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国际经济 > 正文

字号:  

美国QE结束日本意外放水 全球货币战争一触即发

  • 发布时间:2014-11-03 08:58:43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姚慧婷

  美国QE结束日本再行宽松

  日本央行10月31日午间意外宣布扩大宽松货币政策,将宽松规模扩大至每年购买约80万亿日元资产,以刺激因4月1日消费税上调而遭受打击的经济。在此刺激之下,上周五,日元兑美元狂跌3.87%,伦敦金价则暴跌57.81美元至每盎司1173.23美元。

  日本央行意外放水 全球货币战一触即发

  美联储历时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QE)刚刚落下帷幕,日本央行就再度扩大宽松规模。在后QE时代,“货币战争2.0”可能已经拉开序幕,各国新一轮货币政策竞赛一触即发。

  “用心良苦”的黑田东彦

  “如有必要,日本央行不会犹豫并将再次采取行动,现在讨论任何退出策略措施都为时过早!”在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再度扩大宽松规模之后,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再度向市场发出如此强硬的信号,显示出其孤注一掷的勇气。

  上周五,日本央行意外宣布扩大宽松货币政策,将宽松规模扩大至每年购买约80万亿日元资产,此前的规模为60万亿日元至70万亿日元。以刺激因4月1日消费税上调而遭受打击的经济。据悉,日本央行将增购政府债券,并将扩大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购买的金融资产,以刺激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放贷,同时为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

  黑田东彦自出任日本央行行长以来,积极配合“安倍经济学”的大胆货币政策,决心要消除多年的通货紧缩,并确立了实现2%通胀目标的两年时间期限。为此,日本央行不断放松银根,加大对市场的流动性供应,并推出了质化兼量化宽松(QQE)计划,黑田东彦可谓“用心良苦”。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油价持续低位以及通胀难以提升意味着日本央行内部对于两年内完成通胀目标的信心已经降低,日本央行和黑田东彦已经“孤注一掷”。《华尔街日报》认为,日本央行推出新一轮宽松政策震惊市场,观察人士无一预料到这一举措,显示出日本央行和黑田东彦对颠覆预期,产生意外市场效应的依赖。

  “买股买房”还不够

  养老基金更给力

  日本央行再度扩大宽松规模,日本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一片欢腾。上周五,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大涨4.83%,创下近7年以来的新高。美元兑日元汇率则突破111水平,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新高。

  股市给予如此强烈的反应,日本央行“买股买房”的计划无疑也提振了市场信心。除了国债,日本央行还大举投资私人资产,这也是全球央行不愿跨越的界限——以ETFs的形式购买股票、以日本不动产投资信托(J-REITs)的形式投资不动产。这些资产以前也在日本央行购买资产的组合中,但如今日本央行购买“买房买股”的规模将要增长两倍。

  这时,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终于出手,更给日本央行的宽松再添火力。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委员会宣布批准将国内、国外股票配置比例从12%提高至25%,批准将日本债券配置比例从60%下调至35%。过去,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以规避风险为主,大部分资金投入回报超低的日本国债。随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逐步实施“安倍经济学”,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也开始进行调整。此前,安倍晋三内阁改组结果公布,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改革派议员盐崎恭久担任日本厚生劳动省大臣,负责监管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盐崎恭久表示,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的资产应多样化,并准备对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进行大幅改革。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减债挺股市将利空日元,这也是“安倍经济学”期望带来的效果之一。

  全球货币战争开战?

