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大数据白皮书》:大数据将是金融核心资产
- 发布时间:2014-08-21 13:3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孙业文
日前,国内第一份《中国金融大数据白皮书》在北京发布。这份报告认为,金融业是大数据的重要产生者,交易、报价、业绩报告、消费者研究报告、官方统计数据公报、调查、新闻报道无一不是数据来源。大数据的发展,也对金融行业的转型、创新也将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金融大数据白皮书》提到,麦肯锡的研究显示,金融业在大数据价值潜力指数中排名第一。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直投、小贷、担保、征信等金融,以及P2P、众筹等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正在利用大数据进行一场新的革命。
这样的历史机遇会造就一批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其中,文思海辉、九次方、宇信易诚、恒生电子、中国保信、荣之联等服务商名列前茅。这些服务商要么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做得到极致。要么可以覆盖多个金融子行业,形成自己的优势互动。
细致来看,银行大数据将以业务价值驱动为前提,对原来的数据资产进行梳理,打破以前的数据壁垒,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借着大数据的新技术和新能力进行关联性认知。完成这一分析的前提是,银行需要拥有企业的综合信息,并能够实时跟踪监测这些信息。如,基本资料、股权结构、财务稳定性、产业链、核心竞争力、资质、证书、融资并购记录等。完成之后,才能对企业的信用进行全方面的分析。
银行在所有的金融行业中,将是运用大数据最深化的。这主要因为大数据决策模式对银行更具有针对性。发展模式转型、金融创新和管理升级都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践行大数据思维。并且,银行也具备实施大数据的条件。
数据挖掘能力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在保险与证券行业更为明显。在保险行业,全球已经有2/3的保险企业正在计划进行大数据技术应用。通过大数据来进行精算、统计、建立保险模型,这给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维度。
在证券行业,不少服务商将二级市场和行业数据进行精密结合,将分析意见准确展现。其中,九次方大数据更是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数据联动,给一成不变的证券数据服务业带来创新,本质来说,互联网证券对传统营业部的冲击,也主要是体现在大数据对传统证券领域的冲击。
信托业在核心尽调时引入大数据的方法,对借款人的尽职调查采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很多原来没有发现的借款人信用问题被发现了,让尽调更专业、有效、快速。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征信信息只能通过网站进行单独查询,而且主要内容是基于企业的违法违规和行政处罚信息,无法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行业地位,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公司治理水平、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
九次方基于所有企业设定了综合征信指标,真实反应企业的信用指数、价值评级。分析指标包括信用等级、核心竞争力、投资价值、成长性、抗风险能力、投资潜力等。并做到3个月跟踪监测一次,实时反应区域企业活跃度。综合征信信息既可为防范企业担保的信用风险,保障交易安全创造条件,又可对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进一步进行价值分析。
在直接投资领域,清科、九次方、投中数据等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大数据库。以九次方大数据为例,九次方企业大数据平台为750万家企业插了产品及服务标签,分布到了40多个产业链、8000个行业、4万个细分市场。九次方商业银行精准营销大数据系统覆盖了全国500个城市,5600个区县、2500个高新园区、30多万条街道、12万个写字楼。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员可以按照不同区域街道、不同收入及资产规模、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集团及法人进行检索潜在客户,并对此企业进行初步信用分析。这些数据,在给投资平台做投资决策时,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对比分析。
《中国金融大数据白皮书》认为,金融大数据的运用,将使得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高。
这篇分析报告指出,大数据金融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企业拥有的数据不再局限于单一业务,第三方支付、信息化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门户都将融入到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中。大数据金融服务在各家机构各显神通的基础上,实现多元业务的融合。对大数据的运用将会诞生一批真正的金融互联网的公司。
金融大数据的未来,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简单来说,金融未来就是数据,数据就是资产,是资产就是可以交易。
金融大数据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建立数据交易平台,可以在统一平台上,对数据进行搜索、比价、交易。这不仅是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的数据增值行为,也为解决封闭数据、数据割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实现数据之间的协同。这样的发展,既让“数据即资产”成为企业的核心命脉,又让大数据可以跨企业进行交换,发挥更多的社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