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合力发展农村金融
- 发布时间:2015-04-09 10:0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斌
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在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普惠金融:探索农村金融改革的新模式”分论坛上表示,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金融的定位应该更加明确,形成合力,才有利于形成一个为农业发展服务的金融体系。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一个弱势、多风险的行业,金融支持“三农”如何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至关重要。
吴晓灵表示,我国在改革之初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定位是建立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金融三者结合的金融体系。但是30多年过去,实践当中还是有很多的误区。
“邮储银行定位在农村发展是近几年的事情,在很长一段时间农信社和农行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这其中,农行的商业性和农信社的合作性如何妥善处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道路。”她说。
从现实看,小农经济难以适应社会化的大生产,我国需要信用合作。把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小农组织起来,真正走上生产、销售、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合作道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改革的初衷是希望农信社走合作金融的道路,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信社已经成为基层金融机构,实现真正的合作面临困难。”吴晓灵说。
她认为,农信社可以走商业化道路,进行股份制改造。但她同时强调,这种股份制改造,并不完全等同于普通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其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走股份制道路,但是服务的对象应该还是以农村为主。
吴晓灵认为,在我国特殊的环境下,全新的信用合作不能走历史的老路,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新生的合作金融走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道路是不行的。吴晓灵举例说,目前山东正在设计一种新型的农村信用互助模式,即农民信用互助组织,其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资金池。农信社、农行、邮储银行,都可以作为农民信用互助组织的开户行、业务辅导行、行为监督行和资金批发行。
“我国应形成商业金融机构与互助金融机构上下对接、批发和零售的关系。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现状,应成为商业金融的定位。”吴晓灵说。
此外她认为,农村的弱势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没有政策支持是不可能的,因此还需要做好财政的扶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