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忠县:好生态“长”出好经济

  • 发布时间:2014-08-02 03:31:2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邓俐 实习生 杨蕾

  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1个区县中,忠县长江江岸线最长,辐射三峡库区水域最广,生态涵养的任务最重。

  今年上半年,作为重庆市级贫困县的忠县,工业增速连续6个月居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一位。

  把握好“涵养”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涵养中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忠县是如何交出漂亮答卷的?

  面上保护:做好生态涵养七件事

  “我们这是一个三峡库区生活垃圾环保一体化项目,计划投资13.69亿元,年处理120吨粉煤灰、煤渣等工业废渣,配套建设余热发电系统。”在重庆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忠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李心国介绍。

  这是重庆第一条利用水泥悬窑处理垃圾的系统,利用水泥悬窑每天可处理200吨生活垃圾,利用窑头窑尾的余热进行发电,每年可发电1.6亿~2亿度,可解决整个厂区用电的50%。既生态环保,又产生了经济效益。

  这只是忠县生态涵养“七件事”的一个小缩影。

  今年,忠县县委、县政府结合生态涵养定位,科学谋划提出了包括抓好库区清漂及垃圾污水处理、森林工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城市生态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库区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和文明习惯养成等生态涵养“七件事”,强化“面上保护”。

  “如果说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肾’,那么我县的湿地生态系统就是‘忠县之肾’。”忠县林业局局长陈敬荣说。

  重庆三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忠县段总面积约3000公顷,涉及石宝镇、涂井乡的新政、共和、万松、两河、涂家、友谊、龙滩、青坪、万顺、巴山等10个行政村。

  如何保护好“忠县之肾”?

  “今年,我们计划在长江及其干流、白石水库等地开展湿地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启动涂井乡湿地管护站建设,在湿地保护区区域新造林2100亩,进一步增加造林密度。”陈敬荣说。

  目前,忠县正同时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等环保五大行动,更加突出对三峡库区水源的“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青山绿水,肩负起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责任。

  绿色发展:半城山水满城橘

  “我们‘三峡橘海’科技含量高,景观特色鲜明,标准化、现代化。美国柑橘专家考察友谊村时说‘三峡橘海’是目前世界上山区农业最先进、最科学的一流果园。”涂井乡友谊村大学生村官徐勤说起村里的“三峡橘海”,满是自豪。炎炎夏日,走进刚刚丰收过后的“三峡橘海”,满山的绿树让人顿感清新凉爽。

  “三峡橘海”2001年临长江而建,种的都是优质夏橙,面积已达12350亩。10多年来,人们为橘海的“五大奇观”而倾倒。一是“花果同树”,每年四月中旬,绿叶簇拥着黄果,黄果点缀着白花。二是“父子同床”,到了5月中旬,当成熟果还在采摘时,幼果又长出来了,当地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父子同床”。三是果子挂果期长,从头年4月开花,到次年5月果子成熟,果子在树上有一年多时间。四是果皮“三黄三青”,柑橘从5月到12月中旬都是青皮,到12月下旬果皮由青变黄,到次年5月中旬又开始由黄变青,果肉却仍然是5月成熟。五是果树寿命长达25年。“三峡橘海”给橘农带来可观种植收入的同时,每年还迎接全国各地游客10万人次。

  “半城山水满城橘”,城在橘中、橘在城中,说的就是有着“中国柑橘城”之称的忠县。忠县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柑橘信息化果园、现代柑橘信息化精准管理系统,获得了极为苛刻的柑橘“品种、育苗、建园、管护、橙汁加工”五大技术国际采标确认,赢得了全国“柑橘科技看忠县”的美誉。目前,忠县拥有亚洲最大的柑橘脱毒容器育苗基地(年育苗300万株以上),柑橘种植面积已有35万亩(投产23万亩),总产量达21万吨,柑橘加工能力达32万吨,形成“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完整的“产加销研学旅”六位一体产业链,建成了亚洲目前最大鲜冷橙汁(NFC)生产基地,并通过国际GAP认证,综合年产值已达15亿元。

