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中国大豆产业危机下的突围之路

  • 发布时间:2014-08-27 08:5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斌

  美国农业部在7月供需报告里预测中国将在2013/2014年度进口6900万吨大豆。在巨量的进口大豆面前,国内1200万吨的产量显得渺小很多。目前,国内进口大豆多数是通过芝商所旗下的CBOT进行点价交易,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口大豆必须全部用于压榨。

  压榨国产大豆的企业吃不饱

  与压榨进口大豆企业如火如荼的热闹场面不同,压榨国产大豆的企业经常面临无原料压榨的局面。为了使企业能够减少亏损,国内大豆产区的压榨企业只能接受与进口价格持平或者略高的国产大豆,因此就使得国内大豆产区呈现明显的政策收购价格高于当地压榨国产大豆油厂的收购价格、国内油厂的价格高于进口大豆价格的现象。由于政策收购价格更高,因此农民的大豆绝大多数交售到了国储仓库,市场上余留的商品粮数量较为稀少,压榨国产大豆的企业普遍吃不饱,竞争激烈的地区限产、停产很普遍。黑龙江省富锦地区某油脂厂2012年压榨了10万吨大豆,而2013年压榨量不到5万吨,且多数都是拍卖的国储大豆。

  发展食品豆有利于提高大豆销售价格

  目前国产大豆多数以食品豆为主,油豆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如果能够提高食品豆的价格,那么无异于帮助国产大豆找到了一条增产增收的好办法。比如黑龙江省海伦地区种植的芽豆,不仅收购价格比普通大豆价格高出0.2元/斤,销售渠道也更加畅通;部分农场和农业合作社通过发展有机、绿色等小包装大豆市场,也闯出了一条无比光明的道路。目前大连港质量较好的食品豆价格普遍在4600—4900元/吨,高于普通大豆价格300—500元/吨,表明市场还是非常认可高等级国产食用大豆。

  重建压榨国产大豆企业的造血功能

  历史经验表明如果不在国产大豆压榨的下游产品上下工夫,国产大豆的压榨企业就等于失去了造血功能、难以持续发展。

  现阶段,采用国产大豆生产的豆粕还难以大规模应用在除饲料行业之外的其他产业,我们可以看到沿海以及东北地区普通蛋白的豆粕价格并没有太大差异,比较容易实现差异化突破的点在于豆油方面。哈尔滨巴彦县有油厂采用“笨榨”方式进行压榨,5升的豆油销售价格为138元,是普通豆油价格的2—3倍,但是销售渠道非常固定,企业已经开始为后续的扩建做准备。黑龙江省同江地区的大型粮油企业也准备上马大豆压榨生产线,准备将高质量的豆油销售到韩国、日本。与传统大豆压榨企业日渐萎缩相比,这些跃跃欲试的差异化压榨企业正在迎来一轮规模性发展的良机。

  重新定位国产大豆的价值

  既然国产大豆已经不能与进口大豆在压榨市场同台竞技,那么不妨将传统的大豆压榨市场交给进口大豆来经营,而用国产大豆主攻高端市场。这就要求政策上需要对进口大豆实行更加严格的管制,比如禁止任何进口大豆进入国内的食品加工环节,加大对使用转基因大豆食品企业的处罚力度,从源头上堵住可能存在的漏洞。将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有效区别以后,可以通过导向性的区域种植规划来集中种植高等级的食用大豆和油豆;发展细分的食品豆市场,比如芽豆、有机小包装豆等,同时采用传统压榨工艺以及无害化的除杂提纯技术生产高等级的豆油,进一步提升压榨利润,实现传统国产大豆压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也可以看到,口粮安全摆在首位,其次是经济作物,未来只要国产大豆能够保持住1000万—1200万吨的产量,那么国家调控的目标就达到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