,他赶忙躲到床下,结果被埋在倒塌的房子里,两个多小时后被救援人员挖出来,送到镇上的防震棚内输液抢救。由于到县城的道路中断,他今天才被救援人员抬到通车的路段,搭乘急救车转院到昭通市治疗。

  地震发生后,云南省民政部门紧急向昭通市和鲁甸县调运救援储备物资,目前,2万顶帐篷、3万床棉被、1.5万顶折叠床、2.5万件大衣正分三批调往灾区。目前,部分应急救援物资已经运抵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并开始陆续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截至8月4日11时,当地公安机关已疏散转移群众4000余人,抢救受伤群众107人,公安消防官兵从废墟中搜救出66人,其中30人生还。截至8月4日12时50分,两架直升机分三个批次已从震中龙头山镇紧急转移运送出来21名重伤伤员。

  鲁甸县委书记保剑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市、县、乡党委政府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动员各级干部群众,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争分夺秒、千方百计减少灾害对群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目前,全县所有县级领导除赶往灾区以外,全部到所挂钩乡镇指导工作,各乡镇立即组织人员对本区域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再排查,隐患点必须安排人员24小时监测,划定危险区域,设置安全警示牌,组织疏散危险区域内的群众,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进一步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境内所有水库、塘坝、河堤及矿山等重点设施的病险排查,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救援队伍坚持把人员搜救作为第一位的工作,以部队官兵、专业救援队和当地干部为主,迅速组成大规模的搜救队伍,翻山越岭,进村入户,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千方百计搜寻幸存群众,救治受伤人员,力求做到救援方案最优、施救措施最快、救援效果最佳,尽最大努力为伤员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卫生部门加强力量统筹,从各地抽调医疗人员,组成25支救治医疗队,与当地的25支医疗队一起,采取市县内治疗与向上级医院转院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分赴灾区各医疗救治点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目前,参与灾区抗震救灾的力量超过5500多人。省级财政已向灾区拨付救灾资金2000万元,市级财政向重灾区鲁甸县、巧家县分别调度地震救灾应急资金5000万元和3000万元。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