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临近 经济冲刺年末考

  • 发布时间:2015-11-26 07:13: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斌

  中央经济工作会临近 经济冲刺年末考

  中央地方轮番发力,供给侧改革亮相,领导人带队“推销”

  交卷时间仅剩一月,中国经济今年的大考进入冲刺阶段。近段时间以来,不仅各项改革纷纷进入加速或盘点阶段,高层领导人也如有“分身术”般频繁出现在各种会议和出访中。

  “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后,中央政府和各个部委都密集进入开会季。其中,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主题是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这次会议可谓重磅,不仅是中央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改革方向的定调,更罕见地就房地产、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和产能过剩等问题作出明确指示。

  有接近决策层人士对透露,这些内容将很有可能被吸纳进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成为明年的工作重点。

  根据往年惯例,12月上旬或中旬,将召开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将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5年经济工作,提出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此外,供给侧改革的亮相将为政策制定统一发力提供基础,预计产业和消费升级方面的刺激政策将成为热点。从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议题来看,工业稳增长、消费升级、企业技术升级、扶贫等议题被频繁提及,有关政策的落地速度也在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加强和扩大对外开放后,主要领导人近日密集参加国际会议和出访交流,在传播中国开放态度的同时积极“推销”产业合作。

  中央地方齐冲刺

  中国三季度的GDP增速为6.9%,尽管这一数据仍然处在合理区间,但经济下行的压力依旧不可小觑。在此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展开了一场经济冲刺大战。

  记者从发改委有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包括铁路、水利等大型基础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良好,工程进展顺利,四季度将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爆发。此外,政府专项基金和PPP(公私合营)模式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四季度也将看到明显成果。

  从中央层面来看,不仅相关部委加快了审批和资金投放安排,下行压力较大的外贸方面也有密集动作。近日,海关总署针对当前进出口情况推出批量措施,按照“打破垄断、促进竞争、规范行为、完善监管”的原则,提出了放开电子口岸预录入系统的准入限制等措施,被认为能够切实减轻进出口企业的负担。

  在通关方面,海关总署也祭出“大招”,如加强与口岸相关管理部门的协作配合,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口岸信息共享共用机制化建设。

  数据显示,9月起,工业情况略有亮色但效果仍旧有限。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9%,增速比1~8月回落2.1个百分点。

  近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着力稳定工业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效益,这对稳住就业、巩固经济向好基础,意义重大。会议决定,整合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国制造2025》关键领域;大力促进与群众需求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等升级发展,加大铁路、通信等高端装备走出去步伐。

  不仅如此,地方也展开了冲刺部署。就在上月和本月,已经有云南、甘肃、山东、江苏、陕西、江西、贵州、四川等8个省召开会议,分析当地三季度经济形势,并对四季度经济工作做出部署。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认为,目前大量稳增长项目将持续释放效力,财政刺激政策的作用也将逐渐显现,这将带动需求改善。货币政策稳健偏松,社会融资利率水平下降,市场流动性充裕,有助于企业生产复苏。

  供给侧改革亮相

  如何尽快释放改革红利,是解决中国经济目前老产业乏力、新产业弱小的重要途径。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紧接着,在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而在早前公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有“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表述。

  至此,供给侧改革似乎成为中国宏观调控最新的指向。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未来可能会更多侧重于如产权制度改革、国企改革、金融和财税制度改革等基础性的体制机制改革。

  习近平更提出四项具体改革措施,包括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

  有分析人士表示,上述四个“歼灭战”是在产业层面、调控层面、财税制度层面、资本层面的新部署,勾勒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规模,反映出供给侧改革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有官方智囊对本报表示,供给侧的改革并非否定“三驾马车”,也不等于经济学领域的供给学派,因为习近平在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同时强调产业政策要准,这是较为尊重当前客观情况的做法。

  也有券商报告认为,目前已经推进或正在部署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等,既涉及政府组织,也涉及政府资金主导的大型企业组织,这些都属于组织能力优化的新探索。供给侧改革将继续推进这些具体改革的前进。

  积极外交加码

  在冲刺过程中,对内加强改革部署,对外积极推进产能合作,成为政府近期工作的亮点。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已经与世界密不可分。在新一轮发展阶段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共识。在10月访英时,习近平曾指出,随着商品、资金、信息、人才的高度流动,无论近邻还是远交,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就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作用,习近平近日在G20峰会上强调,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目前,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

  同样,在李克强看来,中国市场发展的蓝图也是一幅世界可以共享的蓝图。他近日为《经济学人》撰文时称,世界数十亿人民还没有享受到大规模工业化和良好基础设施的便利,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来改变这种现状,那涉及数十亿人的增长将为大宗商品市场、制造业以及更广泛的领域带来多么巨大的机遇。

  不仅积极宣讲中国开放合作的态度,高层领导人也纷纷当起“超级业务员”。习近平上月英国行时敲定了300亿英镑的大单,本月初,他又与来华访问的法国总统奥朗德签署了200亿欧元的合作协议。

  此外,近日以“分钟”计算进行外事活动的李克强也不忘推销自家好货。

  李克强11月23日在吉隆坡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举行会谈,表示将积极探讨开展马来西亚-新加坡高铁建设、马来西亚南部铁路建设和中马港口联盟等合作,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助力两国经贸往来。24日,李克强在苏州会见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爱沙尼亚总理罗伊瓦斯时又表示,中方希望寻找新的合作增长点,愿继续推进波罗的海高铁项目建设。

  11月25日11时整,李克强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登上从苏州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已向十多个国家表达了合作建设高铁的意愿。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