  日本多数经济专家认为,“安倍经济学”未能激发日本经济活力。如果日本央行选择袖手旁观,日本政府的消费税改革可能会停滞不前。日本央行在这个时候意外地宣布追加宽松货币政策,也有为明年增税营造环境的考虑。不过,还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追加宽松政策成败难料,很可能是日本央行一场危险的赌博。高盛也认为,尽管日本央行加大宽松力度,但达到2%的通胀率还存在很大挑战。

  如今,全球经济增长担忧情绪依旧,但美联储已结束量化宽松,市场对美联储提早加息的预期也在升温,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与此同时,市场人士普遍预计,未来几个月欧洲央行也可能采取进一步宽松。全球其他发达国家央行仍在进一步宽松,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压力,可能会加速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降息步伐。在此分化的背景下,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背离格局愈发明显,货币战争正一触即发。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固定收益部门首席投资官尼克表示,日本央行坚决和果断的行动表明,不仅仅是欧洲央行会“不惜一切代价”。对于多数国家的央行而言,在利率近零的条件下,已经没有退路。也有一些分析人士猜测,日本央行再度宽松推动日元贬值,美国政府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要称日本“操纵货币”。

  布鲁金斯学会财政与货币政策主管大卫也表示,随着日本央行与欧洲央行激进的宽松政策,各国争相贬值本国货币以刺激出口,全球货币战争即将爆发。

  美联储的追随者们:日本、欧洲、英国央行是如何玩转QE的?

  就在美联储正式宣布结束为期两年的第三轮量化宽松(QE3)后不到36小时,日本央行意外决定扩大其刺激政策的规模,一时间震动市场。

  当地时间10月31日中午,日本央行宣布最新利率声明,决定将每年基础货币的刺激目标从原先的60万亿-70万亿日元,增加到80万亿日元,扩大正在施行的质化与量化宽松(QQE)规模。

  此前,外界均预计日本央行此次将维持原先的货币政策不变。市场意外受此消息提振,日经指数短时间内大幅上扬5%,美元兑日元突破110大关,日元汇率创下六年来新低。

  自从2013年4月日本正式宣布启动作为“安倍经济学”一部分的QQE计划,一年半以来这还是央行首次直接扩大货币刺激规模,这显示日本正在逐渐加强其宽松政策。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推出了规模史无前例的三轮QE计划,六年来对国内经济提振的收效显著。正因为如此,全球各大主要央行纷纷开始在经济低迷期,陆续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推出效仿美联储QE的非常规宽松措施,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味。

  “2015年全球主要央行的政策将有分叉,美联储(FED)和英国央行(BOE)开始控制超级宽松的货币规模,而欧洲央行(ECB)才刚刚跳上QE的列车,日本央行(BOJ)则已经进入资产负债表全面扩张的模式。”评级机构标普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谢阿德(PaulSheard)在10月发表的分析报告中指出。

  2008年8月至今,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了341%,英国央行的扩张了314%,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在安倍上台后迅速膨胀,和危机前相比扩大了145%,而欧洲央行的QE则刚刚开启。

  谢阿德认为,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在明年都有望进入加息周期,其资产负债表也有望收窄,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则将持续零利率政策,并且进一步扩大资产负债表。

  发达经济体轮番上演QE大戏已经并持续对其他经济体产生深远的影响。除本国国内经济外,QE效应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等诸多渠道影响到全球市场。相关的投资者均对这几家央行的政策走向颇为关注。

  这几家效仿美国进行QE的央行举措各有不同,总体来说,欧洲央行现有的做法比较特立独行,而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则更多地和美联储的做法接近。

  欧洲央行举步维艰

  严格地说,欧洲央行至今为止都不算彻底加入全球央行的QE大家庭。欧元区天然的政策阻碍以及各国争议使得欧洲央行的任何货币政策改革都举步维艰。

  10月底,欧洲央行宣布将从下月开始启动购买资产担保债券(ABS),并聘请了外部金融机构来代表央行进行购买活动。这一招是效仿美联储。2008年,美联储聘用几家外部金融机构开展为期超过1年的资产购买计划,随后才正式自行单独购买债券,开启第一轮QE。

  但是,由于欧洲央行目前仅仅从私人部门购买担保债券(coveredbond)和ABS,并不将其资产购买计划扩展至欧元区各国政府债券,而担保债权由于受限于私人部门可出售债券的规模过小,因此只能被看做是一个类QE的操作项目。

