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央企薪酬改革核心被触及 约200多人将受影响

  • 发布时间:2014-12-30 07:03:00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慧敏

  “今天就是历史,我们见证着历史,我们是历史的一部分。”《一步之遥》近期上映,很多人直呼没看懂,不过这句台词还是很贴切的。

  经济领域的改革在今年可以说是历史性的。能源领域一些政策的放开、中石化领跑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高管薪酬改革敲定、反垄断频频出击等等,这些改革破局动作的酝酿有的持续数年,有时候看上去离落地就只有一步之遥。而在今年这一步之遥被跨越突破了。

  破局

  1

  能源改革

  大幕刚拉开

  有一些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是立竿见影的,比如去年开始施行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使得国内油价从以前的几个月甚至几年一调缩短到10天一调,跟国际油价涨跌基本同步,发改委调整油价再也不用“半夜鸡叫”了。但是另外一些改革的红利可能需要慢慢显现,这些改革的影响也有可能更加深远。在今年的能源领域尤其是最重要的石油领域,无论是公司层面还是市场层面,都有一些见微知著的改革破局之举。

  今年2月份中石化公布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引入外部资金超过1000亿元;同样是在2月份,国家能源局发文要求油气管网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平等开放;5月份中石油宣布转让东部管道资产,价值800亿元;8月份国家原油进口权放开,广汇能源成为第一家获此资质的民营企业;11月份中国首次公布了战略石油储备数据,不再对外藏着掖着;12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正式获批,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的中国将要参与到国际石油市场定价权的争夺当中去。这么多改革破局的动作,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相互作用,使得我们国家的石油市场更加公平和透明,也肯定将惠及广大消费者。

  除了石油之外,电力领域的改革在今年临近年底的时候也开始胎动。有人说电力是整个能源领域里最错综复杂的一块,利益盘根错节,沉疴积弊很严重。也正是因为如此,肇始于12年前的电力改革一直停滞不前。今年6月份,最高层明确要求要在年底之前拿出新的电改方案。最新的消息是新的电改方案将向着电网、电价进一步放开的方向走。当然也有外界担心电老大的改革诚意不如油老大。但是无论石油领域改革的艰难起步还是电力领域改革的重新出发,在今年都迈出了颇具勇气的第一步,也拉开了整个能源领域改革破局的大幕。

  破局

  2

  央企薪酬改革

  核心被触及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嚷嚷了几年之后,中央企业高管们动辄百万的“天价薪酬”拐点乍现。今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也将从2015年正式实行。央企薪酬改革问题终于摊上台面并且到了认真落实阶段。

  实际上,中央企业高管薪酬改革问题从动议到靴子落地,这一进程花去了太多时间。早在十年前国资委就印发《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但未涉及到央企负责人与职工的薪酬差距,2009年人保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也主要是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与上年度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虽然有一系列规定出台,但央企执行并不到位,央企高管“看不见的收入”仍持久成为社会质疑的焦点。

  而此次最新的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开始触及政企分开这个根本,关注于高管职工收入间的差距,改革也没有回避最为核心的隐性收入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与《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一同获得通过的《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值得期待,按照规定,在新规实施后,央企高管公积金、医疗保险缴纳都将更规范。具体到培训方面,以后企业负责人在获取在职学位、参加MBA(工商管理硕士)、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等课程而产生的费用,都开始要由个人承担。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企高管的薪酬也开始与管理、经营成绩直接挂钩,央企、国企高管不再拥有传统“铁饭碗”,“盈亏”问题终究要受到市场考验。按照计划,除了央企负责人薪酬调整外,国家也将建立薪酬信息公开制度,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福利性收入等薪酬信息需向社会公开。这样看来,在央企薪酬改革开始落地之后,切入国企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路径上也将顺畅一点儿了吧。

  破局

  3

  反垄断执法

  愈发常态化

  从最初几年的鲜有动作,到如今的“洋老虎”“土老虎”一起打,我国反垄断执法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反垄断执法也开始常态化。今年9月发布的我国反垄断执法清单显示,自2008年8月我国《反垄断法》颁布实施以来,商务部共立案945件,国家发改委查处企业及行业协会组织共计335家,国家工商总局立案3件,授权省级工商局立案36件,一共39件。

  2014年似乎成为了中国“全方位反垄断元年”,从知名企业到跨国公司,从汽车零部件到整车销售,在治理市场秩序上,反垄断执法打出密集组合拳,反垄断执法也从制造业发展到科技行业。

  今年2月,发改委证实美国高通公司因涉嫌在华实施价格垄断遭查;6月商务部正对中国汽车行业潜在的垄断行为进行审查;而7月末,反垄断执法的大火烧到微软……

  也正是因为中国反垄断执法的确实践起步较晚,时至2013年发改委才对三星、LG等6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开出3.53亿价格垄断罚单,成为中国首次制裁境外企业的价格垄断,这也造成如今外企在面对反垄断大棒时出现“心理上不适应”,甚至抛出反垄断案主要针对外企这一观点。