  柑橘成为全县最大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的同时,忠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也上了新的台阶。近日,示范区建设规划已顺利通过相关评审。

  与此同时,生态工业也加速崛起。“我们倾力打造特色生态工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10平方公里的忠县工业园区是重庆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园区办公室主任李心国介绍,所谓“一区五园”,即移民生态工业园、苏家工业园、水坪工业园、船舶工业园、新型建材园。依据科学理性绿色发展理念,园区坚决杜绝“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及产能过剩的项目入园。李心国说,本着这个原则,今年上半年,园区重点引进了30万吨柑橘加工和柑橘皮渣加工、年产2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等7个生态涵养循环发展项目。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98.05亿元、同比增长21.5%,实现工业增加值24.46亿元、同比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6个月位居渝东北首位、全市第4位。

  生态旅游:“边穷苦”变身“旅富强”

  “生态杨兴村,清凉八斗台。今夏消暑何处去,杨兴八斗台欢迎您!”随着石子乡杨兴村八斗台景区正式开门迎客,这个昔日穷山恶水的地方一炮走红,终结忠县无避暑景区历史的同时,成为一张闪亮的旅游名片。

  从重庆主城40℃的高温烤炙中来到海拔1000米以上的八斗台,顿感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景区崭新的旅游接待中心刚刚投用,公路沿线,10多户乡村旅游接待户家家宾客盈门,生意火爆。

  39岁的村民刘玉兰上个月刚从外地打工回来。她告诉记者,这两年,她一家4口每年都会赶在炎炎夏日到来之前回到村里做农家乐生意。刘玉兰说:“今年景区正式运营了,我的农家乐刚开张半个多月,毛收入就上万元了!”景区接待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开业短短一个月已接待游客上万人。

  “以前穷山恶水,人人想走,现在旅游兴盛,人人想留。”石子乡乡长王福全介绍,八斗台是海拔1000~1500米的8座连片山峰,所在的石子乡杨兴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村子里到处都是溶洞、岩石、溪流,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加上交通不便,村民生存条件恶劣,多年来只能靠种玉米、红薯、洋芋“三大坨”为生,非常贫困。

  4年前,经多方论证,杨兴村最终选择了发展生态旅游。“我们把生态旅游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围绕八斗台‘生态好、海拔高、景观奇、民风淳’四大优势,突出养生、纳凉两大功能,以项目建设为基础、旅游发展为平台、创新理念为手段、脱贫致富为目的,打造八斗台乡村旅游景区,实现造血式扶贫开发。”王福全说。

  “发展的第一步是保护。”王福全说,因地制宜规划发展,不大修酒店宾馆,不破坏青山;建污水处理厂,所有污水必须全部处理达标排放,不破坏水源。

  由于保护得当,生态良好,八斗台吸引了大批游客。当地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刘玉兰就是其中一位。“以前在家看孩子、喂猪、种玉米,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搞起农家乐后,收入高出一大截,去年,仅靠经营农家乐,年纯收入就有五六万元。”

  村里还探索出村民用土地、林地入股,组建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村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冯宗祥告诉记者,2009年合作社刚成立时,只有12户农民参加,现在已发展壮大到153户共265股。去年合作社进账了80多万元,经营额每年都在节节攀升,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全村202户375人增收。

  八斗台景区只是忠县加快打造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目前,闻名遐迩的“江上盆景石宝寨”、“橘海人家”、“中国柑橘城”等新旧景区正在提档升级,过境游向休闲观光体验游转变。依托长江旅游,以“万里长江·烽烟三国”为主题,荟萃长江沿线三国文化“珍珠”,融合本土忠义文化,通过长江三峡上第一个主题山水实景演出,借助长江、三峡、三国品牌叠加效应,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水上乐园、参与体验等于一体的“三峡港湾”综合大型旅游度假景区、长江三峡文化旅游示范区正在加速建设和崛起,引领忠县迈入“强旅富”的新时代。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