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座谈会
- 发布时间:2015-01-27 01:00: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王斌
1月2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会上,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迟福林、国务院参事室姚景源谈到,当前增长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建议把更多精力放在改革上,用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提高经济效率。李克强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按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进键”,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打造“双引擎”,让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生产力加快成长,实现新常态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使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清华大学吴晓灵、银河证券左小蕾、中国银行曹远征提出,要实施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金融改革,稳定市场预期。李克强强调,当前多重矛盾叠加,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必须继续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宏观政策既要坚持基本取向,又要动静相宜、主动作为,围绕区间调控实施更加及时精准、有力有效的定向调控。今年要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在强实体、促创新、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更大发力。
继22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全会发表特别致辞后,5天内总理第二次提及要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打造“双引擎”,经济学者普遍将此解读为今年经济改革将要提速的信号释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要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进一步摆脱种种束缚,充分发挥市场的潜力和效力。李克强总理上任时提出的“凡是市场能够做到的让市场来做”,正是充分发挥市场潜力和效率的形象表述。而要发挥市场潜力和效率,就是要进一步推进改革。这包括充分发挥民有经济作用,这意味着放开微观市场,放松各种市场管制,撤销市场中的很多樊篱;也意味着政府将下放诸多权力,尤其是投资审批权力。因而,就政府而言,重要的是减、放、管。“减”主要包含减政,即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是指政府向市场放权,按经济规律办事。“管”的含义则是把该管的事务管好。
“全面深化改革怎么改?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这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正局级专职监事、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李保民说,“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改革、新希望、新梦想的过程中,各个要素组合还是遇到了很多深层次的体制障碍和弊端,使得其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比如在科技创新方面知识产权的界定问题,再比如说大家现在关心的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还有收入分配中一些劳动怎么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体现出来等。这些方面,我们的法律法规、政策远远不到位。”
总理此次讲话明确表示,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今年要进一步深化。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研究所研究员付广军认为,应该继续深化税制改革,以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他说,税制改革是各项改革中的最关键因素,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完善税收制度”,主要目标是建立现代税收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调整中央和地方间税收分配关系,在保持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合理理顺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卫东认为,中国将在2015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他预测,2015年,政府将通过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范围和规模,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以及推广使用PPP模式等,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同时,为落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政府也将加快在深化税收制度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构建地方税体系等方面的步伐。
金融改革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认为,重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包括:改革外汇管理和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拓展和优化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放松金融管制,放宽对银行体系的信贷额度控制和存贷比限制,取消贷款投向管制;对小微企业贷款实行差别化监管要求,并给予充分的业务倾斜和激励;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完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转变商业银行单纯追逐利润、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扩大小微企业和农民的抵押物范围,增加信用来缓解融资的问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5年,政府将视内外部经济条件,稳妥有序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各项金融改革,促进改革红利尽快释放,以改革创新来重塑经济增长动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