  两个月前,欧洲央行宣布开始进行这一债券购买计划,这是欧洲央行多年来持续推出其常规政策——长期再融资计划(LTRO)之后,直接将政策目标定在扩大资产负债表上。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曾承诺,要将欧洲央行现有的资产负债表扩大1万亿欧元,达到2012年初的规模。

  10月20日,欧洲央行公布了其上周购买担保债券的结算报告,其在启动资产购买的第一周内,累计购买17.04亿欧元担保债券。此前欧洲央行高官曾表示,可供购买的担保债券总规模在6000亿欧元。

  谢阿德表示,走出购买资产的这一步对于欧洲央行实属不易,实际上已经将资产购买的决定权转移到了央行手上。此前的长期再融资操作中,欧洲央行通过债券购回等手段为商业银行注入利率较低的长期流动性,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商业银行接受这些贷款的意愿。而通过直接的资产购买,欧洲央行能够控制其注入市场的流动性规模。

  欧洲央行的一名发言人表示,应当将长期再融资操作和如今的资产购买结合起来看,总体对资产负债表的增加将具有规模效应。

  不过,欧洲央行需要采取更多有利的措施,才有可能完成这一野心。因此,更多分析机构开始将问题的焦点转向政府债券。尽管有德国方面的反对,但更多人期待欧洲央行尽快推出实质性的QE。

  目前,高盛集团认为欧元区真正开启量化宽松的概率在三分之一,摩根士丹利认为几率在40%,而摩根大通则押注一半的概率。与此同时,巴克莱、美林美银和花旗则认为欧洲央行仍然会推动购买主权债券,花旗更是乐观预期年底前将会看到此类动作。

  目前欧元区经济收缩严重,作为引擎的德国经济衰退,欧元区整体通胀率仅在0.3%,远低于2%的央行设定目标。

  日本央行“疯狂实验”

  最新的举动表明,日本央行正在努力加快速度,期待尽快实现使国内通胀率达至2%的设定目标。

  “日本正借‘安倍经济学’进行一个大胆的货币和财政实验,观察一个国家是否可以通过正确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组合将自己从长期通缩中拯救出来,并进行财政整顿。”谢阿德表示。

  这一疯狂的实验是从2013年4月开始。安倍晋三上台担任日本首相后不久,黑田东彦就取代了原先坚持不进行量化宽松的白川方明,继任日本央行行长,并配合安倍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效应强大的货币政策改革。

  “质化和量化宽松”(QQE)就是在当时被日本央行祭出,成为至今为止日本刺激力度最大的宽松政策。

  这一政策主要包括在两年内将货币基础以及流通的日本国债和ETF规模扩大一倍,同时强调要将购买的日本国债平均到期时间延长一倍以上。

  和美联储的QE政策相比较,日本央行更加注重资产负债表的债务一边,也就是通过直接扩大基础货币来达到扩大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同时配合在资产一边延展到期日,进行变通的量化宽松。

  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目标是避免陷入更长期的通缩,直接扩大货币供应量将有助于直接提升市场流动性,也不用同时担心这一举措会在短期内导致经济过热。

  一年以来,配合消费税增加以及财政整顿等财政政策工具,日本已经成功走出了通缩阴影。在消费税提增后,日本的通胀率从原先的年化1.5%左右跃升至3%以上,最新的2014年9月数据为3.20%。

  市场方面的反应也十分积极。从安倍经济学开始至今,东证股指上涨幅度接近80%。不过,经济学家指出,对于日本全面改革的实验效果,仍然需要谨慎观察,因为目前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资推动,而并非依靠充分的国内需求。

  英国央行“与美联储保持同步”

  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相比,英国央行走的QE路线就显得更加低调而稳妥。之前外界一度预测,英国甚至有望成为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实现利率正常化的经济体。