  但在实际的反垄断执法上,中外并没有差别,此前茅台、五粮液也曾因限价令被罚4.49亿,而反垄断调查所涉及到的企业,外国企业比例仅达10%。随着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也早已从“内外资差别化对待”模式,进入“不分内外不问出身、依法严格监管并保障合法权益”的新阶段,反垄断调查也更加关注民生领域。就像李克强总理说的那样,反垄断也是为了让市场更加公平,加大中国的开放力度,让更多的外资、外国产品愿意和敢于进入中国。

  破局

  4

  通航产业

  飞机“理想国”

  安静隐秘的住宅区内,一架架私人飞机整齐地停在房屋门前。屋前的飞机跑道宽敞整齐,公路使飞机能够直接从机场开到居民的住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斯普鲁斯溪航空小镇今年着实在国内火了一把,这个家家有私人飞机的小镇让国内的土豪们觉得,只是有几辆豪车的生活还是弱爆了。

  从去年开始,通用航空领域就开始了私人飞机理想国的“造梦计划”。先是放宽私人飞机驾照的考试资格,再是把通航飞行的审批权由军方划归到民航部门,简化了飞行前的审查程序。

  今年11月,颇受市场期待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召开。目前正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两大区,以及海南岛、长春、广州、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10小区进行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民航部门的态度是,力争2015年将该项改革在全国推开。

  政策的强心针让人们闻到了通航市场的新鲜味道。资本的逻辑是,不管现在赚不赚钱,先抢位。理想与现实往往一步之遥。今年以来,通航产业不得不面临的一种尴尬就是,还没等到市场开放就先过热了。根据2012年对全国有规模的94家通航企业的统计,94家企业中只有40家实现盈利。此外,我国可供通航飞机起降的机场严重短缺;通航飞机起降的审批流程还是过于复杂……

  做通航产业的人其实都有一个不远不近的梦想。拿北京来说,如果三环以外的所有非管制区域内,每个大酒店、高端写字楼、医院等建筑物上都能开辟出停机坪并设有站点,直升机等通航飞机起降程序不再这么复杂,那么在北京这样拥堵的城市中间,我们就能像打出租车一样打“飞的”了。

  理想还是要有的,可能不远的将来就真的实现了。

  人物

  傅成玉穿冲锋衣的老头

  去年11月青岛输油管道发生爆燃事故,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赶到现场参与救援工作,穿着一身蓝黑色冲锋衣,还在事故现场摔了一跤。不过这一跤没有绊倒傅成玉,而穿着冲锋衣的形象却是其在今年推动中石化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一个侧面写照——冲锋在前。中石化这家年营收2.8万亿元的庞然大物,在今年一年的时间里,更准确的说是用了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混合所有制的第一阶段——从2月份宣布到9月份引入超过1000亿元的外部资金。

  当然接下来傅成玉在中石化混改当中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而人们担心的是他已经到了到点退休的年龄。傅成玉生于1951年,现年63岁,在央企领导人中已经属于超期服役。因为按照惯例,央企一把手副部级干部最晚63岁退休,部级干部65岁退休,而三桶油都是副部级单位。不过傅成玉说中央已经明确让他留任。这也被外界解读为高层肯定了傅成玉所主持的中石化改革,让其留任是为了保证公司改革能够继续向前推进。业内流传的一个说法是,傅成玉曾经直接上书最高层,陈述中石化改革问题,而最高层在批示当中对傅成玉的继续留任给出了肯定的表态。而按照傅成玉此前向外界透露的规划,在引资完成之后中石化将推动专业化子公司上市,使得公司治理更加规范,业务层面则要提升非油业务比重。在今年跨出混改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之后,明年中石化的后续改革动作令人期待。

  央企高薪高管该来的迟早会来

  2015年即将来临,在银行、保险、铁路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等72家央企首批实施的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也终于要正式开始,这个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之一,终于要被攻下。

  此次薪酬改革涉及人员约为200多人。虽然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原文日前已下发到各中央企业,但由于企业情况不同,还需要结合整体要求和各企业实际情况,出台对应每个企业的实施细则,所以每家企业涉事高管最终的情况并不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并不是所有央企负责人都要降薪,而是要根据负责人与基层员工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调整。

  在某央企担任副总的周先生也是薪酬改革中受限的高管之一,与其他中央企业高管相比,年薪70多万的他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周先生在这次薪酬改革上的态度相对比较淡定,按照他的说法,限薪的说法也提了好几年,“该来的迟早要来”。并且若按“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到8倍”计算,周先生在方案实施限薪前后差距并不会特别大。在他看来,此轮薪酬改革还是强调了差异化,重点是对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垄断性企业以及金融类高管才是此次重点被薪酬的对象。

