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国际经济 > 正文

字号:  

英国央行改革的“美联储化”

  • 发布时间:2014-12-19 01:00: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斌

  这两周,英国央行改革动作频频,且方向和目标清晰明确。央行希望通过制度设计进一步强化其作为金融系统最高监管人的职能,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央行政策的解释力和信任度。落实在形式上,英国央行更趋“美联储化”,尽管两者在决策和权力制衡等制度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

  临近年关,英国央行宣布了系列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公众信任度的改革举措,这包括改革开会频率和会议纪要发布制度;融合货币政策委员会和金融政策委员会,以突出央行的“双核”目标与职能;将季度《通货膨胀报告》(以下称《报告》)与媒体见面会放在和货币政策例会同一天举行等。

  具体而言,从2016年开始,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将从每月一次改为一年八次,且其中四次将和金融政策委员会联合召开会议;每次的货币政策例会之后,即刻发布会议纪要,而不是目前规定的在13天之后才发布;目前规定的每季度某周三发布《报告》,其发布频率将保持不变,但发布日期将和货币政策例会重叠,《报告》发布后的媒体见面会日期也和例会重叠,这意味着央行高官们在一年当中有四次将在例会结束后马上面对媒体,解释最新货币政策和经济预测;从2015年3月份开始,所有的货币政策例会记录将在八年后全部公布,公众可直接查阅。

  这种制度安排的好处显而易见。第一,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透明度和时效性大幅提高,市场人士和分析人士能够即刻知道央行政策的背后缘由;第二,央行的总体会议次数减少了,行政效率得到提高;第三,进一步整合央行内部的职能队伍,央行行长的权力随之扩大,统治力在增强。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早在今年4月份就邀请了美联储前官员凯文·沃什作为主要牵头人,对央行决策机制进行独立审查,这颇有英国央行向美联储“取经”的意味。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这些举措是1997年英国央行获得独立制定货币政策权力以来的最大改革动作。而若单从开会频率、经济预测报告和记者见面会时间选择来看的话,英国央行的改革进一步向美国央行——美联储政策决策体制靠拢了,只不过在某些环节上,英国央行表现出领先全球的雄心,如会议纪要的即刻发布。

  一位不愿具名的英国央行经济学家透露,和默文·金时代(2003年7月至2013年7月)相比,如今的英国央行被赋予更多金融监管职责,早已不是过去相对单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了。最明显的特点是,央行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如成立了金融体系监管的最高决策部门——金融政策委员会,央行行长统领两个委员会班子,且两个委员会目前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底下数百位经济学家除了要做经济和物价预测外,还要监测金融市场反应,做相关政策效果模拟等。这些在过去货币政策部门“权倾一方”的时代里,是难以想象的。

  他认为,和学院派作风明显的默文·金不同,马克·卡尼作为银行家出身,且同时担任金融稳定委员会主席,他更加了解货币政策对于金融系统的影响,也更加了解金融市场的行为方式。其上台以来主导的金融监管改革具有国际示范意义,总体来说是受到金融城人士欢迎的。

  而加拿大人卡尼的行事作风也颇为高效,他在上台不到一年时间内便将央行领导层人选换了个遍,决策机制明显趋于扁平化,货币政策委员会和金融政策委员会的双核体系的形成和巩固,似乎在向外界证明央行能够做到“两手抓、两手都硬”。似乎在他看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那句名言——“资产价格泡沫无法确定,除非它破了”,将无法再成为央行的无为托词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