  英国央行绝对称得上与美联储保持同步。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英国央行就开始酝酿资产购买计划,避免经济进一步陷入衰退。到2009年9月,英国央行已经购买了超过1650亿英镑的资产,包括国债和相对高质量的私人机构债券,一年之后总购买量又增加了100亿英镑。此后几年间,英国央行不断祭出新的QE计划,购买资产以国债为主,直到2012年下半年。

  此后,随着经济形势好转,英国央行开始在接下去的两年内维持国债购买的总体规模以及利率不变。目前,QE的整体规模仍然维持在3750亿英镑,基准利率保持在0.5%。

  随着英国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中经济企稳最为显著的经济体,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英国央行将在美联储之前进行升息动作。

  不过,近来这一预期有所降温。

  根据路透社10月29日的调查,54位受访经济学家中有28位认为,英国央行将在一季度升息,远低于一个月前九成的比例。

  根据英国统计局的最新数据,9月英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1.2%,创下五年来的新低,远低于央行2.0%的设定标准。这意味着英国目前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胀压力。

  而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安德鲁·霍尔丹(AndrewHaldane)也透露出这样的意见,表示他倾向于维持低利率更长时间,可能直至明年年中。

  谭浩俊:警惕日本央行货币之水泛滥

  10月31日,日本央行发布10月利率决议声明,意外将每年基础货币的宽松规模扩大至80万亿日元,同时还增加年度日本政府购债规模30万亿日元。消息一出,立即引发金融市场波动。日本央行表示,将通过宽松政策推动物价持续上涨,直至通胀稳定在2%。看得出,日本政府用货币放水来推动通货膨胀,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日本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通缩现象,居民对经济前景的信心越来越低、对通缩的预期则越来越浓,必须通过政策刺激和放宽,来调整与改变居民对经济前景和通缩的预期。

  “安倍经济学”的推出,曾让很多人眼前一亮,安倍自己或许也以为可以通过这些政策的推行,让日本能够在金融危机中安然度过。殊不知,日本的经济问题并没有安倍想象的那么简单,也没有安倍期待的那么容易。

  “安倍经济学”向市场注入的货币之水,更多的只能由日本自己消化、自己吸收。美国则不同,他们可以充分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可以充分利用美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优势,逼迫其他国家接受和吸收量化宽松带来的各种隐患和风险。也正因如此,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能够有效地将美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拉出来,并步入复苏通道。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则只能短时间内产生刺激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安倍政府似乎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问题根本之所在。于是,日本央行抛出了更加疯狂的货币放水政策,试图用洪水泛滥的方式,将通缩阴影消除。这样的操作方式,就算能够将通缩吓“跑”,将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左右。但后面的问题怎么解决,隐患怎么排除?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大宗商品景气度不高的问题,也可能是暂时的。

  日本政府抛出这一疯狂政策,也可以看出是“安倍经济学”的疯狂实验。如果此次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仍不能将日本经济从危机中拉出来,将日本经济带出通缩的阴影,那么,等待安倍及其政府的,也就是“安倍经济学”彻底宣告失败。

  对“安倍经济学”的疯狂实验,作为日本邻居的亚洲国家,应当保持高度警惕。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日本发了货币大水,不可能不对邻居产生影响和伤害。无论“安倍经济学”的疯狂实验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日本政府都会效仿美国,力图将货币祸水转嫁到其他国家。按照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按照日元在经济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日本要想将货币祸水转嫁给欧美发达国家,可能不大。最有可能的就是亚洲国家,特别是与日本有较多贸易往来的国家。亚洲国家应主动适应、主动应对,早日采取措施,避免“安倍经济学”的疯狂实验产生强大的冲击效应。

  对中国来说,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但从人均和经济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来看,与日本仍存在很大差距。在日本政府再次抛出量化宽松政策以后,中国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安倍既然敢疯狂地向市场放水,就应当承担起蓄洪的责任,而不是向其他国家、特别是邻居泄洪。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