  也有高管表示,自己一年到手薪酬40余万,这个数字相较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来说其实就不多。在他看来,相较于薪酬调整,央企和央企负责人中存在的隐性福利才是更大的问题,“虽然不少央企根据董事会决议和规章制度来签批一切支出,但不少董事长、党委书记和总经理都还是有签字的权力”。

  说到底,不管是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还是对履职待遇做出更多规定,都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度对权力进行明确的界定,实现集中的权力分散化、隐蔽的权力公开化。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在改革文件已经出台后,改革的落实更令人期待。

  ■样本

  中石化

  加油站绝非只加油

  想象一下,未来你开车去离家最近的中石化加油站,可能是去自提一台海尔的家电产品,顺便加个油,而在加油站里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在大屏幕上登录1号店随手选些零食,然后让顺丰送到你家里,再或者也可以看看一些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当然这一切还可以用微信来支付。这就是中石化想要扩展的非油品业务,他们想把遍布全国的两万多家加油站变成一个个生活服务终端,而不仅仅是一个加油的地方。

  在今年的中国经济界最受关注的公司除了阿里巴巴,就是中石化了。当然今年中石化频频上头条不再是像前几年一样凭借高管公款喝茅台、千万元大吊灯之类的新闻,而是贯穿今年一整年的重组引资改革。2月份中石化公布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要拿出最赚钱的加油站业务进行对外引资;4月份完成了加油站业务(销售公司)的重组;6月份拿出了改革的时间表;7月份公布了改革引资的具体步骤和规则;9月份包括中国人寿华夏基金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腾讯、复星、海尔、新奥能源等在内的25家各个行业的巨头,共计斥资超过1000亿元入股中石化销售公司。在这一年中除了资本层面外,在业务层面中石化也召集了顺丰、1号店、大润发超市等一众小伙伴,给市场描绘出足够的想象空间。

  但是看上去很美是远远不够的。中石化的改革不能一混了之,那样就会沦为外界所担心的变相圈钱而已。作为中国营收规模最大的公司,中石化不缺钱,缺的是更有效率的运营、更规范更透明的公司治理、更有活力的机制。作为本轮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中石化需要承担标杆的责任,做得好可能就会推动更大范围内国有企业的新一轮改革,反之则有可能拖累改革的步伐甚至加大改革的阻力。所以说虽然中石化在今年用很快的速度就完成了引资混改,但是改革对这家之前饱受诟病的垄断行业能源巨头来说是一项长期的繁重工作,如履薄冰、任重道远。

  ■样本

  微软

  大品牌遭遇大问题

  虽然这一年微软在中国推出小娜、小冰、Xboxone,甚至还停止对XP服务的支持,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外企微软在入华二十多年后首次遭遇反垄断调查。7月28日的下午,在安徽出差的微软员工王明(化名)甚至还接到老家父亲的电话,问他网上都在说的“国家工商总局突访微软北京、上海等四地分公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企业有大企业难以摆脱的烦恼。在微软从一家初创公司成长为主导市场的科技巨头、Windows系统在全球占据了市场首要地位时,微软也在日本、韩国、欧盟,甚至总部美国被指控涉嫌垄断,官司一打就是好多年。单和欧盟的过招就累计需交出22亿欧元罚款,而1998年微软在美国“Windows搭售IE浏览器”的那场反垄断官司甚至差点儿让微软招致一拆为二的结局,当时连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等人都出庭作证。从大的环境上看,微软在华遭遇反垄断调查也终究是迟早的事儿。

  按照工商局的说法,微软被反垄断调查是缘于企业举报,主要因为Windows和office软件相关信息公开不完全,并且在发售播放器和浏览器上存在问题。实际上,在过去的许多年,微软一直与中国保持良好的互动,比尔·盖茨时代,胡锦涛首次美国之行时甚至还参观了微软总部并在比尔·盖茨家享用晚宴,这在当时也被视为微软在中国的重大胜利。但近些年,随着微软的经销商重新用打击盗版的方式进行营销,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对微软进行投诉和告状;加上微软一直被质疑在软件产品上留有后门,微软美国可以读取客户的数据,包括政府、企业、个人用户的数据,微软与中国业界的关系一点点开始变差。

  随着经济发展和制度完善,反垄断调查中积累的经验、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中国也不再是垄断行为的“法律洼地”。从7月到9月,工商总局一连五次对外披露微软反垄断案有关调查信息,在微软案上,做法也十分谨慎。事到如今,摆在微软面前的似乎也只剩两种结局,要么最终调查证实垄断被巨额罚款;要么像IDC那样,积极配合,做出承诺,以求中止调查。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