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城市化工作定调:从城镇化到城市化将以市民为核心

  • 发布时间:2015-12-23 07:57:4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斌

  时隔37年,中国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国的城市化工作无疑将发生重大变化。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新华社昨日发布的公报显示,会议明确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在谈及此次会议和2013年召开的首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异同时,接近决策层的专家告诉,城镇化强调农业社会的非农化转变,而城市化更多强调城市发展、规划、治理等问题,整体来看,二者并不是排斥的概念,只是侧重点会略有不同。

  中国上一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确立改革开放大战略的1978年。当时,中国城镇化率约为18%,而到2014年已提高到54.77%。上述专家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好城市就治理好一大半的中国,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过去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向以城市为重点转变。

  这意味着,未来的工作将把重点放在“做好城市”上。会议还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强调统筹的基础上对城市规划、住房政策、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不仅呼应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农民工市民化思路,也符合本届政府一贯强调的“人”的价值,让城市化真正服务于“市民”。

  城市工作需统筹

  城市在中国社会中起什么作用,占什么地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此作出了明确回答: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会议还强调,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要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城市发展中,区域不协调、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比比皆是,因此在这次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统筹和协调成为城市治理和发展的关键词。会议提出,要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最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表示,现在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时刻,有7亿多人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学习,如何治理城市、避免城市病,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作出规划和布局。

  在区域协调上,会议明确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

  在发展治理思路上,会议强调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之外,还提出五个“三统筹”,包括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在这样的大框架之下,会议罗列了多项改革细则。本报记者总结发现,政策部署密集的领域包括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增强城市宜居性、改革完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还就推进城市工作的领导班子作出了部署。强调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城市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

  人民城市为人民

  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冲刺战中,中央出台的诸多重大战略都将人民权利和幸福提到了极高的位置上,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不例外。

  本次会议明确,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并称这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农民工市民化作为房地产去库存的重要方式后,市民化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事实上,无论是城镇化还是城市化,本届政府都十分强调“人”。

  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日前表示,城镇化的短板主要体现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高。在全国城镇现有7.5亿常住人口中,有2.5亿左右的人没能在城镇落户,没能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没有相应的市民权利。

  在《居住证条例》颁布之后,以户籍为突破口的一揽子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被认为将拉开大幕。

  此外,会议还对市民素质提出了要求。会议提出,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化工作的具体部署中,会议强调了人民的参与和监督等权利及义务。例如,提出规划编制要接地气,可邀请被规划企事业单位、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还应该邀请市民共同参与;要健全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确定为城市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无论是雾霾等环境问题,还是重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近年来,中国各级别城市不断暴露出因规划治理能力不匹配而出现的各种“城市病”。

  交通拥堵,工作与生活功能区隔分明,“鬼城”、“睡城”频现,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致暴雨内涝……一系列的问题,都对城市工作提出了挑战。

  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内容来看,如何提高统筹规划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工作的重点,最终要实现宜居性和可持续性。

  具体来看,会议强调要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

  在群众意见较多的建设水平方面,会议提出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做好建筑节能

  此外,结合时代特征,会议提出要着力打造智慧城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樊友山认为,“互联网+数据融合”,能解决一部分城市治理的难题。数据的创新融合、开放共享、管理利用,能引导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