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新闻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字号:  

日媒:中国与印度合作 亲近程度引世界关注

  • 发布时间:2015-04-09 13:43:43  来源:环球网  作者:山田刚  责任编辑:王斌

  《日本经济新闻》4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与印度,要亲近到何种程度在印度莫迪政权提出以“Make in India(印度制造)”为号召的产业振兴政策之后,一些中国企业相继开始在印度扩大业务。2015年大型商用车企业北汽福田宣布将进入印度西部,大型纺织企业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宣布将与印度财阀的核心企业瑞来斯实业(Reliance Industries)成立合资企业。2015年2月华为技术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成立了中国大陆之外的最大研发中心,可容纳5000名工程师。

  虽然印度与中国的贸易额迅猛增长,但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莫迪总理提出的“莫迪经济学”的利好下,开拓市场的机会扩大,但是经贸合作能否加速扩大则取决于中印能在大程度消除相互之间的不信任。

  中国企业对“Make in India”充满期待

  “我们要在印度制造政策上赌一把,我确信该研发中心将为本公司的技术革新发挥重要作用”,华为印度研发中心首席运营官(C0O)Wilson Wang在研发中心的开业仪式上如此表示。华为投资1.7亿美元在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设置了这一研发中心。

  莫迪政权上台后,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印度推进经贸合作。2014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之际,北汽福田汽车和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产业开发公社(MIDC)就在该邦东部城市浦那(Pune)建设工业区签署了备忘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也与莫迪老家的古吉拉特邦就面向该邦巴罗达(vadodara)地区的电机厂商开发工业园签署了备忘录。

  2015年2月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决定通过金融子公司向印度电子结算巨头的运营公司出资25%。3月印度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巴帝电信(Bharti Airtel)与中国移动就联手开发4G、5G移动电话等最尖端技术和联合采购器材达成共识。

  据印度媒体报道,海尔计划最早在年内向浦那工厂追加投资1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亿元),以增强白色家电等产品的产能。擅长生产空调的美的集团也提出力争在家用和商用空调及微波炉业务领域,扩大在印度的市场份额。

  不仅限于此。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小米透露,为了提高服务和安全性,将在2015年6月之前在印度设立数据中心。

  此外,以电视和冰箱等为主要产品的康佳集团和TCL也正在讨论重新进入印度家电市场。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面临增长减速,但在进军新兴市场国家时仍然具有优势,而尚未开拓的印度市场看起来非常有吸引力。

  印度方面也全面启动了吸引中国企业的招商战略。印度工商业联合会(Assocham)表示,“约50家中国企业对于进驻与德里首都圈相邻的北方邦显示出兴趣”,已开设讨论建立面向中国企业的制造业特区。该联合会表示,“如果这一构想得以实现,将从中国吸引到1万亿卢比投资”。

  不信任感依旧

  与此同时,中印政府间的高层交流也正日趋活跃。2014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这是中国领导人8年来首次访印。印度总理莫迪也将于今年5月前后访问中国。在印度新政权上台的约10个月时间里,印度方面先后有副总统安萨里、外交部长斯瓦拉吉和商工部长尼尔玛拉·希塔拉曼等人相继访华。而中国方面有国务委员杨洁篪、外交部长王毅等访印。

  中国政府显示出允许印度参加中国发挥巨大影响力的上海合作组织的态度。此外,还表示欢迎印度扩大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而印度也在以经济合作为核心,悄悄推进对华外交。

  两国3月下旬在德里举行了有关边界问题的特别代表会议,就维护边界地带的和平等交换了意见。这是去年春季莫迪政权上台后首次举行相关会议。有分析认为,会议还就总理莫迪的访华安排进行了预备磋商。可以说,相互注视的两国正一边巧妙搁置难题,一边推进重视实际利益的外交。

  今后的课题是如何缩小中印贸易中的印方逆差,还有如何扩大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这两点。中印两国贸易额2002年度超过日印贸易,2011年度首次突破700亿美元。对于印度来说,中国已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但印度的对华贸易逆差逐渐扩大,2013年度达到约360亿美元。

  与两国的经济规模相比,中印间的直接投资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印度的IT巨头自2000年以后联袂进入中国,包括印度企业在中国进行拖拉机合资生产以及电气设备工厂进驻等。不过,对华投资仍未形成巨大的潮流。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企业对印投资在最近数年里迅猛增长,但2000年至2014年12月的累计额仅为4.5多亿美元。只有同一时期日本对印直接投资累计额的40分之1左右。

  中国2013年一年在海外投资了1000亿美元以上,仅在缅甸就累计投资100亿美元以上,可见对印度投资少得令人难以置信。正因为如此,习近平主席访印之际提出的“5年达到200亿美元”这一对印投资目标可以说充满信心。

  对印投资增长乏力被认为主要是印度的问题,包括电力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复杂的税务制度和法律制度,以及僵化的签证发放体制等。而且相继出现不透明的情况,例如中国企业对电力项目的投标因违反规则而被取消,或者对电子产品工厂的投资申请被束之高阁等,甚至有中国企业不得不因此撤出印度。

  2010年,由于怀疑中国通信设备被嵌入间谍软件,印度政府一度启动了进口禁运措施。2014年11月,发生了装载中国起重机的船只因安全保障方面的理由而被拒绝进入。华为技术的开发中心从宣布计划到建成也花费了4年半时间。

  中国驻印度大使乐玉成在2015年2-3月连续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强调中国完全接受印度制造业政策,并表示对待中国企业的不公平措施给扩大对印投资带来了不便。提到了印度仅向中国经贸人士发放有效期为90天的短期签证,适用于40多个国家的落地签证将中国排除在外等,敦促印度尽早予以改善。

  印度产业界也对中国加以戒备。2000年代以后,钢铁、化学品等材料、汽车部件及太阳能面板等中国制品大量流入印度。对此,印度方面多次实施贸易救济对策,比如征收反倾销税以及启动紧急进口限制措施等。据印度钢铁部透露,从2014年4月到2015年1月中国产钢铁的进口量约为290万吨,几乎达到了上年同期的3倍。

  对于直面经济减速的中国而言,在开拓新市场业务方面,印度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力争重返高速增长轨道的印度也发现与中国存在开展业务合作的巨大可能性。在边界纠纷、贸易摩擦等课题堆积如山的背景下,习近平和莫迪两大实力派领导人会让两国关系亲近到何种程度?不光亚洲,整个世界都在高度关注。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